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创新及在脾胃病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艾灸的现代文献研究与应用

一、艾灸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杨华元[3]等挖掘与整理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发现:①艾灸的红外光谱特性:艾灸燃烧发出的红外光谱有着不同的生物效应和治疗作用,就光生物效应而言,近红外辐射比远红外辐射的波长短、能量强、穿透力也强,可以渗透到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系统,并为组织所吸收,起到治疗作用。②艾灸的生物非热效应与能量转化:艾灸在燃烧时不能将艾灸的治疗作用简单归为温热刺激的作用,而更要考虑艾灸时的非热生物效应,因为生物能量与信息的传输和转变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过程,其生物信息的任何传递都是伴随着生物能量的传递而进行的。 ③艾灸的生物热传递与微循环:一般来说,热量在生物组织中按导热率进行辐射、传导和体液流动引起的对流进行传递;同样,艾灸热量也是通过生物组织辐射、传导和体液流动,从而使组织的温度保持稳定,是影响穴位局部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灸法与灸量及艾灸局部温度变化的特点:热效应是灸疗的一个重要作用,灸疗温热刺激不仅涉及表皮,还影响到皮下和肌层。在对施灸时局部温度变化特点的研究中发现,透热灸的温度曲线呈急剧的尖峰波形,燃烧时温度虽高,但透入皮下的温度却较低,其温度到达皮下的深度各异;温灸则呈缓慢的渐增渐减波形,透入皮下的温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刺激作用;隔物灸的温度曲线则上升得慢,在温度下降时更慢,呈缓升缓降形,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姜灸的温度曲线变化波形均较为相似。同体积的隔物灸中,以食盐透热最快,峰值温度高;附子饼灸次之;隔姜灸透热最慢,温度最低。由此认为,一般透热快的隔物灸,其温度恢复也快,透热慢的隔物灸,其温度恢复也慢,与所隔之物的导热性能有关。

许焕芳[4]等认为艾灸的临床效应包括艾灸的温热作用、艾灸的光谱效应、艾灸的壮数及艾灸的时间等。温热作用可以祛寒除湿,同时艾叶燃烧时发热所产生的光谱属于光学中的近红外线波段,说明艾灸不仅有远红外辐射及热辐射,还有近红外线辐射及光辐射。就生物效应而言,近红外辐射穿透力强,可以渗透到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系统,并为组织所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陈丽梅等[5]基于代谢组学研究艾灸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提示:①艾灸的温热刺激:艾灸的温热刺激具有以温促通,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的作用;能改善特定经络腧穴相应部位的微循环,增大微血管内径,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流速度。②艾灸的热敏现象:陈日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灸疗过程中发现,艾灸的热敏现象具有透热、扩热、传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及饱和热敏灸量,并提出“腧穴敏化”“辨敏施灸”“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三个新概念。③艾灸的芳香效应:艾材燃烧释放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进入机体后具有调节生理和心理的功能。芳香物质具有抗炎、抗疲劳、抗氧化、止痛、止呕、缓解精神压力、改善记忆和情绪及降低高血压等作用。艾叶味辛、微苦,性温热,归肝、脾、肾经,具纯阳之性,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功。艾燃烧所产生的光辐射有着不同的生物效应。远红外线照射能引起分子和分子中的原子旋转或震动加强,并能引起分子动能的改变,从而产生热。

金琦等[6]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的作用机制是复杂而系统的,通过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促进胃黏膜修复,直接调节胃肠分泌激素的水平。

二、经络与穴位选择及作用

郭亚茹等[7]研究分析顺铂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艾灸治疗情况,发现共涉及7条经脉,其中以足阳明胃经和任脉最常用,督脉和足太阴脾经次之。胃为水谷之海,化水谷精微之气为血,故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灸之可生发胃气,促进气血生成,并通过脉络输布至全身。脾胃功能的失衡主要原因在于任督二脉经气不充,两脉经气升降交会失衡,故督升任降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发挥。任督二脉通,则“小周天”通,诸阴经和诸阳经才能得以疏通,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任督二脉皆起于胞中而同出于会阴,任脉循行于人体前正中线,督脉行于背部之中线。任督二脉经气交会,诸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交会于任脉,故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理和统摄诸阴经的功能。诸阳经均交会于督脉,故督脉为“阳脉之海”,有总督诸阳经的功能。选用的穴位共涉及15个,其中以足三里、神阙及中脘最为常用,内关和气海次之。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直接调理脾胃,发挥壮脾温胃、降逆止呕、扶正培本作用。中脘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六腑之会,灸之能助胃气行运,起到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扶正固表、生发气血的作用。神阙穴位于脐中,为经气之汇海,又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脐与诸经百脉相通,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全身经脉;故艾灸神阙穴可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具有调节脾胃气血,增强其运化传导、升清降浊的作用。内关穴归手厥阴心包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具有宽胸利气、降逆止呕的作用。诸穴配伍合用,具有明显的健脾理气、和胃降气及消积化滞作用。

卢晶等[8]采用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取穴处方:足三里、中脘、内关、神阙、天枢、胃俞、脾俞,随症加减气海、膈俞、三焦俞等。其中以足三里、神阙及中脘最为常用,内关和气海次之。足三里穴乃足阳明胃经下合穴,是调理胃肠、温阳益气的要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腑之所汇,是脾胃升化疏布枢纽,可用于治疗一切腑病,尤其是胃病。内关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胃俞、脾俞、三焦俞均属足太阳膀胱经,中脘、神阙、气海则属任脉。按对症之法循经取穴,可健运中焦,调理气机,通则不痛,使督升任降,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发挥。

吴梦蝶等[9]采用循经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①循经取穴组:患者仰卧位,每次选一侧胃经穴位(梁丘、足三里、丰隆和冲阳),双侧交替;②非循经取穴组:患者侧卧位,每次选一侧胆经穴位(外丘、阳陵泉、光明和丘墟),双侧交替。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属胃,络脾”,“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足阳明经循行过头面,胃气升降失调,经气上行不得其道而出现“胃不合,则卧不安”。

吕艳等[10]对胃脘痛患者采用恒温灸具进行大面积恒温艾灸治疗,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肾俞等腧穴,调节脾胃及肝、胆、肾功能,达到调整阴阳、温阳化瘀、健脾除湿止痛的作用。恒温灸具由于灸筒与灸网连接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利用其自身重力,使灸条始终固定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施灸而达到恒温效果。采用大浴巾包裹,使灸筒内的灸条完全地低温缓慢燃烧,能节能减排且无需刮灰,从而节省了灸药及护士劳力,并实现体表、解剖、穴位及经络一体化的大面积施灸,更好地调节脾、胃、肝、胆的功能。故恒温灸法渗透肌肤的热力作用较传统的艾盒灸强,能更有效地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轻胃脘的疼痛。

李国娜等[11]分析近10年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显示:共纳入300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艾灸穴位处方共涉及65个穴位,频次超过10次的穴位有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上巨虚、脾俞、肾俞、命门、胃俞、三阴交、下巨虚和阴陵泉,其中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四穴频率超过100次。从分布来看,以任脉和腹部的穴位居多。因此,艾灸治疗腹泻穴位以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四穴在临床中因其作用显著而被广泛使用。天枢穴为大肠募穴,具有温通阳气之功效;神阙为“阴脉之海”任脉之要穴;足三里为胃经的下合穴,具有温中、健脾、理气之功效;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益下焦、升阳举陷。

张国山等[12]基于文献分析艾灸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规律,共检索出艾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文献161篇,涉及穴位60个。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艾灸治疗哮喘所选用的腧穴以肺俞、大椎、肾俞、风门、定喘等为主;腧穴所属经脉主要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这5条经脉上;腧穴所在部位主要分布于腰背部,尤其以背部穴位为主;重用特定穴中之背俞穴,特别是与哮喘密切相关的肺、脾、肾三脏之背俞穴。因此艾灸治疗哮喘临床选穴符合哮喘的病因病机特点,具有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及重用特定穴的特点。

文献研究显示:脾胃病多选择足阳明胃经、任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选择以足三里、中脘、神阙、天枢、胃俞、脾俞为主,腹泻治疗中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四穴频率超过100次,而循经取穴应用效果更好;也常用合募配穴的方法,其中以足三里与中脘穴搭配最为常用,可健运中焦,调理气机,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发挥。肺病则选择腧穴所属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等5条经脉,穴位选择以肺俞、大椎、肾俞、风门、定喘等为主。

三、施灸方法

从传统艾条悬灸到灸盒灸,是艾灸操作方法的创新与突破,而热敏灸则是实现艾条悬灸从理论到操作方法创新的一种新灸法。

(一)艾条悬灸

李皖萍[13]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选择中脘穴和足三里穴作为主穴。在患者上述穴位的上方悬好艾条,然后点燃艾条对这些穴位进行熏灼,以其穴位处的皮肤发红为宜,每日1次,每次15~[14]0分钟。

聂焱等[15]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脾俞穴和肾俞穴,治疗时将艾条点燃一端对准穴位处,高出皮肤3~5cm(以患者能耐受的热量为度),灸至患者自觉有灸感(局部有温热或酸胀等复合感觉,或可向周围或向远部扩散),每次15分钟,隔日1次,持续90日,共计45次。

(二)热敏灸

温伟琴等[16]采用热敏灸足三里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定位后操作者手持江西中医药大学自制的热敏灸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足三里,距离保持3cm左右,进行温和灸,使患者局部感到温热但无灼痛感,每天1次,每次艾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连续15天。

李彬等[17]用热敏灸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先筛选热敏化腧穴,即用艾条在患者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及脐周相关区域(内关、梁丘、足三里、中脘、公孙、神阙、脾俞、胃俞、列缺、尺泽等)采用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等手法进行探查,患者如有灸感反应(透热、传热、扩热或酸胀)时,此部位就是探及的热敏穴。重复以上操作,以探出热敏穴。艾灸治疗具体操作为:先行回旋灸2分钟以温热局部气血,再行雀啄灸1分钟以加强热敏化灸感,往返循经灸2分钟以激发经气,最后行温和灸以发动感传、开通经络,每次治疗60分钟,每日1次,共治疗4周。

董庆等[18]运用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失眠,取心俞(双)、膈俞(双)穴,将点燃的艾条在穴位附近距离皮肤3cm处施行回旋灸法,以探查热敏腧穴。当患者感受到透热、扩热、传热等热敏现象时,该处即为热敏腧穴。对该热敏腧穴持续施行温和灸法,灸量以热敏现象消失为度,每穴施灸10~15分钟,隔日施灸1次,共治疗1个月。

(三)艾盒灸

张迪等[19]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合募配穴灸法治疗,将点燃的艾灸条放入艾灸盒中,将艾灸盒置于中脘穴及双侧足三里穴,以局部温热感而不引起烧灼感为度,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伴热感透向胃脘部为佳。每次20~25分钟,每日1次,治疗12周。

黄仙保等[20]采用热敏灸盒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取穴:神阙、天枢穴区。操作:点燃两段直径2.5cm、长4cm的艾段,插入内有艾热反射腔、能够调节单元热度的专用灸具中,灸具长22cm,宽16cm,灸具的出烟口与便携式消烟器相连,将灸具以肚脐为中心横向放置。施灸过程中可通过调整每个施灸单元手柄来调节艾热强度,使施灸的腹部穴区感到热而均匀、舒适、不灼痛为宜;通过灸具在肚脐上下左右移动,找到出现热感有渗透、远传、扩散、舒适等艾灸得气热感的位置,静置施灸。整个施灸过程中务必保证热而均匀、舒适、不灼痛。灸量:每次施灸时间以灸至深部热、远部热、身烘热、额汗出等艾灸得气消退为度,40~60分钟,每日1次。

鞠昌军等[21]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四头肌无力患者实施温灸疗法,取穴以足阳明经为主,选取梁丘和足三里穴。对穴位进行准确定位后,将点燃的纯艾条放入艾灸盒内,在距离皮肤约2cm处施行温和悬灸,每个穴位悬灸15分钟,温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以所灸穴位的皮肤红润透热为一次施灸剂量。每日8:00时和 16:00时各施灸1次,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吕艳等[22]采用恒温灸具进行大面积恒温艾灸治疗胃脘痛患者的操作方法:①将点燃艾条放入4个双孔恒温灸具,并盖上盖子。②把灸盒放在背部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肾俞等的穴位上施灸。③用一条大浴巾围在灸盒的底部后,再用一条大浴巾盖在灸盒顶部,并注意用浴巾密封固定灸盒。④火头距施灸部位2~3cm,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度,无需刮灰。⑤每天灸1次,每次灸60分钟,治疗15天。

文献研究显示,施灸方法包括悬灸、热敏灸、传统灸盒灸和恒温灸盒灸等。悬灸时间较短,一般为15~20分钟;热敏灸时间多不做限定而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一般每穴需施灸10~15分钟,热敏盒灸所需时间更长;传统灸盒施灸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以穴位的皮肤红润透热为度;大面积恒温灸盒灸则改进操作方法,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度,可实现体表-脏腑-经络-穴位一体化施灸。

四、恒温灸法与传统灸法节能省力效果比较

吕艳等[23]比较大面积恒温艾灸与传统艾灸治疗胃脘痛患者的节能省力情况。将2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30例,治疗组采用专利技术——恒温灸具进行大面积恒温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艾盒灸方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每次使用的艾条2条共为3900条,对照组每次使用的艾条4条共为7800条;治疗组每小时能灸10例次,共需要护士的劳力195小时;对照组每小时能灸6例次,共需要护士的劳力325小时;两组比较能节约艾条50%及护士劳力40%。

五、灸量及补泻方法与效果

(一)灸量与效果

金传阳等[24]整理相关文献发现温和灸“灸量”具有2个共同点,即突出热刺激的温度特异性和重视热刺激量的累积效应。通过分析总结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温和灸“灸量”相关的6个参数,包括灸能、灸-热刺激、灸面、灸时、灸强、灸频。温和灸的“灸量”实质上具有3个内涵,包括灸时、单灸量和总灸量。施灸时向体内导入的热量与施灸量有关,而温热刺激的量与灸法达到治疗效应的热刺激量值得关注。另外,灸量与灸材燃烧时产生的温热及生成物等对机体所产生的刺激量,包括艾绒等灸材燃烧产生温热的高低、穿透力的大小、生成物的刺激程度等,体现出对灸量的多维度描述,包括刺激强度、温度、渗透力、灸后反应等,因此“灸量”多少的本质是热刺激量多少。其他与之相关的参数,如壮数、施灸的面积、施灸的频率、灸法等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热刺激量的多少,从而对“灸量”多少产生调控。灸-热刺激作用于体表的面积,称为灸面。有学者[25]观察到,施灸面积直径小于1.5cm时,产生的镇痛效应有限,只有在直径达到2~3cm时才能产生较明显的镇痛作用。说明灸-热刺激只有达到一定面积,才能产生一定的效应。不同灸法的灸时存在明显区别。间接灸法中,隔物灸法灸时约30分钟;某些特殊病种的温和灸,灸时要求超过60分钟。

古人施灸重视灸量,认为灸量是能否取效的关键,“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是把握灸量的重要因素”[26]。《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记载:“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明确指出艾灸治病,要达到足够的灸量,热力要能够深入体内,直达病所,才能起到治疗效果。古法施灸追求大炷,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说:“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并以发灸疮为疗效标准,如《针灸资生经》所载:“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认为艾灸必须灸至发疮,病才能痊愈。古法施灸为了促发灸疮,就要达到一定的灸量,往往施灸壮数较多。南宋医家窦材认为“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古籍中的这些论述仿佛一盏盏明灯,为临床指明了方向。现代灸法研究者高希言教授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一次治疗的充足灸量一般需要50分钟以上[27]

蒋国庆[28]浅淡温和灸的灸量,认为应由时间和患者感觉控制灸量,一般灸疗时间在15~30分钟,认为患者开始艾灸以前5分钟左右点燃艾条,灸疗一开始患者就感觉有温热感,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能达到要求的灸量。施灸后患者有温热感或灼热感,温热的穿透力很强,如灸腹部可以感觉到腹内有水波浪的感觉,如果温度不够或者过高都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丁凤等[29]探究临床艾灸不同灸量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30分钟温和灸组和45分钟温和灸组要优于15分钟温和灸组,认为艾灸是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手段,30分钟是温和灸治疗血脂异常临床最佳灸量时间。

苟朝琴等[30]系统评价艾条灸灸量累积时间参数(间隔时间和疗程)对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影响。时间因素直接关系到艾灸刺激量的大小,故临床必须重视针灸治疗的效应累积。研究发现累积治疗总量相同时(治疗3个疗程),艾灸每日1次和隔日1次的频度差异对PD患者疗效的影响不明显,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可选择隔日1次的治疗方案,既能保证疗效,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二)补泻方法与效果

灸法的补泻历代医家早有论述[31]。除《灵枢·背腧》与《针灸大成》中有关于灸法补泻的相关记载外,《黄帝内经太素·腧穴·气穴》亦曰:“言灸补泻,火烧其处,正气聚,故曰补也;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

1.艾炷的松紧与补泻相关

艾炷松散,或运用纸片扇动,速旺其火,燃烧快,火力强,刺激强度大,施灸时间短,与《黄帝内经》所说“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理一也,适用于泻法;扇者散也,使邪气散之意。艾炷紧实,燃烧慢,火力累加,火力弱,刺激强度小,施灸时间长,符合《黄帝内经》所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适用于补法。

2.灸量多少与补泻相关

古人以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把握灸量。大壮、多壮为阳中之阳,故用于阴阳离绝、阳气暴脱之危证。总之,对于急危重症、陈寒痼疾,病位深重者,需要“重灸急补”,可选择大炷,不计壮数,中病即止。张建斌认为:“对于素体虚弱、阴阳两虚者,可以小量艾火,徐徐温煦,缓缓温补,注重累积效应”[32],宜小壮、多壮(阴中之阳),壮数适可而止,不宜太过,以免伤阴,而致虚不受补。小壮、少壮为阴中之阴,故用于素体虚弱、阴阳两虚、偏阴虚者,用实按法,只可分次灸治,缓缓图之,不可急于求成,贪多求快,以免动火;也可用于实证、热证,用点按法,以使消散。

3.艾灸的补法是根据“虚则补之”的法则而立

灸补的关键在于“徐”,适当延长灸疗时间,待艾灸缓慢自灭,即以手按其穴位,使真气可聚,勿外散发,此谓之补。灸法的补虚作用主要体现在益气助阳方面。由于机体阳气偏虚,阴寒内盛,脏腑经络之气凝滞,而“寒则留之”,此时须多灸久留,以温通经络,激发经气,助阳气来复,则阴寒可散。尤其是在扶阳固脱方面,灸疗的功效更为显著。灸泻法的应用,主要依据“盛则泻之”“满则泄之”的原则。与补相反,灸泻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疾”,即短暂的灸火刺激。《针灸大成》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即点灸后,迅速吹灭艾炷,使邪气发散,此谓“泻”。在治疗上必以疏通为主,借艾灸的作用来促进气血流行畅通,上下顺达调和,恢复阴阳平衡[33]

4.艾灸的补法方法应用

魏巧兰等[34]对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患者取水分(泻法)、气海(泻法)、关元(补法)、足三里(补法)、涌泉(补法)五穴,取准穴位后实施艾灸,施泻法即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施补法即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待余焰热感继续透入穴内。艾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止,每个穴位艾灸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