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辨五行,生克制化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念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克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两种调节机制:一为正常情况下的生克制化调节机制,另一种为异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机制。通过这两种调节机制,形成并保障了五行结构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
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
子母相及和乘侮胜复为五行结构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子母相及是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的相生现象。包括母及于子和子及于母两个方面。母及于子与相生次序一致,子及于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五行之间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学说把由于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之为“胜气”,而这种胜气在五行系统内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报复之气),将其压抑下去,这种能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是五行结构系统本身作为系统整体对于太过或不及的自行调节机制,旨在使之恢复正常制化调节状态。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于阐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确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对五行学说的研究
李老常言;做一名良医必明五行生克制化、亢害承制之理。人以五脏为中心,各脏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依五行之生克而相互关联。李老多年来一直对五行学说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尤其对五行学说的实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认识颇深。李老认为:中医学的五行学说着重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和属性,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即五脏互藏规律,揭示了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了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五行学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保健的实际意义。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它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和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
2.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因而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
3.指导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分类归属,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关系,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推断病情。
4.指导疾病的防治
(1)控制疾病传变 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一脏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脏,如肝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他脏有病亦可传给本脏,如心、肺、脾、肾之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肝。因此治疗疾病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易于痊愈。这是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来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的措施。至于能否传变,则取决于脏腑的功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
(2)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综合四诊,推断病情,而且也可以确定治疗原则和制定治疗方法。
(3)指导脏腑用药 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按五行学说加以归类,如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等等。这种归类是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
(4)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上,针灸医学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荥、俞、经、合五种穴位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依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精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情志疾病。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所以情志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由于在生理上人的情志变化有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在病理上和内脏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可以用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所谓以情胜情。
(二)对五行学说的应用
在临证中,李老强调临床用药施治,必明五行生克制化、亢害承制之理。人以五脏为中心,各脏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依五行之生克而相互关联。坤土为万物之母、四运之轴、五脏之中心,上乘下达,乃升降转运之机枢。脾升则上输于心肺,脾降则下达于肝肾。脾胃健旺,可以权衡五脏,灌溉四旁,生心营,养肺气,柔肝血,填肾精。故脾胃健运与否,直接关乎其余四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健则诸脏得养,脾胃虚则诸脏必亏。脾胃气衰,或生化无源,营血亏虚而心神失养;或土不生金,聚痰壅肺而见喘咳诸症;或脾虚不能散精于肝,肝血枯槁,土壅木郁而肝失调达;或脾虚土不治水,水湿泛滥,肾阳受戕,开阖不利而见水肿诸症。诸脏之病,其因多与脾胃有关,其果多涉及脾胃。且药物入口,必先经脾胃消化吸收,始能达于病所,若脾胃衰败,纵有良药亦难奏效。故在立法、组方、用药上需处处顾护脾胃,以脾胃为本。据此,李老治疗内科杂证多从中焦脾胃入手,时时不忘保胃气,临床处方多以保和丸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