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当你做完一件事情感到后悔与自责时,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并不是你的行动出现了问题,而是你在思考时就已经犯下了错误。
思考的动机
让我们产生思考的是问题,不是行为
曾担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的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写下了《思考的技术》一书,他认为思路决定人的出路:“人们缺乏的不是做事的技能,而是缺少揭发事物本质的动力和好奇心,缺少怀疑一切的心态和对固有模式的怠惰。”在大前研一看来,人的命运之所以有大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人和人的思考力的差距。正确的思考不但能洞悉事物的本质,还要打破线性思维的束缚。
大前研一将思考当作一门技术,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但在我看来,思考的本质还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我经常和同事讨论一个话题:“在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这四种人群中,具有哪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呢?”我们在长期和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只有同时兼具乐观与现实两种品质的人才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获得幸福。这种人的性格被称为“现实的乐观主义”——他们既拥有乐观主义者的积极心态,又会用悲观主义者的清醒来判断机会。他们不像过度乐观主义者那样热衷于欺骗自己,也不像极端悲观主义者那样对一切都自暴自弃。在麻烦来临时,他们懂得用理性的、与大众保持距离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有的人把这归结于性格、基因、前辈的熏陶或者某种不可言说的天赋,但我却觉得这是因思考模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偏差。我们很多人都听过两个推销员去沙漠里卖鞋子的故事:一个推销员见那里没有人穿鞋,就觉得不会有人买他的鞋子,结果失望而归;而另一个推销员却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完全没有开发过的市场,意味着他的鞋子将会大卖。两名推销员的能力没什么差距,只是思考的模式与思维的特性有所不同,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判断,进而形成了命运的分野。
有人问我:“为什么出现问题时,你从不指责一个人行动的过失,而是追究他思考的责任呢?”是的,我很少建议人们在自己的行动中寻找答案,更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决定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读者有必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行动?
答:因为大脑有了想法。
那么大脑的想法是什么?
答:想法就是动机。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它的动机,而动机源于我们的愿望和目的。这一切都要依靠基于既定逻辑的思考来完成。因此,捋顺这一逻辑你就会明白,产生问题的根源是思考,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而非某种具体的或对或错的行为。
有时候,你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就会后悔,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这时你有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在行动中才出现“变质”,而是在你思考的时候就已经犯下了错误?
我们为事情的发展做了不准确的定位,从而衍生出了错误的动机并且付诸了行动。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行动。动机产生了思考,思考产生了行动,错误的思考决定了错误的行动,产生的动机便是冲动。
美国的某支部队里有一个名叫史密斯的21岁青年,他在参军入伍三年后因故意杀人而入狱。事情是这样的:在部队的一次用餐中,史密斯因为自己小组的饭菜比别的小组少,便抱怨了几句,值班的长官听到后过来打了他一个耳光。史密斯顿时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非常恼火。他立刻跑回宿舍,取回中午进行射击训练后还没有上交的自动步枪,冲回来将值班的长官当场打死,还打伤了几名战友。
史密斯在悔过书中写道:“那一瞬间的冲动使我丧失了理智,由一名光荣的士兵变成了杀人的暴徒,现在又成了阶下囚。我希望自己的战友谨记: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如果你们都像我一样,心胸狭窄,容不得半点儿委屈,就会因为冲动而犯下大错。”
从史密斯的案例看来,他之所以产生杀人的动机,是因为长官那一巴掌带给他的羞辱令他无法忍受——再想想平时的训练中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是如何欺辱自己的,怒火更盛,于是便想让长官受到“吃枪子”的惩罚。当这个动机产生时,便注定他将在情绪的失控和报复的冲动之下犯下无法挽回的大错。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归咎于偶尔的情绪冲动带来的错误选择,但从本质上说,史密斯之所以做出这种行为,是因为他的思考在源头上便出现了问题。动机错误时,思考产生的一定是负价值。
在整个过程中,史密斯完全没有思考过任何的后果吗?他在拿枪的时候肯定想过: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这本该是他的错,但他却打了我。他让我蒙羞,我就要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杀死他,让他再也没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这是对一个人最严厉的惩罚。
开枪的行为无论冲动与否,肯定是在思维的支配下产生的。之所以产生糟糕的后果,是因为思考的动机就是错误的。显而易见,史密斯在拿枪的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动机是惩罚对方,而不是伸张正义。如果他能够稍微为整件事减速,哪怕是沉思一分钟,就会意识到开枪的后果。当他能制止冲动的惯性时,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不同的思考动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这与一个人的性格和长期养成的思维惯性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比如,史密斯入伍时19岁,正处于发展思维的时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也容易冲动,对突如其来的一个耳光无法承受,是可以理解的。但残酷的攻击行为则会铸成悲剧。
我们在餐馆中吃饭时总能见到一种不和谐的现象。
A是排在前面的客人,他点餐后,来了一位客人B。在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A发现B的上餐速度比自己快,于是拍着桌子大叫:“服务员,我是先来的,怎么那桌的上菜速度比我快?你们的服务态度有问题!”
服务员通常会面带微笑地解释:“对不起先生,让您久等了。因为您点的菜是热菜,这个稍微需要一点儿时间。那边的客人点的全是熟食和冷菜,所以要快一点儿。”
从A的表现中,我们能看到他思考动机的不成熟——他对别人的怠慢不能容忍,以为对方看不起自己,这挑战了他的尊严。拍桌子表明他的内心已经产生了误会,这种思考动机强烈地督促他想办法教训对方,以示自己尊严的不容侵犯性。这是他的出发点。但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催促服务员快点儿上菜,或者与餐厅交涉,说自己赶时间,如果再不上菜就要退订之类。后者的思考动机才是为了解决问题,前者除了能展示自己的霸道之外,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我们对于问题的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心理是不是能够保持平衡,情绪是不是处在稳定的状态。有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考虑问题时比较直观,认为只要合自己胃口的就是对的,不合胃口的就难以容忍,这就叫作是非混淆。如果人分不清是非,命运也不会对你公平以待。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环境对于修养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容易冲动的人脾气往往不好,有的甚至很暴躁,在生活和工作中极易和别人产生矛盾。他的动机是什么?矛盾的起因并不是什么大事,很多时候只是一句话而已。如果偶尔发生一次,对于生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经常如此,亲朋好友、同事和客户等就会对他敬而远之,他的人生将遭遇重大挫折。这时,思考就彻底改变了命运。
因此,要学会从源头上控制和改变我们的思考,比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怒火熊熊燃烧时,思考的惯性所产生的一定是发泄、报复或破坏的行为,一定不要轻易地顺从思考的本能反应。
就像每当有人在会议室拉弓搭箭准备争吵时,我都会说:“嘿,深呼吸,停一下!”停一下,就是审视我们的动机。等情绪平静之后再去考虑这件事情,你会发现自己打破了思考的惯性,成功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惯性思维综合征
大部分的人在“封闭的盒子”里思考
人们在各个方面都强调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头脑,但究竟什么是惯性思维?它对生活有什么危害?简单地说,一个人思考问题时的思路是单向的,总是不自觉地遵循以前的思考习惯——就像子弹依靠惯性射击物体,汽车在公路高速直行,都很难及时改变方向一样。这就是惯性思维。它会造成思考的盲点,比如,缺乏创新、不愿意对现状做出改变、经验主义和抗拒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否定,等等。在本质上,惯性思维就是大脑对“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的坚持。
模板思维:从惯性到线性
惯性思维很容易成为定式,或者说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模板,让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在这个模板里面进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及路线,思考的方式与做出的决定的风格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给你两张人物画像,一张画像上的人一表人才,另一张獐头鼠目,两人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你会指认哪一个?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獐头鼠目的那个人,就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可实际上,长相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犯罪基因。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所有的欧洲人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不会有其他颜色。因此,欧洲人用“黑天鹅”代指那些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当第一只黑天鹅被发现时,人们的惯性认识被打破了,它在思想上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总是视而不见的事物也许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不过我们被强大的思维习惯遮蔽了头脑,被经验挡住了视野。
最经典的反惯性思维的案例,莫过于苏联改进破冰船的故事。传统的破冰方式是利用船本身的重量,加上船的动力,以撞击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是这样做就得加强船头的强度,并且船的动力也要不断加强,用强有力的冲撞维持船的破冰力。但是即便如此,遇到一定厚度的冰时破冰船也会无能为力。后来,苏联科学家进行了创新,他们打破原有的思维,进行反向思考,把破冰的方式由原来的下压撞击改为下潜上浮,即把船头潜入水中,利用水的浮力由下往上破冰,浮力加上船的重量,破冰的效率自然成倍增长。
在某些时候,我们要勇于突破常识、习惯或经验的束缚,从惯性的驱动下走出来,重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只有打破了惯性思维,我们才能成功,或者认清事物的本质。
什么是线性思考?顾名思义,它就像一根“思维之线”,单向前进,并且缺乏变化。与惯性思维相比,线性思考引发的问题更为严重,它是前者的升级版,是具体的思考与行为方式。形象地说,它就如同我们的大动脉,返流则不通,因为受到了人体结构的限制。当人的头脑按照线性思考想问题时,他不仅会受到常识和经验的局限,还会被方向约束,很难调整自己思维的方向。与之相反的是非线性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即反惯性,也就是将单向的线性思考转化为发散性思考,它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千变万化,灵活地应对问题。
去年,我带着家人去青岛旅游,在海边遇到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看起来运气不错,不到两小时便钓了十几条大鱼和一些小鱼。临走时,老人却把大鱼全部放生,只带了小鱼离开。第二天我又遇到了这位老人,临走时他依旧像昨天那样放生大鱼。
我好奇地问他:“先生,您怎么把大鱼全部扔掉呢?您要放生的话,可以把小鱼扔掉,大鱼放回大海并没什么价值。”老人听了以后却很平静地说:“因为我的锅没这么大。我喜欢吃整条的鱼,不喜欢把鱼切成段。”
这个答案令我哭笑不得,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我说:“那您可以换一口大一点儿的锅,这样扔掉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吗?”
老人不以为然地答:“我换大一点儿的锅,自己还是吃不了!再说了,我现在的锅刚好适合我现在的灶台,如果我换比较大的锅,岂不是连灶台也要一起换掉?还有,这个灶台我已经用习惯了,换新的我也不一定会用。”
这位老人的思维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盒子,他在盒子里打转。这个盒子始终围绕的核心是:我不需要大鱼。其他的诸如,我只有一个人、我的锅很小、换了大锅还得换灶台等,均是围绕在核心问题周边的护栏。不管我换多少种问法,如何去提醒他应该转换思维,老人头脑中思维的惯性和思考的线性始终都会将其拒之门外。
跳出封闭的盒子
有一位乡镇企业家是搞养殖的,生意规模很大。2010年的时候猪肉价格大涨,他便在第二年的春天多养了五百头猪,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这一年春天肉价突然大跌,他损失惨重。这位企业家心想:今年跌,明年一定涨。索性再次增加养殖数量,谁知次年的价格再次下跌,他赔得一塌糊涂。
有人问他:“为什么接连两年价格低迷,你仍然大量养殖?”
企业家懊恼地说:“大家都说‘一年赚一年赔’,那些种菜的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这是经验,没想到这次吃了大亏!”
这就是典型的线性思考方式。他不去分析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仍然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结果受到了沉痛的教训。多年的经验让他产生了认知惯性,认为事物一定会按照过去的规律运转。他的头脑是封闭的,思考与判断也是闭合的。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某种现象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周而复始,具有某种可以判断的规律,于是人们可以轻易地总结出可靠的经验。在顺利或者成功的时候,这些经验或方法都会迅速融入我们的思维,转化为常识,形成思考的惯性。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有周期性,但却不具有普遍性。如果一直使用线性思考方式去考虑,用经验的惯性来协助自己的判断,得到正确结果的概率就永远都是随机的。
怎样从封闭的盒子里跳出来,战胜头脑中的惯性思维呢?
第一,克服“鸟笼逻辑”:想问题前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
在心理学上,惯性思维又被称为“鸟笼逻辑”。我们在屋里挂一个鸟笼,来访的客人便总会问你“鸟去哪儿了”,以至于最后你不得不扔掉鸟笼或者真的养一只鸟,以顺应人们的思维。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采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当他们看到鸟笼时,都会想到这里面必然有一只鸟。
但是,如果在此之前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个鸟笼不是装饰品?”当你能够在判断前先想到“为什么”的问题,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思考的盲点,从惯性思维综合征的保守、循旧和拘泥于常识的状态中走出来。遇到任何需要你做出判断的问题,都可以先反问自己的大脑——我为何要做这样的判断,有没有可以推翻这个判断的理由?
第二,“慢一步”和“跨一步”:做决定前让思维的惯性停下来,再重新起步。
慢一步就是退一步,就像开车降慢速度,当车子停下时,清空头脑中的思维,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周全,有没有其他办法。如果能够慢下来,那位乡镇企业家就能观察到眼下市场的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在高速发展中一直盯着前方——那是经验指给他的方向。
最后再向前跨一步,跳出由经验和常识组成的固有思维,超越思维的惯性,让头脑闪出更多的火花。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产生了新的思路,对问题有了新的见解。让思维停下来,是克服惯性;让思维向前跨,是超越我们过去的经验。
解决惯性思维的冲突
反惯性思维的六种元素和六个步骤
现在,人们关心的问题是:“成功者都是怎么思考的呢?为什么我无法复制他的思考?”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挫折后才开始反省自己在思维方面的缺陷,但这时的自省往往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失败的痛苦有时会掩盖方方面面的问题。
成功者的素养当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卓越人士表现出来的行事方式与大多数人是没有本质差异的,你会发现他们不过是做了一些最平常的判断——区别在于他们提前看到了这条道路,而你只是后知后觉。因此,仅仅从行为的角度效仿成功者,永远都无法取得成功。
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发现,成功者与平庸者表现出的最大不同就在思维模式的区别上。平庸者经常采用并依赖于传统的逻辑思维和定式思考,甚至大多数时候用惯性思维来解决问题,非A即B,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应该如此。成功者却喜欢违反惯性,尽可能采用中间思维——如果两种观点相互对立,他们会提出一个可以同时解决两种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不是在A和B之间做唯一的选择。
我们发现,在应用中,中间思维是管理者或那些复杂事务调和者的最爱,因为他们在综合管理工作中时常要面对激烈冲突,如果从现有方案中判定优劣,选择保护某一方的利益,那么另一方的利益势必会受损。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有时还会引发更加恶劣的冲突。因此,用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
柏林洪堡大学的普兰维特·奈森教授说,避免“二选一”的决定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身处复杂而冲突的环境中,人们很难跳出自身狭窄的视野与偏执的格局。但我们要想在各方面赢得持久的成功,就要克服这种障碍——思维的改造是必须闯过的第一道关卡。
他说:“你会发现所有领域的上层人士都是令人又恨又爱的‘中间派’,他们总能克服思维的惯性,并努力不执于一端。培养中间思维的关键就在于,遇到冲突问题时,从整个大背景处着眼去思考利弊,破除冲突之间的对立,从而拿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
周先生是上海一家大型商场的经理,做了十几年的零售行业,从业经验非常丰富。对于这个行业,周先生坦言,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他认为最难解决的就是商场和顾客之间的冲突,因为人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很难说服他们:
“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商场内禁止拍照。但大多数商场为了吸引顾客,不会将之大张旗鼓地写在告示牌上。因此,经常有顾客因为不知晓规定而引来保安的制止,接着就会爆发争吵甚至是肢体冲突。结果,服务人员就给顾客留下了非常坏的印象,人们可能从此都不会再来光顾这家商场了。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也曾亲身经历过。”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周先生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某家商场购物。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商场里刚刚进行过装修,很多地方都增加了动漫主题的玩偶和饰品。孩子很喜欢,就让妈妈给他们拍照。周先生的妻子刚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保安便走过来,告诉他们这里不允许拍照。
这种情况在周先生的意料之中,因为他也是业内人士。于是,他悄悄地对妻子说:“这是行规,我们今天就不要拍照了。”没想到妻子并不理解,还与保安理论起来:“为什么不能拍照?你们没有任何告示说禁止拍照。”周太太的嗓门很大,引来许多顾客驻足围观。但保安的态度十分强硬,他始终就是那句话:“这是商场的规定。”
“我们是喜欢这里才会拍照的,就你现在的态度,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来了,我向你保证。”说完,周太太拉着孩子走出了商场。结果就像周太太说的那样,她再也没有来过这家商场,并且还向自己的同事、朋友广为宣传。
“这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商场,全家人的衣服几乎都是在这里买的。而且我妻子每次买了一件称心的衣服,都会向她的朋友推荐。但这次的事情完全惹怒了她,这家商场进了她的黑名单。根据著名的‘250定律’,每一个顾客的后面都站着250个潜在客户,可见商场的损失会有多大。”
商场的保安和顾客之间的拍照冲突真的无法调和吗?
周先生接着说:“如果每一方都遵循自己的思维惯性,不想做出必要的让步,确实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年下来,商场因为拍照事件引发了很多客户的流失,这件事上了新闻。后来他们的经理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专门开辟一个拍照区,将休闲娱乐的项目集中放到这里,并且开展不同的特色主题,明确地告知顾客此处可以拍照。一段时间后,顾客出现了回流,商场的形象也得到了恢复。”
这位经理运用的思维方式就是中间思维。在顾客与商场发生利益冲突时,不是坚持以往的惯例,而是向顾客的想法靠近,用一种协调与中和的方式来思考解决之道。这既不会惹怒顾客,也保障了商场的利益,最终实现了双赢。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经常采用中间思维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很多问题都会有更好的局面。但遗憾的是,当冲突产生时,人们会第一时间遵循惯性思维的力量——绝对保证己方的利益——你必须服从,我决不让步。结果,双方肯定会有一方产生重大的损失,由此互不相让,激烈对峙。这当然是我们不想见到的,因此一种妥协思维又开始被广泛地运用——无论面对什么问题,大家都各让一步,互相降低损失——这看似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实质上不仅问题并没有解决,双方还产生了损失。
中间思维则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在不损失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创造性思考,寻找共赢空间。这样既能保证双方利益,还能共同创造新的模式,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沃尔玛就是一家成功运用中间思维解决危机的著名企业。在2005年,沃尔玛曾经因碳排放量巨大而遭到环保主义者的攻击。他们称沃尔玛是人类环境最大的敌人,要求沃尔玛立刻停止危害环境的行为。一时间舆论哗然,沃尔玛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多数人都指责沃尔玛,在当时,几乎无人帮它说话。这种情况下,沃尔玛有两种选择:
一是驳斥他人的观点,用公关解决问题,公司照常运营。
二是重视环保并拿出新的策略,将自己发展成环保企业。
在企业危机处理的案例中,前一种策略是大多数公司选择并且一直做的:请一个公关团队,找几个好律师,花点儿钱财就可以平息风波,公司照样赚钱。这种策略确实能够让公司低成本地运转下去,从而保持低价格的优势。但显而易见,沃尔玛将为此面临不可估量的声誉损失以及大众的质疑。第二种策略则可以让沃尔玛走向转型和长远发展的道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企业成本激增,利润一定会受到影响。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无论选择哪种传统策略,都将面临不小的损失。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保证公司的利润不受影响,同时又可以满足环保主义者的要求呢?
沃尔玛的计划是:利用对供应商的强大影响力,要求其压低供货成本,进行可持续生产。这种做法逼迫供应商不得不进行模式创新,以保证自身的效益不受损害,同时也保证了沃尔玛的总成本不会因此增加,还挽回了公众的信任,成功地修复了公司的公共关系,让沃尔玛成为行业内的环保典范,可谓一举三得!
站在对立思维的角度来看,很多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中间思维却恰恰利用了对立之间的矛盾,摆脱了对传统做法的依赖,开拓出一种全新的思路,结合现实需要研发新的方案。新方案会延续传统的核心优势,并对劣势加以弥补,在不影响自身固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一次更好的创新。这就是中间思维的优势。如果运用得好,你会发现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而是变成了宝贵的机遇。
在传统印象中,大学教育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定义的大学:学生交高额的学费,在学校内接受面对面的教育;还有一种是函授大学:学费较低,教学方式相对灵活,不拘泥于受教育的形式,但因为缺乏面对面的辅导以及学习环境的配合,学生的毕业率较低。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费尔南多出生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的一个贫穷的村子里,儿时为了赚钱谋生几度辍学,虽然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因为家里尚有五个兄弟姐妹,身为二儿子的他不得不肩负起赚钱的重任。费尔南多非常渴望上大学,这是很多贫穷孩子的愿望。他是幸运的,因为一个叫泰迪·布莱切的人创立了名为CIDA的城市校园。在这里,学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会因为没有工作赚钱而交不起学费,也不会因为上学而耽误了工作。学校的办校成本也因为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大大降低了。
城市学校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点:毕业于城市学校的学生,需要在今后的人生中回报学校,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曾经获得过别人的资助,他们必须要做知恩图报的人,让这种资助惠及他人,向未来在这里攻读大学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
城市学校的成功就源于中间思维在教育和工作之间的巧妙运用,破除了工作和读书的对立矛盾,解决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冲突,打造了一种能同时兼顾读书和工作的学校。最后,由学生在未来提供一定的物质回报的设计,也节约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开启六个改造步骤
第一步:重塑思维认知。
今天比昨天重要,明天比今天重要,未知的领域永远大于过去的已知。我们要首先从思维上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将过去的经验、思考和常识置于头脑中最重要的位置,应始终对未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第二步:跳出来,而不是跳进去。
跳出惯性和常识,在经验的门外看问题。如果跳不出固有的思维圈子,你就会被困在一个有限的知识与常识框架内,很难找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跳出来,本质上便是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既有的思维搞一刀切。
第三步:停止惯性思维,换位思考。
当我们评判某些人、某些事物时,请踩下经验的刹车,开始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她),我会怎么办?如果换作是我,我会如何决定?换位思考是打破惯性思维的捷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跳出自身狭窄立场的维度,让我们了解不同的人的利益需求。
第四步:破除依赖,强化内在自立的“主见”。
收集自身依赖性思考的“寄生体”——都是谁在帮你思考和做决定?为你依赖的对象做一个列表,然后清除它们的影响。自立的“主见”未必都是正确的,但你可以尝试将它们放到优先的位置,而不是遇事就急于求助他人。
第五步:养成求知的惯性。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这是最大的无知。就算拥有高学历、渊博的知识,以及高明的见解,也要努力学习那些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让自己从自满、守旧和停在原地的思维惯性中走出来,用不断的求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六步:破墙——开启创造性思考。
最后,为自己建立开放性的思考模式,用创新思维面向未来,弥补思维的盲点,增加思维的可变性。经过不断的练习和自我鼓励,我们就能形成新的习惯:基于创新的、多元的和跳跃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