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药行业运行分析与预测
(一)中医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稳步上升
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持续的关注。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中医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全国中医药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及隶属于卫生部门的中医类研究机构)达到77 336个,与2020年的72 355个相比,增加了4 981个,增幅为6.9%。其中,中医类医院5 715个,比上年同期增长4.3%;中医类门诊部3 840个,比上年同期增长8.5%;中医类诊所67 743个,比上年同期增长7%;中医类研究机构38个,比上年同期下降11.6%。
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中,中医类诊所仍然占据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占到87.60%,比上年提升0.12个百分点。中医类医院数量占比下降0.19个百分点,降至7.39%,中医类门诊部数量占比提升0.07个百分点,占4.97%,中医类研究机构占比则相对稳定。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提出,为提升中医药服务供给,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每千人口中医类别职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设发热门诊的比例达到100%、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老年病科的比例分别达到70%和60%;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出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到90%、中医床位数达到8.43万张。见表1-1-2。
表1-1-2 2014—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分布(单位:个)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中经网整理。
(二)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下降,2021年出现回升
随着我国医疗消费升级,居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同时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医医疗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自2020年起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退,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出现回升。2021年,全国中医总诊疗量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亿人次,增长13.7%。其中,中医医疗机构8.9亿人次(中医类医院6.9亿人次、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2.0亿人次)、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3.1亿人次。见表1-1-3。
表1-1-3 2015—2021年中医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及分布(单位:万人次)
注:本表不含村卫生室中医疗诊疗量。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中经网整理。
(三)2021年中成药产量增速扭负转正,2022年增速将有所放缓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剂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制剂,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在政策利好与需求等因素的促进下,中成药市场呈现稳步增长之势。2021年,随着一系列促进中药发展政策的颁布,板块开启新一轮政策景气周期。由于上年基数较低,再加上需求增强,中成药产量增速扭负转正。1—12月,中成药产量为231.8万吨,同比增长6.5%,上年同期为-3.9%。
2022年以来,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我国中成药产量增速放缓。1—5月,中成药产量为93.2万吨,同比增长1.3%。预计2022年我国中成药产量将增长约3%,达238.8万吨。见附录图1-1-1。
(四)2022年中药材原料价格处于高位,中药饮片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除了拥有“禁止外商投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的护身符外,近年来更是得到了政策支持,如纳入国家基药、国家医保、不受药占比限制、允许医院保留价格加成等。全国医药工业统计表明,2021年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2 057亿元,同比2020年的1 809亿元增长13.7%。预计2022年,在中药材原料价格仍处于高位背景下,中药饮片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主营业务收入约为2 160亿元,同比增长约5%。见附录图1-1-2。
(五)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红利的助推下,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颗粒剂,是基于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形势下对传统中药的一种用法补充。2016—2020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由2016年356.92亿元增至2019年502.59元。2021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达612.14亿元。
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发布了196个临床常用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加快中药新药审批。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红利的助推下,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2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70亿元。见附录图1-1-3。
(六)中药材种植热度多年未减,面积持续较快增长
目前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种植养殖或替代,常用600种中药材中的200余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养,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已汇总到730余种种植中药材的信息。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2019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 475万亩(1亩≈667平方米),各地面积差异较大,其中云南、广西分别达到794万亩、685万亩,贵州、湖北、河南3省在500万~600万亩,湖南、陕西、广东、四川、山西等五省在300万~500万亩,河北、重庆、山东、内蒙古、甘肃、吉林、安徽、辽宁、黑龙江、海南、宁夏等11省在100万~300万亩。根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8 822万亩。
不同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差异较大,仅以2019年有统计数据的59种常用大宗中药材为例,其种植总面积为2 046万亩,其中12种中药材突破50万亩,连翘居首位,达到322万亩,枸杞子、黄芪、金银花(含山银花)、丹参等超过100万亩,黄芩、山楂、党参、当归、柴胡、山茱萸、苦参等超过50万亩。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消费呈稳步增长态势。《“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到2025年,全国中医药面积稳定在4 500万亩左右,道地药材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见表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