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解码中国管理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敬天

“天”这个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早期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周代形成礼乐制度之前,古人对自我的概念比较淡薄,而对“天”则极为崇拜,时常根据“天”的意志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如在保存了大量从夏至周的弥足珍贵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的典籍《尚书》中,大部分篇幅都提到了尧、舜、禹、殷商时期的统治者对于“天”的敬畏之心,他们认为“天”是一切的主宰,因此统治者十分重视祭祀以及占卜,将重大事件通通交由“天”来决策。到了周代,“敬天”则更多地突显出了人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理性因素,所谓“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统治者们自觉主动地探索政权来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并已经意识到“民”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德”来改变“天”的态度,因此“敬天保民”逐渐成为这一时期主流的统治思想。

儒家思想对“敬天”这一概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了“知天命”的概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知天命”的意思,学者们大多理解为人到了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而是顺应天命,顺天而行。对孔子来说,天命是无法改变的,却是可以认识与适应的。可见,孔子所认为的“敬天”,首先要“知天命”,然后就要顺天而行。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进一步解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畏并不是畏惧的意思,而是在明确了天命的不可违抗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审慎敬畏的态度。因此,“君子”知天命而畏之,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周易》中的“天”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并蕴含着鲜明的“敬天”思想。如“序卦”中就提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这里的“天”与孔子所说的“天”相一致,指的是自然规律与万物。《周易》中用大量的篇幅来表明天道,也倡导人们崇敬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不仅要求人们要敬畏天道,还要“与天地合其德”,契合天自强不息,地承载万物的德行,顺应天命。

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发现,敬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但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逻辑理路,即知天,畏天,顺天而行。仅仅敬畏天命并不是敬天的重心,如何契合天命来进行实践才是敬天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