第1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1956年,四九城。
宋青江伸手撕下了日历上冬至的那一页。将其当作点火材料点燃,塞到火炉子里。
这不足十五个平方的小屋,才逐渐有了些暖意。
烧上一壶热水。
宋青江拿起邮递员刚刚送来的信件。
拆分开来。
信上红星轧钢厂的大红印很是令人印象深刻。
“兹通告,由于本扎钢厂工作岗位变动,宋青江同志暂时被解除实习学徒职位。”
“请在一周内前往原工作地点办理交接手续。”
“届时请到财务处一并领取上月工资。”
宋青江盯着这封信看了半天,无奈叹了口气。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刚刚穿越还不足三个时辰,宋青江在努力消化原主的记忆。
一个憨厚老实本分的形象,与自己这具身体不断重合。
宋青江,四九城生人,南铜锣巷四合院住户。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因支援轧钢厂建设,搬迁到了四九城,后因病去世。
轧钢厂也念在宋青江父母的人情上,让宋清江到轧钢厂当了一名学徒。
按道理,这也是个稳妥的职业。
工人阶级,薪资稳定。
攒个些许年的工资,让住在巷子里的媒婆给说门好亲事,再怎么说都能找个屁股圆润的婆娘。
再生两个娃,过上没羞没臊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但是三年困难时期打断了宋青江的预想。
上面一再下令开源节流。
承担数万人生计的轧钢厂,也收到了一定的裁人指标,还有减少成本的任务。
除了一些保障生存的基本物资之外,轧钢厂已经压了三个月的工资没给工人发。
按道理来说,中专毕业实习学徒在工厂待够三年便可转正,成为不低于5级的普通工人。
工资不仅会涨一大截,在厂里的待遇和地位也会提高。
但是在困难时期,
这些没有编制的实习生,也成了最先开刀的对象。
宋青江便是其中一员。
失去了工作,他就正式成了无业游民。
这该怎么讨生活?
前身父母走的匆忙,只留下了十几块的现金。
而这个家徒四壁的小屋也很少有值钱的物件。
玻璃旧的发黄,那破旧的木床碰一碰就会吱哇乱叫。
收音机已经七八年了,天线老化的都锈迹斑斑,搜个台都得放太阳下对半个时辰。
紧挨洗脸架的那个大红柜子倒是值些钱。
可惜这是宋青江为数不多的家具,失去这玩意,所有的衣服就只能丢在床上。
而且家具市场,离南铜锣巷很远。
卖掉不值当。
最后的选择,便是自己母亲的嫁妆了。
宋青江叹了口气,朝着父母黑白的遗像磕了个头。
然后在梳妆台那里掏出了一个小盒,里面装着一个玉佩。
是自家祖传下来的。
宋青江去当铺问过,这个玉佩是正宗的和氏玉,能卖30多块。
“宋青江,你在家吗?”院外忽然响起了一道苍老的喊声。
还没等宋青江回应。
一个头发花白,锅盖脸的中年人便主动打开了门走了进来。
这是四合院里三位管事大爷之一的一大爷易中海。
同时也是轧钢厂的钳工,切削加工那是一把好手,前几年评上了厂里唯二的八级钳工。
“一大爷,你有什么事儿?”
宋青江望着易中海开口问道。
易中海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了宋青江。
“这两天大院里都没怎么看见你,有点事得跟你商量一下。”
“你也知道,咱们大院聋老太太身体不好,没有子嗣,也没有退休金。所以我发动每家每户拿出点粮食,给聋老太太送过去。你们这些年轻人里面就你没交了。”
宋青江展开那张纸。
上面赫然写着每家每户给聋老太太捐的粮食。
确实如易中海所说,家家户户都已经捐款。
厂里当厨师的傻柱,甚至承担了聋老太太一周的伙食。
果真是厨子好啊。
每天顺带着从大锅饭里偷点东西回来。
饿不着自己,还能给他人匀称。
宋青江叹了口气,将纸张又还给了易中海。
“一大爷,我家里这个条件你也知道,抚恤金还没发下来,我现在身无分文。”
“刚才厂里还给我发来了通知,决定暂时将我开除。”
“聋老太太的伙食费,我怕是给不出去。”
易忠海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拍了拍宋清江的肩膀。
“这尊老爱幼,是咱们大院里的传统。聋老太太那是大院里的老祖宗,不能不孝敬。你要是手头紧,一大爷就再给你拖一拖,是在不行,缺的那份份额,就先从我这出。”
易中海家里倒是蛮富裕的,老两口结婚二三十年了,也没个孩子,不喜吃喝嫖赌。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开销。
可宋清江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口。
院子里,连平日里吊儿郎当的许大茂都拿了五斤棒子面出来。自己张口让易中海帮忙,岂不是说明自己是这四合院中最不成器的人?
“一大爷,您先回去吧。我再想想办法,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一有了着落,我就拿上粮食放在老太太的屋头。”
易中海点了点头,收起了那张纸,朝着宋清江点了点头。
“那,一大爷就先走了,你也不要太为难。借用苏联那边列宁同志的一句话,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说着,易中海便离开了。
小屋里回归平静。
宋青江叹了口气,接着拿着自己母亲的那个嫁妆玉佩看了起来。
“要不就把这玉佩卖了,或许还能撑那么一段时间。”
宋青江伸手去碰了碰那冰冷玉璧,忽然整个人眼前一黑。
空间中多了股莫名的吸力。
还没来得及反应,宋青江便消失在了自己的房间中。
“什么鬼?”
宋青江惊魂未定的望向四周,发现自己处在一片未知的空间中。
空间明亮如白日,但却不见天上的烈阳。
“莫非我娘亲传下来的这块玉佩,里面蕴含空间?”
宋青江想到了这种可能。
这里看起来暂时安全。
宋青江便试探的,在整个空间转了起来。
整个空间十分宽阔。
极限范围估摸着在一公里左右。
和正常的外界空间相差不大。
甚至在这里还有着植被,土壤湿润。
宋青江打量着整块空间。
在一处小山坡上,看到了几株长着大包的秸秆植物。
宋青江一愣,有些难以置信的走了过去。
“这玩意,野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