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职场人的高效成长法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没有人能让我们改变,除非我们自己愿意

改变总是发自内心的,谁也无法诱使或强迫他人改变。一个并非真心实意想要改变的人,永远都不会改变。

我们总听到身边的人说想要改变,但只是嘴上说说,并非发自内心。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们想要改变,真正接触下来,你就会发现他们说的不是真心话。

是什么让积极、持久的行为习惯改变如此困难,导致我们大多数人都半途而废?答案就是: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可能吸引或迫使我们偏离轨道的诸多因素。

误区1: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当我们想为错误的行为找借口时,每一天都可以被认定为“特殊的日子”。我们让步于冲动和一时兴起,因为今天有世界杯比赛,或者今天是我的生日,或者今天是我们的相识纪念日,甚至今天是立秋需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明天再让一切回归正常,到时候我会真正开始减肥,成为那个自律的我。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改变,就必须接受这种现实:不能当每次日历给我们提供一个更有诱惑力的替代选择时,我们就放飞自我,放弃正确的选择。

把时间的流逝归咎于外部事件的打扰,会诱使我们愈加放纵自己的反复无常和拖延,这对改变行为习惯来说是致命打击。

真正的改变不会在一夜间实现。这是一场持久战,不是闪电战。

误区2:我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从孩提时起,我们可能就被灌输这样的理念——上天是公平的,我们的卓绝努力必将得到回报。当我们没有得到及时相应的回报时,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都是为了追求回报。实际上,很多能够改变自我的人之所以追求改变,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地相信这是正确的选择。这帮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领导、朋友和家人,他们可以改善身边人的生活,还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比如,你戒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而是因为戒烟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回馈,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

如果一个人追求改变只是为了得到外界回报,比如升职或者加薪,而事实上,他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这种回报是这个人唯一的动机,他迟早会重走老路。

变成更好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永远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误区3:如果我改变自己,就不真实了

我们或许还会有一种错误思维,认为我们现在的行为习惯不但定义了我们自身的特点,还代表了永远真实的自己。如果我们加以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再是真正的自己了。这种思维让我们越来越顽固,拒绝调整自身行为去适应新环境,因为“那不是我”。

例如,我遇到过这样的主管,他们自我评价说:“我不擅长表扬人,如果我那样做了,就不是我了。”

我们不仅能够改变行为习惯,还能改变我们定义自己的方式。如果你把自己放进一个标有“那不是我”的箱子里,那么就别想再轻易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