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区块链与数字经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言 科技革命浪潮中的区块链演化

当前正处于新一波生产力驱动的经济增长周期到来前的黎明,各类新兴科技成果喷薄而出。如何从区块链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是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编著《突围: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一书的重要意义所在。

十余年前,区块链既是加密数字货币的产物,又是加密数字货币的支撑,没有区块链,加密数字货币的大厦势必倾覆。但是,认为区块链的生命力取决于加密数字货币,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一种误解。虽然区块链很可能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是,区块链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生命力的科技体系和制度体系,造就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范式革命,影响了数字技术结构。一方面,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拓展,已经并正在和不同的行业和产业结合,形成区块链产业链,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区块链持续吸纳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区块链自身创新。

所以,正确认知区块链,需要避免将区块链庸俗化和实用主义化,需要以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以科学和专业的尺度认知区块链现阶段的局限性、区块链的潜在价值和未来的演进方向。

一、以未来主义的视角,理解区块链的演进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区块链的演进和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互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块链和交易体系。区块链的第一个阶段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交易体系建立。区块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8年10月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预示着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诞生。中本聪在白皮书中将比特币看作是一种点对点电子交易系统。中本聪曾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中留下50个比特币和当天《泰晤士报》的头版文章标题:“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即将对银行实施第二轮紧急援助。”由此可见比特币诞生背后的思想根源,即对现有金融系统和政治系统的不满。当时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仅局限于少数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中,于2019年11月上线的Bitc oin Talk论坛是区块链开发人员的主要交流场所,但是即使是这些技术人员自己对区块链也只有粗浅了解。自比特币作为区块链首个应用诞生以来,很多以交易为核心的应用纷纷涌现,而所有这些应用都是基于数字账本技术的原理和功能。

2.区块链和智能合约。2013年,智能合约诞生,区块链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了克服比特币的局限性,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开始研究可扩展的区块链系统,即除了具备点对点通信功能之外,还可以执行其他功能。2013年,以太坊随之诞生,这是区块链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以太坊是图灵完备的区块链网络,与比特币相比具有更多功能。例如,以太坊允许人们在区块链上记录信息和合同等其他数字资产。2014年4月,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Polkadot的创建者Gavin Wood发布以太坊黄皮书《以太坊:一个安全的去中心化的通用交易账本》,提出以太坊除了是加密货币外,还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平台。2015年,以太坊区块链正式推出。由于能够支持用于执行各种功能的智能合约,以太坊区块链现已发展成为最大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之一,也是迄今最为活跃的开发者社区。可以说,以太坊已经构建了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

3.区块链和DAO。2016年5月,随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概念的出现,The DAO作为第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项目正式成立,其本质上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风险投资基金,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众筹项目。然而,The DAO在启动后一个月就遭到黑客的入侵,其资产的三分之一被窃取。该事件也导致了在以太坊中出现了硬分叉,形成新的分叉链以太坊(ETH)和原链以太坊经典(ETC)。但是,DAO的理念却一直与区块链相连,也使得区块链具备更多支持组织形态成长的意义。

目前,DAO的治理主要分为链上治理(on-chain)和链下治理(off-chain)。链上治理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去中心化的决策执行,参与者的投票结果将直接影响智能合约,并不受任何主体影响。执行投票的目的是批准或拒绝对系统状态的更改。每种投票类型都由智能合约管理,提案合约是通过编程的方式写入一个或多个有效治理行为的智能合约,任意以太坊地址都可以部署。通证持有人以投票形式决定是否执行提案,投票通过后自动执行提案程序。链下治理指的是社区通过链下方式实现治理和结果执行,一般通过各类工具的使用,实现社区与开发团队的权利制衡。链下治理并没有完全实现“代码即法律”,而是通过工具辅助、信息公开、核心成员的声誉,以及通证持有人的“用脚投票”(即随时可以将投资转移到其他项目)实现制约。项目在初期往往会采取链下治理,决策的集中会给项目发展更大的灵活性。随着项目趋向成熟与功能稳定,项目会转向完全去中心化的链上治理,真正实现代码约束下的自治。

4.区块链和NFT。非同质化通证(NFT)是2021年区块链领域最大的创新之一。2021年3月,一张JPG图片作品通过NFT的形式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破纪录的6900万美元价格售出,一时引发全世界对NFT的关注。事实上,在回答区块链的未来有哪些是确定的这一问题时,NFT是关键亮点之一。原因显而易见,NFT是存在的一种表达。现实世界的非同质化现象俯拾皆是。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进程。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非同质化的行为艺术。所以,存在就是非同质化的“集合”。正如在拍卖会上以巨大价格出售的NFT艺术品一样,这些艺术品向世界介绍了区块链上独特的数字存在。同时,NFT在音乐界也发现了一些有前景的应用案例。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Grimes、Kings of Leon和Shawn Mendes已经将他们的曲目作为NFT发布。在艺术领域之外NFT也有大量应用实例。例如,苏格兰知名醇酒集团格兰父子(William Grant and Son)出售了15瓶藏窖长达46年的Glenfiddich威士忌NFT,每瓶酒的来源均可被验证。NFT在游戏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现象——边玩边赚(play to-earn),如Axie Infinity(见图1)。NFT游戏允许玩家“饲养”自己的NFT生物Axies,并可用它与其他玩家进行战斗,若竞技成功便可获取游戏资产奖励。目前,在Axie Infinity上有大约30万活跃玩家,这反映出NFT不仅仅是数字藏品,更是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1 Axie Infinity游戏机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菲律宾不少失业者使用Axie In finity进行NFT交易,赚取日常开销。NFT在时尚领域的应用也将是区块链未来应用实例中的关键亮点之一。耐克和Dolce& Gab bana等著名品牌已经相继推出首款NFT运动鞋和服饰。我们可以预期,NFT在元宇宙中的作用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5.区块链和Defi。虽然NFT在2021年很火热,但主要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机构投资者更感兴趣的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机构投资者曾一度对DeFi的投资机会持怀疑态度,但是目前已经认识到Web3.0及由DeFi驱动的相关金融工具的增长是大势所趋。根据区块链数据平台Chainalysis的数据,机构在2021年第二季度主导了DeFi交易。大型机构交易,也就是10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占这一时期所有DeFi交易的60%以上。DeFi对机构的部分吸引力在于,在当前通货膨胀加剧的背景下,与传统金融工具的收益相比,这种新范例可提供更高的收益。2021年是机构投资DeFi创纪录的一年,无论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允许美国银行使用稳定币结算,还是世界最大的支付处理商Visa结算第一笔加密货币交易,都标志着DeFi的主流化。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包括贝莱德(BlackRock)、纽约梅隆(BNY Mellon)和高盛(Goldman Sachs)都开始重启加密货币柜台并恢复该领域的相关业务。零售银行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称数字货币为“欺诈”,到向客户提供数字资产的托管服务。2021年,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都开始成立旗下数字资产部门,为客户提供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投资和托管服务。根据Messari的报告,高达90%的加密货币最大交易发生在2021年,而这90%甚至不包括Coinbase的直接上市,该交易所的加密货币在2021年估值接近860亿美元。目前,DeFi的代表MetaMask钱包已经允许17000多个DeFi协议和应用进行互动。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6.区块链和元宇宙。融合了区块链技术的元宇宙获得了主流关注。新一代区块链应运而生,其重点是通过不同的协议、技术和框架来解决困扰区块链发展的问题。可扩展性、互操作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私密性,以及即时交易是新一代区块链与之前版本的主要不同。

如果说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那么2022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使元宇宙爆发成为可能。许多年来,我们只在科幻小说中进行着对虚拟世界的想象,正是元宇宙将一个虚幻的科幻概念变成现实。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元宇宙的出现正当其时,元宇宙包容一切的功能将创造可持续增长的新模式。元宇宙参与者可以通过使用数字化身与不同的元宇宙空间进行互动。这些化身可以通过彼此互动的方式,创造前所未有的体验、物体和景观。科技巨头,如脸书、微软、Epic Games,都对元宇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元宇宙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现去中心化,这不仅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更多的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交互,区块链使元宇宙的制度性和安全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确保了用户的治理权限与数据的可验证性、可追溯性。最重要的是,区块链的使用还赋予了元宇宙更丰富的治理规则和经济机制。图2显示了元宇宙的金融机构转型路径。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2 元宇宙金融机构转型

7.区块链和Web3.0。与元宇宙概念一起兴起的概念还有Web3.0。Web3.0是2021年以来人们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热点讨论话题。我们认为Web3.0将是元宇宙重要的底层网络架构。Web3.0最早被翻译为第三代互联网,是相对于Web2.0和Web1.0的一个互联网概念。当前,Web3.0并没有一个规范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在区块链技术没有诞生之前,Web3.0通常指“语义网”(Semantic Web),由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提出,是指一个集成的通信框架,互联网数据可以跨越各个应用和系统实现机器可读,也被认为是Web3.0的重要特征。2014年,Gavin Wood重新定义了Web3.0的概念,认为区块链技术将是Web3.0的底层技术,Web3.0的主要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及数字资产所有权交还给参与生态、使用平台的用户,而不是由互联网平台或者控制互联网平台的少数公司拥有,人们可以基于无须信任的交互系统在各方之间实现基于机器信任的交互模式。区块链加速了Web3.0的发展,值得期待的是,Web3.0将高度强调去中心化的应用,并将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推动更多的智能化和适应性应用落地。图3显示了Web3.0的演进脉络。

资料来源:甲子光年智库《Web3.0市场生态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3 互联网的演进

8.区块链和央行数字货币。几年前,采用区块链解决方案应用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似乎不切实际,随着区块链在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和私密性方面的进步,更多的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了分布式账本的框架。2022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认为,目前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CBDC。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目前有3种正式上线的零售CBDC和至少28个试点项目,同时至少有68家央行公开披露了他们在CBDC方面的情况。目前,已经有超过80%的央行已经推出或正在考虑推出零售型或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指数报告》,我国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开始数字人民币的研发,目前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多地已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基本涵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达875.65亿元,数字人民币也成为2022年冬奥会期间奥运场馆接受的三种支付方式之一。2022年2月,印度财政部长承诺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虚拟版本的卢比;2022年3月,菲律宾宣布在本国开展CBDC试点;此外,美国政府也在2022年3月将CBDC的设计和部署工作列为“最高紧急级别”,希望本国监管部门在2022年9月之前提交一份关于CBDC影响的评估研究报告。由此可见,央行数字货币也成为区块链突围的重要方向之一。

9.区块链和双碳目标。区块链的可持续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项目开始专注环境友好型的区块链网络。区块链也可以作为技术体系服务于双碳目标。作为碳市场的基础,碳核查数据的不准确直接影响科学决策的出台,屡禁不止的数据造假行为正在影响碳市场的公平性,不利于双碳目标达成。达成双碳目标需要技术与制度的共同作用。在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区块链与物联网、遥感技术等采集技术结合,一方面解决碳排放数据生成的真实性问题,另一方面确保碳排放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以实现在控排方、监管方和核查方三方留存,并可基于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防止共谋的情况发生。通过对链上及链下数据进行管理和交叉验证,可以更有效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在制度方面,控排机构可以在报告的过程中,根据智能合约将核心数据自动写入,核查方可以避免控排方的数据篡改,也明确了责任机制。此外,可根据多方隐私计算等隐私保护方面技术,在保护企业利益的同时进行碳排放信息的有效披露。总之,区块链的突围需要对双碳目标起到更多推动性作用。

10.区块链和再生金融的运动(ReFi)。ReFi的理念来源于环境经济学中对外部性的解释理论,ReFi试图创造一个可再生的经济体系,通过构建一套基于区块链的激励机制来实现自然资本的价值化,进而解决碳排放等环境问题。当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ReFi项目组织包括KlimaDAO、Toucan、Celo。值得关注的是,以Ark Invest为代表的对冲基金要求其管理的区块链以更环保的模式运营,从而对因为区块链运营而出现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更多投资。由此可见,ReFi提供了一类“第三条道路”,既不指望政府解决所有问题,也不指望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会将多个利益相关者纳入公司治理,重新关注可持续发展。未来,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人会参与生态友好型区块链网络,采用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为主题的资产管理模式同样会引导区块链为双碳目标服务。

二、区块链的产业价值和制度性意义

区块链作为一项综合了制度设计、硬件制造、算法设计的集成技术,不仅对传统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具有长久的和革命性的作用,而且可以对现存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产生影响,甚至是变革性的影响。

1.区块链的产业价值。区块链的进一步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存储成本的下降、算力和带宽供应的提升,在不同层面上要求技术前沿的不断突破和拓展。同时,正如前文所探讨的外生性风险,其他学科和技术的突破也会对区块链的应用产生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影响。

区块链对于行业的影响日渐显著。在福布斯发布的区块链50榜单上,不乏微软与沃尔玛这样信息通讯与零售等传统行业巨头的身影。亚洲公司,包括印度的信息技术咨询公司Tech Mahindra等,也在迎头赶上。韩国的三星和Kakao,以及日本公司富士通和Line公司,参与组建了这支不断壮大的亚洲队伍。据报道,蚂蚁金服拥有1万名区块链开发人员,帮助国际买家与提供短期贸易融资的国际银行和600万中国出口商建立联系;腾讯则与海南、广东、北京等十个省市的主要城市合作,利用其区块链平台发行医疗和交通的电子账单,这也体现了我国对于区块链行业的政策重视。

目前仍处在早期阶段的区块链行业应用首先集中在金融领域,其次在包括硬件、软件、社交媒体、互联网在内的技术领域,再次是用以改善供应链、制造业和医疗保健的流程。有机构估计,2026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将达到600亿美元的规模。

2.区块链的产业价值和制度性意义。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上说,Web3.0背景下的区块链具备五种意义上的未来变革。

第一,区块链可以重构经济基础。通过区块链重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资金链,通过Web3.0的技术手段以数字资产和数字资本的方式,实现价值的交易和传递,完成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

第二,区块链可以重构社会基础。以可编程社会为基础,以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驱动力,可以建立一种以DAO为代表的新的组织关系,通过建立技术机器信任的去中心化治理体系(decentralized governance)构建去中心化的社会关系(decentralized society)。

第三,区块链可以重构个体身份基础。其中,涉及社会成员的数字身份和信任计算构造出个体与个体基于技术支持的新型信任体系。最近被提出的新型代币种类SBT(Soulbound Token)是在原有去中心化数字身份(decentralized digital identity)基础上的创新,有希望通过打造一套身份认证体系来改革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大大改善区块链的可用性与易用性,拓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并取得区块链安全创新。

第四,区块链可以重构法律基础。通过解决司法电子证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提取的全链路可信问题,区块链对于法律的意义不仅使法律制度代码化,更从深层上倒逼数字经济下的行为规范和空间治理方式的跃升。

第五,区块链可以重构知识基础。去中心化科学运动(De Sci)是由一名认知生物学家Sarah Hamburg发起,希望解决知识获取和开放性问题、科研经费获取以及学术评价体系等重要问题。DeSci有望将知识从孤岛中解救出来,消除人们对高度趋利的中介机构的依赖,利用DeFi等工具解决科研经费问题,以及增强知识的流动和各行各业之间的合作。

第六,区块链可以重构世界游戏规则。长期以来,在传统地缘政治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国际政治的主导规则是“零和博弈”。通过区块链提供的技术制度框架,以及区块链和互联网Web3.0结合的新生态,国际政治的主导规则可以向“正和博弈”转化,这是科技迭代与社会变迁的自然选择结果。当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被引入区块链当中并与区块链融合与交互,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必定会实现突围。

三、区块链面临的风险挑战和风险管理

2021年是区块链发展的另一个起点。在这一年,比特币的市场价值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NFT交易额猛增210倍达到176亿美元,Web3.0概念兴起和DeFi普及,萨尔瓦多成为第一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特斯拉购买了15亿美元的比特币,成为第一个接受比特币作为汽车支付方式的汽车制造商,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超过808.51万个。

区块链技术在演进过程中伴随着多重风险与挑战。其内生性风险包括共识协议分歧、没有相对统一和稳定的标准体系所导致的互操作性缺陷、元数据泄露、加密货币体系中的币值波动,以及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目标助益不多;而外生性风险包括了相关技术演进导致的安全性挑战、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

1.区块链的内生性风险。共识协议分歧是显著的风险来源。区块链框架中的价值转移通过使用加密协议来实现,该协议在参与者节点之间达成共识,以更新区块链账本。每个这样的协议都必须在框架、用例和网络参与者要求的背景下进行评估。例如,实用的拜占庭容错算法要求各方就参与者的确切名单达成一致,系统中的成员资格由中央机构或封闭式谈判来设定。在权益证明共识协议中,区块生成者有可能为多个区块链历史投票,可能导致共识永远无法解决,因此,账本将无法完成价值转移。

与此相关的另一风险来自当前区块链生态中的互操作性缺陷。互操作性反映了不同区块链平台协同工作的能力,是构建直观、可扩展和集成的Web3.0的基本前提条件。尽管不断的创新使得新颖的区块链互操作性技术很难被归类,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该领域主要包括3种方法:公共连接器(public connector)、区块链的区块链(blockchain of blockchains)和混合连接器(hy brid connector)。

公共连接器包括侧链(通过Polygon等双向桥连接到主链的独立区块链)、公证系统(如集中式和分布式交易所)和哈希时间锁定合约(如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公共连接器虽然有价值,但其连接多个网络的能力是有限的。区块链的区块链包括0层协议,如Cosmos和Polkadot。例如,Cosmos将Cosmos Zones(独立区块链)连接到Cosmos Hub,创建了一个可互操作的主权链生态系统,用于托管分布式应用、第一层以太坊虚拟机、市场和基础设施。虽然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但Cosmos和Polkadot需要外部基础设施来与其他区块链进行通信。最后,混合连接器是新兴的解决方案,主要关注公共和私人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如Hyperledger Cactus和Overledger。不幸的是,这些解决方案因缺乏向后兼容性和对硬分叉的支持等问题而受到阻碍。在2022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Vitalik Buterin提出,以太坊向权益证明共识的转换可能最早在2022年8月实现,届时将可能大大改变围绕可扩展性和多链互操作性的区块链现状。

作为加密学支撑的技术,区块链却并不在技术上保证信息安全,而元数据泄露就是其中一项显著威胁。共识协议要求框架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查看附加到账本上的交易。虽然许可网络中的交易可以以混淆加密的格式存储,以便不泄露内容,但某些元数据将始终提供给网络参与者。监测元数据可以揭示活动类型的信息,以及与区块链框架上任何公共地址的活动相关的任何参与节点的数量。这不仅仅事关保护用户身份的问题,若没有强大的元数据隐私,基本服务就会被破坏。若IP地址暴露,一个区块链就无法产生新的区块,因为矿工和验证者不断受到拒绝服务的攻击。如果在基础设施层面没有强有力的隐私保护,Web3.0的基础将建立在一盘散沙上。

同时,虽然区块链技术提供交易安全,但它不提供账户或钱包安全。分布式数据库和加密密封的账本可以防止任何数据的损坏。然而,存储在任何账户中的价值仍然很容易被账户接管。此外,如果一个恶意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接管了51%的网络节点,特别是在一个封闭的非公链框架内,区块链网络存在网络安全风险。

当为Web3.0经济生态助力的加密货币体系中的币值波动剧烈时,加密货币原有优势会被抵消。例如,加密货币作为财富投资手段的吸引力正在降低。以比特币为例,在其令人振奋的早期,比特币与股票和商品的相关性几乎为零,为真正的投资组合多样化提供了潜力。然而,随着加密货币投资成为主流,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比特币与美国股票和债券的相关性急剧飙升,并持续保持正值。如果比特币提供可观的风险调整回报作为补偿,这可能是积极的,但自2018年以来,与股票和债券相比,比特币的风险调整回报率一直很不显眼。

尽管被炒作为数字黄金,加密货币在面对实际的市场波动或发达国家经济体第一次真正的严重通货膨胀时,既没有承担起“安全避风港”职能,也没有表现出抗通胀的特性。如图4所示,在2010—2022年期间,比特币记录了27次25%或以上的下跌。相比之下,股票和商品只记录了一次。即使在2020年3月与疫情有关的市场大跌中,比特币遭受的跌幅也比股票或债券等传统资产类别大得多。同样,虽然比特币的固定供应可能意味着对货币贬值的抵制,但在最近全球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比特币仅提供了有限的通胀保护,即使在美国、英国和欧洲的通胀飙升时,价格也在下跌。

资料来源:CoinMarketCap。

图4 2010—2022年8月比特币价格波动情况

尼尔·斯蒂芬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担心的事情与区块链和元宇宙没有直接关系。我主要担心的是气候变化和社会分裂,因为人们不再认同一个共同的现实。”从ESG的角度来看,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即使基于区块链的软件平台以太坊率先从工作证明过渡到权益证明,减少了支撑加密货币开采和验证的大量能源消耗,也是如此。在环境方面,占目前加密货币市值40%以上的比特币单笔交易需要的能源足以为普通美国家庭供电两个月。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碳排放水平持续增加的隐患也随之而来。在我国,发改委已将矿机定性为落后淘汰类产业。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Memo Atken在题为“加密艺术的不合理生态成本”一文中提出,由于NFT在区块链上要被多次铸造和交换,任何一次NFT的处理都比一笔以太坊普通交易的成本多得多。目前一次以太坊交易的耗电量约为35千瓦时,相当于发达国家单人三天的用电量。

在社会方面,加密货币对金融包容性的承诺似乎也被夸大了。加密货币财富与传统财富一样分布不均,而且简单的基于电话的支付服务,如肯尼亚M-Pesa或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国际汇款试点,已经为银行服务不足的家庭提供了一个数字平台——对新货币或支付基础设施没有需求。

然而,对于ESG投资者来说,最令人不安的是加密货币的治理问题,其去中心化的框架和匿名性使其对非法活动、洗钱和逃避政府管制特别有吸引力。市场操纵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治理领域,特别是名人对加密货币的影响——名人会让市场价格飙升或暴跌而不受惩罚。

2.区块链的外生性风险。加密货币首要的外生性风险来自量子计算的挑战。量子计算机威胁着经典的公钥密码学区块链技术,因为前者可以打破椭圆曲线密码学的计算安全假设,同时还会削弱保护区块链秘密的哈希函数算法的安全性。

在区块链市场上,最早的量子安全技术将用于保护数据免受量子计算资源成熟后所遭受的攻击。当前,应对数据盗窃需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而区块链的量子威胁意味着这一领域的商业机会正在浮现。表1展示了量子计算的五种技术路径。

表1 量子计算的五种技术路径

续表

资料来源:科技报橘。

挖矿是区块链容易受到量子攻击的一个具体领域。作为证明新交易和保持区块链活动的共识过程,挖矿的一项风险是,使用量子计算机的矿工可以发起51%的攻击,从而破坏网络的哈希能力。

最后,缺乏明确和统一的加密货币监管给长期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在美国,仍然不清楚加密货币何时属于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的证券的监管框架,何时被视为像比特币和以太坊所声称的资产或商品。监管机构还对支持加密货币开采和交易的基础设施出现明显和反复的故障感到担忧,而这也是另一个仍然存在重大监管不确定性的领域。

不可否认的是,势头、零售投机和“害怕错过”(fear of miss ing out)可能继续推动比特币、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货币的短期价格上涨。但是,加密货币的地平线上乌云密集,长期投资者可能想从旁仔细观察,以弄清楚哪些是真正的价值,而哪些是社交媒体的炒作,然后再决定如何、在哪里以及是否投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

3.区块链风险管理。这些区块链的内生性风险和外生性风险表明,区块链的风险控制需求愈加迫切。例如,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Elliptic发布的最新报告,仅仅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被盗的NFT总价值超过1亿美元,平均每个骗局可赚取300000美元。在单个被盗的NFT中,获利最高的是CryptoPunk#4324,该NFT为欺诈者带来了490000美元的净收入。此外,报告显示,加密货币混币器Tornado Cash在NFT市场已处理价值1.376亿美元加密资产,在2022年8月被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制裁之前,52%的NFT骗局通过Tornado Cash处理资金,是NFT骗局首选洗钱工具。此类事件证明,面对愈加严重的外部风险,区块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当务之急。在区块链风险管理体系中,区块链开发者针对主流区块链设计出各类新方案,包含对于区块链项目方案与技术设计的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对于参与其中的第三方活动需要遵循的一定原则和标准,从而建立起具有明确职责范围和汇报流程的强健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弥补区块链设计所导致的缺陷。

总之,区块链正在进入加速创新阶段,区块链行业通过在争议较低的领域试水,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同时,各主要经济体的监管机构也在密切关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在区块链金融领域引入“监管沙盒”,有助于区块链与更广泛的金融场景相融合。

为了应对量子时代的到来,需要低成本的信息理论安全(in formation-theoretically secure)解决方案,即时加强区块链中使用的标准化加密系统。目前,专家已经开始讨论基于量子随机数生成器(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or)和量子密钥分配(quan tum key distribution)的量子赋能区块链架构,即允许整个区块链或区块链功能的某些方面在量子计算环境中运行。

四、本书框架、内容和逻辑

《突围: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一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原创性的努力:

1.阐明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同时其技术体系得益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所带来的完善。数字经济所将面临的大爆发将改变全球经济资源的面貌,元宇宙会是承载数字经济时代下颠覆性创新的场所。同时,全球化正在被数字经济所解构与重塑,形成新形态的国际竞争。如此,存在由经济、社会和政治、科技三者构成的新互动关系,即“三向运动”。

2.指出区块链是“汇聚技术”的典范。人们可以从信任、共识到知足社会3个维度解读出区块链的社会意义。区块链建立起从多次重复博弈到陌生人达成信任的转化,将共识问题转化为计算问题,将生产与消费的串行错位分配重构为并发即时分配,使得我们向社会公平又近了一步。

3.揭示区块链引发时代性启蒙。本书将区块链引发的启蒙分为商业性启蒙、经济秩序启蒙和制度契约启蒙。区块链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剔除了信息传播的多余中介,构建了“一种基于使用权的数字经济生态技术基础”,成为“区块链商业变革的核心”。数字经济学通过区块链关注“自私个体的工具理性”和“个体行为下的互利协作机制”,重塑了经济学研究的学术体系,认为“使用而非拥有”是数字经济的本质,丰富了数字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4.总结区块链和法律变革。本书认为区块链带来了去中心化组织结构,从主体资格、法律责任的范围和形式、管辖权及强制执行的局限性等3个方面解析去中心化组织的法律意义。同时,区块链还带来了智能合约,本书对其应用场景、法律性质、法律责任进行了探讨,并对算法及自动决策机制在数字经济中的法律应用和监管策略给予了解析。书中还针对大势所趋的各类数字金融中区块链应用和监管方式与挑战予以说明,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伴随法律的变革”。

5.高度强调区块链安全。本书结合多项案例讨论了区块链自身的安全问题和区块链为系统安全赋能两方面内容。区块链面临着密码算法安全性、共识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系统安全性等4个方面的安全挑战和多种攻击手段。同时,数字钱包、交易所、区块链底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都存在不同的安全挑战。书中还介绍了多类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安全技术演进。

6.系统描述隐私技术体系。本书讨论了当前互联网中的隐私挑战,描述了区块链带来的新隐私问题,指出真正匿名性的实现需要“伪匿名性”叠加“不可关联性”,并且由于对隐私的重视成为数字经济的趋势,“隐私增强技术在未来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书中还具体介绍了差分隐私、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等多种隐私增强技术手段,并结合区块链特质予以说明。

7.主张区块链以算力为核心,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本书将硬件的芯片置于极为重要位置,通过强调“硅基文明的核心是算力”和算力对于区块链的基础性作用,介绍了提供算力的芯片的设计与应用。书中具体介绍了区块链芯片的国际竞争格局与芯片二点设计制造产业链,并提出“算力即权力”,认为未来“区块链和芯片会共同成为未来智能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实现多方的智能化协同,构建价值智联网”。

8.展现区块链和算力革命的社会价值。本书认为,“算力革命推动了数字经济和数字财富的扩张。”当普通劳工在其生产活动中逐渐被异化的趋势使得收入不平等加剧后,“基于算力的加密货币是一项对于新的财富分配手段的尝试”。书中提出要解决算力集中化的问题需要“普遍基础算力额度”为普通人赋权,同时算力会成为重要经济资源,成为各大经济体之间竞争格局的一部分。

简言之,本书集合了区块链时代的经济转型、区块链的社会价值、数字经济学、数字法学、数字安全技术、隐私增强技术、芯片研发与算力等8个方面的论述,不同领域专家分别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探讨区块链的现状与未来,由宏观到微观,既总结共性,又探索区块链如何在数字经济中实现突围的特性。

结语

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Alan Kay)说过,“预测未来的最佳之道是创造未来”。这句话很适合区块链。区块链的未来之路还会相当漫长,人们无法实现对区块链未来的预测。例如,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量子密码学和量子技术的影响程度,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区块链具有融合和吸纳数学、物理学和其他科技成果的张力,具有强烈的“自创性”基因,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革命性突破。对此,本书的作者深信不疑。

朱嘉明

2022年8月25日于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