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壮医针灸的穴位与取穴

壮医针灸的穴位,古壮医亦称之为穴道、穴点,是人体“三道”“两路”运行气血的出入之处,是脏腑气血骨肉之外延,是天、地、人三部运行气血的重要通道,是“三道”“两路”在体表布设的网结。穴是空隙、穴道,内与“三道”“两路”相连接,在体表肌肤上表现有凹陷或有压痛、胀、麻等反应点,是壮医针灸及其他一些外治法施术的部位。壮医针灸的穴位,是整个人体中气血最集中之处,气血运行、循环、出入于穴位之中以渗灌濡养脏腑、骨肉,联络体表、肢体、关节;穴位是脏腑、骨肉、气血等生命物质基础之壮气,游行出入于体表的反应点;“巧坞”的神机变化为穴位所承载,与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联;穴位中的神机变化与调节是壮医针灸治疗的关键所在。“穴位”的称谓在壮族不同地区,因语言的不同略有不同,但经历了历代医家的认识和总结,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壮医针灸的取穴方法及穴位的分布、应用主要是以壮医的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和“三道”“两路”学说为理论指导,进行左右、上下应用取穴(图2-1)。

图2-1 天、地、人三部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