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中(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郑端简公 三条

嘉靖丁巳四月(1),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灾。文武大臣会议修建,海盐郑公晓时协理戎政(2),率营军三万人打扫火焦。郑公白黄司礼(3):“砖瓦木石不必尽数发出,如石全者,半者、一尺以上者,各另团围,就便堆积。白玉石烧成石灰者,亦另堆积。砖瓦皆然。”不数日,工部欲改修端门外廊房为六科并各朝房,午门以里欲修补烧柱墙缺,又于谨身殿后、乾清宫前隆宗、景运二门中砌高墙一道,拦断内外。内监、工部议从外运砖、运灰、运黄土调灰,一时起小车五千辆,民间骚动。公告黄司礼曰:“午门外堆积旧砖石并石灰无数,可尽与工部修端门外廊房。其在午门以内者,可与内监修理柱空,并砌乾清宫前墙。”黄甚喜。公又曰:“修砌必用黄土,今工部起车五千辆,一时不得集,况长安两门、承天、端门、午门止可容军夫出入(4),再加车辆,阻塞难行。见今大工动作,两阙门外多空地,可挖黄土,用却,命军搬焦土填上,用黄土盖三尺,岂不两便?”黄曰:“善!”公曰:“午门以里台基坏石,移出长安两门甚远。今厚载门修砌剥岸,若命军搬出右顺门,出启明门前下北甚近,就以此石作剥岸填堵,不须减工部估料,但省军士劳力亦可。”边批:若减估必有梗者。黄又曰:“善!”公曰:“旧例:火焦木,军搬送琉璃、黑窑二厂,往回四十里。今焦木皆长大,不唯皇城诸门难出,外面房稠路狭,难行难转,况今灾变各门内臣小房,非毁即折坏,必须修盖,方可容身。莫若将焦木移出左、右顺门外,东西宝善、思善二门前后,并启明、长庚两长街,听各内臣擘取焦皮作炭,木心可用者任便取去,各修私房。以皇城内物修皇城内房,不出皇城四门,亦省财力。”黄又曰:“善!”

【注释】

(1) 嘉靖丁巳:即嘉靖三十六年(1557)。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1522—1566)。

(2) 郑公晓:郑晓,字窒甫。嘉靖进士,时任兵部侍郎,总督漕运,后因抵御倭寇有功,官至兵部尚书。为严嵩所恶,落职。卒谥端简。

(3) 司礼:明代内官设司礼监,简称司礼。由宦官任职,负责宫廷礼节,内外奏章。明中叶之后权势极重,刘瑾、魏忠贤皆以司礼监而权倾中外。

(4) 长安两门:天安门两侧,东边有长安左门,西边有长安右门。承天:承天门,即今天安门。

【译文】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宫中有三座宫殿、两座楼和十五座门都被烧毁。文武大臣商议如何重新修建,海盐郑晓时任兵部侍郎,率领军营中三万人打扫火灾后的宫室。郑晓告诉黄司礼:“被烧的砖瓦木石不一定全部搬出去,如石材完好的,一半完好的、一尺以上完好的,各自分别围住,就近堆积起来。烧成石灰的白玉石,也单独堆积。砖瓦都这样处理。”没过几天,工部想改修端门外廊房为六科和其他官员的朝房,午门以内想要修补被烧的柱子和墙上残缺,又在谨身殿后、乾清宫前的隆宗、景运二门中砌一道高墙,以隔绝内外。宦官与工部商议从外面运砖、运石灰、运黄土调石灰,一时之间起用小车五千辆,民间为之骚动。郑晓告诉黄司礼说:“午门外堆积了无数旧砖石和石灰,可全部供给工部修建端门外廊房。在午门内的,可以给宦官修理墙柱,并砌乾清宫前的墙。”黄司礼很高兴。郑晓又说:“修补砌墙必定要用黄土,现在工部起用五千辆车子,一时之间无法凑足,何况长安左右两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只能容下部队士卒出入,再加上车辆,必定阻塞难行。如今大工程动工,宫阙两门外有很多空地,可以挖黄土,用完,命令军士搬运焦土填上,再用黄土覆盖三尺,岂不是两边都便利?”黄司礼说:“好!”郑晓说:“午门以内台基的损坏石块,搬出长安两门太远了。现在厚载门需修补剥落的石阶,如果命令士卒搬出右顺门,出启明门前向北很近,就用这些石块填补剥落的石阶,不须减少工部预估的材料,光是节省军士的劳力也可以了。”边批:如果减少预估的材料一定有阻碍的。黄司礼又说:“好!”郑晓说:“按旧例:火烧焦的木材,由军士搬送到琉璃、黑窑二厂,来回四十里路。如今焦木都又长又大,不只皇城各门很难出去,外面房屋稠密道路狭窄,既难行走又难转弯,何况现在火灾改变了各门太监的小房,不是损毁了就是折坏了,必须重新修盖,才能容身。不如将焦木移出左右顺门外,东西宝善、思善二门前后,及启明、长庚两条长街,听任太监拿取焦木皮作木炭,木心可用的木料随便拿去,各自修理自己的房间。用皇城内的东西来修建皇城内的房间,不出皇城四门,也是节省了官府的很多财力。”黄司礼又说:“好!”

锦衣赵千户持陆锦衣帖来言(1):“军士搬出火焦,俱置长安两门外、大街两旁,四夷朝贡人往来,看见不雅。边批:体面话。庆寿寺西夹道有深坑,可将火焦填满。”公曰:“三殿灾,朝廷已诏天下,如何说不雅?谁敢将朝廷龙文砖石填罪废太平侯故宅(2)?况寿宫灾、九庙灾,火焦皆出在长安两门外!军士从长安大街重去空来,人可并行,官可照管。若从两夹道入,必从寺东夹道出,路多一半,三万人只做得一万五千人生活,岂有营军为人填坑!且火焦工部还有用处,待木石料完,要取火焦铺路,直从长安坊牌下填至奉天殿前,每加五寸,杵碎平实,又加五寸,至三尺许方可在上行大车、旱船、滚石,不然街道、廊道皆坏矣。见今午门外东西胁下数万担火焦积堆,若搬出,正虑不久又要搬入耳!”赵复语,公径出(3)

【注释】

(1) 锦衣赵千户:明锦衣卫设千户一官。陆锦衣:陆炳,其母为明世宗乳母,自幼从母入宫。嘉靖中授锦衣副千户,从明世宗幸次卫辉,行宫夜失火,陆炳背世宗逃出,由此大得宠幸。此时为锦衣卫帅。与严嵩、夏言均交好,官至太保,势倾天下。

(2) 罪废太平侯:英国公张辅弟张,天顺初封太平侯,子张瑾袭位,于成化间以罪废。

(3) 径出:径自走了。

【译文】

锦衣卫赵千户拿着陆炳的帖子来说:“军士搬出被火烧焦的东西,都放置在长安两门外、大街两旁,四面八方的属国来朝贡的人往来,看了不雅观。边批:体面话。庆寿寺西边夹道上有深坑,可以用烧焦的东西去填满。”郑晓说:“三座宫殿发生火灾,朝廷已经诏告天下,有什么不雅观可言?谁敢将朝廷的龙纹砖石填在因罪被废的太平侯故宅?何况寿宫、太庙都发生火灾,焦物都运到长安两门外!军士从长安大街负重而去空手回来,人可并行,官吏可以管理,如果从两个夹道进去,一定要从寺东的夹道出来,路程多了一半,原来的三万人只能用一万五千人在干活,哪有用军士为人填坑!况且烧焦的废料工部还有用处,等木块和石块用完后,要取焦土铺路,一直从长安坊牌下填到奉天殿前,每次增加五寸,都碾碎压平,再加五寸,到三尺左右才能在上面行走大车、旱船、滚石,不然街道、廊道都坏了。现今午门外东西两侧,堆积着数万担火烧的材料,如果搬运出去,正担心不久又得再搬进来。”赵千户还想说话,郑晓就径直走出去了。

会议午门台基及奉天门殿楼台基、阶级、石柱磉、花板、石面,纷纷不决。公欲言,恐众不肯信,特造大匠徐杲请教(1)。杲虽匠艺,亦心服公,即屏左右。公曰:“今有三事:一午门台基,众议将前三面拆去一丈,从新筑土砌石;如此,恐今工作不及国初坚固,万一楼成后旧基不动,新基倾侧,费巨万矣。莫若只将台下龟脚、束腰、墩板等石,除不被火焚坏者留之,其坏者凿出烬余,约深一尺五寸,节做新石补入,内土令坚,仍用木杉板障之,决不圮坏,三面分三工,不过一月可完。唯左右掖门两旁须弥座石最大且厚(2),难换,必须旁石换齐后,如前凿出约深二尺五寸,做成新石垫上,与旧石空齐,用铁创肩进,亦易为力。”徐曰:“善!”公又曰:“奉天门阶沿石,一块三级,殿上柱磉大者方二丈(3),如此重大,不比往时皇城无门限隔(4),可拽进。近年九庙灾(5),木石诸料不能进,拆去承天门东墙方进得。今料比九庙又进三重门,尤难为力。莫若起开焦土,将旧阶沿磉石、地面花板石,逐一番转,尚有坚厚可用,番取下面,加工用之。至于殿上三级台基并楼门台基,俱如午门挖补皆可。公能力主此议,省夫力万万,银粮何至数百万,驴骡车辆又不知几,莫大功德也!”徐甚喜。后三日再议,悉如前说。

【注释】

(1) 大匠:即将作大匠。主管皇家宫庙、陵寝营造的官。

(2) 须弥座石:须弥座,本指佛座。此处指古建筑中的台座形石料。

(3) 柱磉(sǎng):柱下的基石。

(4) 门限:门槛,门框下的横挡。

(5) 九庙:皇帝的宗庙,即太庙。明世宗于嘉靖十四年(1535),尽改太庙同堂异室的制度,锐意复古,重建太庙为九庙。

【译文】

集会商议午门台基及奉天门殿楼的台基、阶级石、柱下石、花板、石面等等问题,各种意见很多,不能决定。郑晓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恐怕各方未必肯信,特地造访将作大匠徐杲向他请教。徐杲虽然技术高超,也从心里佩服郑晓,就屏退左右人员。郑晓说:“现在有三件事:第一是午门台基的问题,众人商议将前三面各拆去一丈,重新筑土砌石;如果这样,恐怕现在的工程建造比不上开国之初坚固,万一新城楼盖好了旧地基屹立不动,新盖的地基发生倾斜,又要耗费巨万了。不如只将台基下龟脚、束腰、墩板等石材,除了未被大火焚坏的部分保留,其余损坏的地方挖凿出余烬,深约一尺五寸,订制新的石材补进去,填置到土中令其坚固,仍然用木杉板挡住,这样绝对不会塌坏,三面分为三个工程,不到一个月就可完工。只有左右侧门两旁的须弥座石最大且很厚,很难置换,必须等旁边的石料都已换齐后,按照先前的方式凿出深约二尺五寸的窟窿,做成新的座石垫上,与旧石的空隙位置齐平,用铁创把石头填进去,也容易用得上力。”徐杲道:“好!”郑晓又说:“奉天门的阶沿石,一块石头要跨越三级阶梯,还有殿上的柱下石,大的有两丈见方,如此重且庞大,又不比过去皇城没有门槛阻隔,可以拖拽进去。近年来太庙发生火灾,木石等材料无法进入,结果拆去承天门东墙才得以运进去。现在的材料与太庙比又要越过三重宫门,尤其难以用力运进去。不如起开焦土,将旧的阶沿石、柱下石、地面花板石,逐一翻转,如石材坚厚可用,翻起下面成正面,加工后再使用。至于殿上的三级台基以及楼门的台基,都像午门一样挖补就可以了。大人如能全力支持这些意见,可省却人力万万,钱粮何至几百万,驴骡车辆又不知少用多少,这是莫大的功德啊!”徐杲听了十分高兴。三天后再议论此事,意见都按照之前所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