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海盗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8章 兵围江宁(四)

两日后,义勇军的包围圈缩小到江宁(南京)城外。城陵矶码头,停泊着义勇军船队。指挥船上,郑袭、丁顾明和刘国轩在船舱里商议江宁之战。

刘国轩道:“进攻江宁城,先要攻下外郭城。江宁(南京)外郭城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四重城垣中最外一重,江宁(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江宁(南京)城京城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江宁(南京)外郭城,全长约120里(60千米),围合面积逾34.5万余亩(230平方千米),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初期开筑城门16座,后增至19座。外郭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夯土为主,在防守薄弱地段加砌城墙。外郭共有十八座城门,最北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城高大概在3丈(9米)左右,城墙上则宽2.7丈(8米),城下有过水涵洞。”

郑袭道:“义勇军当前首要任务,攻占外郭城。清兵总兵力在12万人以上,大炮总数在400门左右,其中红衣大炮150门。义勇军总兵力7万2千人,火炮总数600门左右(包括船载火炮)。”

丁顾明指着江宁(南京)城防图,“主公!土城墙抵挡不住火炮的威力。关键清兵的防守重点在哪?特别是红衣大炮布防的主要区域。上百门红衣大炮可不是吃素的,不搞清楚义勇军容易吃暗亏。”

郑袭道:“清兵过去的布防图,不作数。清兵见义勇军来攻,肯定会调整防守方案。明日大家休整一日,先让斥候摸清楚清兵的红衣大炮位置。”

刘国轩想了想,“主公!明日义勇军不能全部休息。让少量火炮炮击外郭城,以探清军虚实。”

郑袭点了点头,“此言甚是!攻下外郭城后,进攻方向放在何处?你等有何想法。”

丁顾明道:“主攻方向因该放在钟山。去年进攻杭州城,主攻方向便是凤凰山。火炮架在钟山上,覆灭清兵指日可待。”

刘国轩附和道:“如此,火炮可以覆盖六~八里长的城墙段。居高临下,清兵无藏身之所。清兵的城墙优势,荡然无存。”

郑袭道:“进攻最好的位置,在玄武湖和琵琶湖中间一段城墙。长度不到四里,两边是湖泊阻挡了清兵的增援规模。在钟山上集中300门火炮,足以覆盖整个区域。”

……

江宁城两江总督府,两江总督马国柱坐在主位上,旁边是谦郡王瓦克达。马国柱道:“句容县、溧阳、溧水、高淳和太平府,已被义勇军攻占。如今义勇军兵围外郭城,我等外无援兵,只能靠自己拼命了。”

谦郡王瓦克达道:“马总督此言差矣,难道皇上还能看,我等孤立无援。大家不用心急,皇上定会派援军前来江宁。”

底下的众将心道,谦郡王站着说话不腰疼。长江天险,你要能飞过来才算本事。援军绕道庐州,到达江宁尚需时日。好在江宁城有12万兵马,义勇军想啃下来,自己也要崩掉牙。

马国柱懒得反驳谦郡王瓦克达,继续说道:“几日前我已禀奏皇上,将江宁的情况做了说明。想来,不日即可收到皇上回信。各将的防守辖区,每日12个时辰必须有将领值守。弓箭、火炮需及时进行检查,莫等用时派不上用场。”

众将“嗻!”

“谦郡王爷,还有何要补充?”

谦郡王瓦克达道:“我只强调一件事,谁要敢里通外敌,别怪我不客气!”

……

北京紫禁城顺治皇帝收到两江总督马国柱的急奏,马上召集鳌拜、布丹、苏克萨哈、詹岱、伊图、巩阿岱、巴图鲁詹、杜尔玛等议政大臣进行商议。

顺治道:“马国柱急报,义勇军分成三部。分别从镇江、宜兴和湖州进攻,合围江宁城。目前溧阳县、高淳县已失守,义勇军镇江部在太平府,太平府城情况暂不明了。义勇军三部不少于8万兵马,江宁城虽有12万兵马,鉴于义勇军火炮威力强大,我军只能被动防守。”

鳌拜出列跪下道:“皇上!难到义勇军火炮强大到12万兵马不敢出战,只敢守城。如此消极防守,任由义勇军蚕食周边县府。”

顺治道:“是朕,让马国柱这般做。去年土国宝押来京城问罪,朕仔细问过他,义勇军火炮威力究竟如何。义勇军进攻宜兴,四里外发炮,炮弹准确命中宜兴城。才造成大混乱,撤退失败。又江宁年节时,义勇军从长江炮击江宁满城一个时辰,死伤者数千。”

苏克萨哈出列跪下道:“皇上!我大清国能否造出此等利器?”

顺治道:“”询问过各旗炮厂,许以重利仍无人造出。有工匠曰,若能获得一门样炮,尚有可能。”

詹代出列跪下道:“不单火炮,义勇军火枪甚利。可以和我大清国,精制鸟枪相媲美。一柄精制鸟枪需白银五十两,况且工匠制作极为不易。义勇军是如何制作,如此多的火枪。”

众人陷入了深思,郑袭崛起速度太快,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清延没有人真正了解,义勇军的运作机制。义勇军高层也仅知道,郑袭、张肯堂、祝茹穹、王承祖、黄宗羲等,至于军队高层除李元胤、刘国轩比较了解。其余人员丁顾明、郑兵等几乎没有任何信息。究其原因,义勇军发展速度太快。军队不断扩张,不断被打散又补充新鲜血液。这样一个过程,不是核心人员,很难一窥全貌。

鳌拜出列跪下道:“皇上!我等跟郑袭和义勇军打了三年交道,居然未能一窥义勇军全貌,銮仪卫密探和军中斥候要之何用。”

先前负责銮仪卫情报工作的巴图鲁詹跪下道:“皇上,我等冤枉!郑袭常年在海上飘泊,居无定所。我等密探眼线无法窥探海上之事,又义勇军崛起迅速,跟义勇军打过交道的我军将领少有人能幸免遇难。义勇军内部,前明旧官几乎全弃之不用,新人拨乱反正仍尚需时日。”

顺治道:“义勇军坐大,究其原因,乃多尔衮把持朝政。信息不畅,政令不通所致。”

众人齐声道:“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