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姐姐……”赵小花呢喃着睁开双眼,发现自己居然躺在了床上。
眼前的一切令她感到陌生,但好一会她才反应过来——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她起身下床,推开房门,房门外依旧是那个十年如一日的寂静世界,这令她再度有一种落入实处的真实感。
她终于能够确认刚才发生的一切只是一个梦了。
想到这里,赵小花陷入了巨大的失落之中——她已经很努力地要求自己适应当下的生活了,但每次梦见姐姐后,一切都恢复原状,她又要重新面对并消化这份扑面而来的惆怅,像校正钟表一样,将自己的情绪一点一点地调整至进入睡梦前的状态。她总认为,只要自己调整的次数足够多,坚持得足够久,她就能够摆脱这份失落以及这份失落身上附着的悲伤、难过、不安与担忧,从而平静地面对姐姐缺席的生活。但次数越多,她便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反反复复的自我消化起到了意料之外的反作用,每次梦醒,赵小花反而更加难以自己,难以平静地看待姐姐的出事与昏迷不醒,也更加苛责自己的无能为力。
每当来到病房前,望着前来查房的医生,望着跟护工说着话的父母,望着姐姐那些来探望的亲朋,望着姐姐的侧脸,赵小花只能呆呆地坐在姐姐身边,独自陷入惘然之中——相比其他人,她能为姐姐做什么呢?除了祈祷姐姐尽快醒来,她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她最终放弃了自我校正,选择不再压抑这份失落,让它顺其自然地流露。这么做之后,赵小花觉得畅快极了——自己终于无须因为自我调节而陷入反复的崩溃之中,而是平和地看着失落顺其自然地出现,悲伤顺其自然地出现,无力感顺其自然地出现,偶尔,无力感的出现也伴随着痛苦,这份痛苦又令她折返回悲伤,然后再陷入沉重的无力感里面。
赵小花觉得这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影响,即便是姐姐昏迷了,对她所带来的也不过是一潭死水里面投入了一颗小石子罢了。
她这个人向来沉默寡言,寡淡无趣,她的生活向来按部就班、平淡无奇——从来都是一如既往。从初中开始,她就一如既往地上课、下课、写作业、考试,回家之后写作业,无聊的时候会看看电视剧、看看综艺,刷刷微博,偶尔点赞一下朋友圈里的动态,除了这些,她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不同之处。她并不是那种父母很拿得出手的孩子,与姐姐相比,她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能令人直接忽视。在班级里她也没什么存在感,她之于同学们而言,就像班里受欢迎的同学中庞大的好友圈点赞数一样,她只是众多点赞数中最普通的一个,没有人能一眼找到她,也没有人会特意想到她。
除了她的姐姐。
在姐姐昏迷后,赵小花的父母总会望着赵小花出神,偶尔,赵小花还能听见母亲自顾自地嘀咕。
“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姐姐性格开朗外向,朝气蓬勃,妹妹反而一句话都不爱说,做什么事都中规中矩的,也没什么爱好,跟个小老太婆一样死气沉沉!”
每当母亲这么评价她时,赵小花总是平静地看着母亲,然后别开脸去,在心中默念姐姐的名字。
赵小花的姐姐赵菁,比她大三岁。在赵小花十三岁那年,赵菁在某一次意外中遭遇车祸,陷入昏迷不醒的状态。昏迷不醒之时,赵菁的生命体征非但没有任何失常,反而一直保持着平稳的状态,偶尔也会无意识地流泪、皱眉、微笑,跟植物人没什么两样,苏醒的概率也不高,但与其他植物人相比,赵菁的心率比很多常见的植物人的心率更高、更平稳,心跳也更加明显。医生说,赵菁很大概率能苏醒。只是过了三年,赵菁除了没有生命危险的可能,却没有任何苏醒的迹象。
对于赵菁苏醒这件事,赵小花的父母的心情从原先的饱含希望,再到后来的失望痛苦,继而转变为如今的冷静平和。他们觉得,就算赵菁不苏醒,生活也是要继续的,而他们也会坚持下去,一直等到赵菁苏醒的那一天。赵小花的心态和父母的心态却截然不同。
赵菁才陷入昏迷之时,赵小花心中很平静,与父母的担忧相比,她觉得赵菁很快就能苏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菁仍旧处于不苏醒的状态时,赵小花才开始感到不安和痛苦。在赵菁昏迷的日子里,她渐渐感受到生活中姐姐缺位所带来的难过与痛苦,也越来越思念姐姐。这份思念就像附着在她心口的虫子,令她难以忘记之中的难过,难过之余还时不时被咬上一口,以此进一步感受难过之中的微弱痛楚。
赵小花本就沉默寡言,在经历过这样一场变故之后,她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连电视剧和综艺都不大爱看了。父母兼顾工作和家庭,渐渐力不从心的时候,她开始给家里打扫卫生,学着做饭,周末就去医院看护赵菁,还会经常跟母亲一起去寺庙求神拜佛。
她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从前的她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
赵菁出车祸之后,她第一次有了什么想要的东西——尽管这并不能改变她那一潭死水般的生活。
那就是——自己的姐姐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