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中成药辨证论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慢性上腹部疼痛及消化不良等。

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多为饮食失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致使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胃络失养所为,当以健脾养胃、疏肝行气为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可辨证进行中医药治疗。

【中成药内治法】

1.肝胃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或伴胀满不适,嗳气频作,胁肋胀痛,胸闷不舒,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逍遥丸,或健胃片,或木香顺气丸,或枳术丸,或柴胡舒肝丸,或胃苏颗粒,或气滞胃痛颗粒,或四逆散,或朴实颗粒,或枳术宽中胶囊,或胃痛片等,口服。

2.肝胃郁热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反酸,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当以疏肝清热为治,可选用正胃片,或三九胃泰颗粒,或左金丸,或加味左金丸,或丹栀逍遥丸,口服。

3.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闷痛或痞满,食少纳呆,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当以清热化湿为治,可选用葛根芩连片,或黄芩片,或黄连胶囊,或三仁合剂,或青麟丸,或苦参胶囊,或苦胆草片,口服。

4.脾胃气虚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或胀满,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食少,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当以健脾益气为治,可选用四君子丸,或六君子丸,或香砂六君子丸,或黄芪精颗粒(口服液),或腹痛水,或香砂养胃口服液,口服。

5.脾胃虚寒型:主要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纳呆食少,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当以温中健脾为治,可选用理中丸,或暖胃舒乐片,或小建中合剂(颗粒、胶囊、片)等,口服。

6.胃阴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当以养阴益胃为治,可选用参麦颗粒,或生脉饮,或养胃舒颗粒(胶囊),或二冬膏,口服。

7.瘀阻胃络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面色晦暗,或有黑便,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当以活血通络为治,可选用复方丹参片(颗粒、口服液),或三七丹参颗粒(片、胶囊),或云南白药胶囊,或三七片,或元胡止痛片,或中华跌打丸,口服。

【中成药外治法】

1.云南白药粉剂:取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适用于瘀阻胃络型胃痛。

2.风油精:将本品数滴滴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3.速效救心丸:疼痛发作时,取本品5粒,研为细末,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肚脐或关元、气海穴,每日一换,一般用药5~20分钟疼痛可止。适用于瘀阻胃络型胃痛。

4.逍遥丸:取本品10粒,研细,清水适量调糊,外敷于肚脐处,放食盐少许,再用黄豆大小艾粒施灸,酌灸3~6壮,隔日1次,使用1~3次。适用于肝胃气滞型胃痛。

5.十香暖脐膏:外用。用生姜擦净患处,取十香暖脐膏加温软化,贴于脐腹或疼痛处。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暖脐膏、阿魏化痞膏、附桂紫金膏、温胃止痛膏、祛风膏、舒腹贴膏也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