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创新及在脾胃病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雷火灸的起源与恒温雷火灸法创新

第一节 雷火灸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一、雷火灸的起源

雷火神针在历史上的名称不一,曾有“雷火针”“火雷针”“神圣针”“麝火针”“射火”等别名,属于实按灸的一种,其治疗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药液浸布热熨敷患处的治法[1]。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法海遗珠》,是一部汇集宋元部分道教流派法术的著作,其中记述了“雷霆歘火针法”[2]这种道家雷法,为实按灸的滥觞,为雷火神针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吸取隔物灸艾火间接作用于皮肤的治疗理念[3]及结合《寿域神方》中记载的艾卷灸操作后[4],经过进一步发展,于明中期嘉靖年间成书的《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1539年)中,首见雷火神针的前身——“火雷针”[5]。该书中记载的以艾绒为主,配以乳香、麝香等药物的配方,为后续的雷火神针方药组成提供了模板。将药物掺入艾绒中,以纸卷为药艾条,施以实按灸的操作,成为雷火神针的基础制作与操作方法。本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按于穴位之上,类似针法之故。首次以“火雷针”这一既具备药艾条、实按灸,还寓含着“雷火”之意的名称命名,可认为是雷火神针的正式诞生。

二、雷火神针的历史演变

起初的实按灸是使用纯艾条进行灸治。明·嘉靖《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始出现添加药物的实按灸。《古今医统大全》(1556年)[6]记载一较原始的按灸法:以桃枝隔纸按于患处,称为“雷火针”。雷火针是药艾条实按灸的肇始。雷火神针自出现后发展迅速,历代医家不断改良其配方,在诸多明清医籍中如《本草纲目》(1578年)[7]、《针灸大成》(1601年)、《外科正宗》(1617年) [8]、《景岳全书》(1624年)[9]、《种福堂公选良方》(1775年)等均记载有雷火神针详细的组方制作及主治范围,见表2-1[10]。各医籍在雷火神针的卷制方法上大致相同,除《景岳全书》提出以鸡蛋清涂于艾条外层增加硬度外,其他多直接用纸卷艾即可;但在艾条的药物组方上,各家由于治疗重点不同,所使用的处方也各异。此外,清代医家进一步改进雷火神针配方,有三气合痹针、消癖神火针等不同的改良针法。至康熙年间,韩贻丰在吸取前人经验后,于方中去乌头、蜈蚣等“杂霸之药”,添人参等大补元气之药,形成了雷火神针传承中的最大分支——“太乙神针”,克服了雷火神针“但有攻克,更无滋补”的不足,扩展了治疗范围。后经范毓䭲继承发扬,流传极广,影响力延续至20世纪初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有“人人和缓,家家华佗”之称。现代医家[11]对太乙神针进一步改良:刘洁声以铜套筒的形式,解决了“轻则布燃,重则火灭”的弊端;王民集将实按灸与推拿手法进行融合创新,创立了“按摩灸”,实用性极强[12];陶崑[13]创新“动力灸”,将红布于药液中浸泡,并结合推拿手法施灸,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效果。雷火神针经历代医家改进,逐渐形成了将麝香、乳香、没药等药物混入艾绒,卷为艾条,以实按灸的手法进行操作的体系,通过对配方的改良,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作用及“药气”透入腧穴,不仅加强了原有的功效,同时也使适应证更加广泛,从而可治疗不同的疾病[14]

表2-1 历代医家雷火神针配方表

三、赵氏雷火灸的由来

20世纪90年代初期,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运用中医理论并结合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古代“雷火神针”实按灸的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改革灸药的配方和用法,创新发展而成一种新的灸法——赵氏雷火灸。古代雷火神针灸药的主要成分是麝香、硫黄、乳香、没药、穿山甲、全蝎、冬虫夏草、红花等组成,做成如手指粗细(1.5cm),用治阴毒、痹证等。治疗时使用7~9层布包住火头在穴位上熨烫。雷火神针的配方、用法与其他多种灸法不同;在疗效上如同名称的比喻,它会产生像雷神治病一样迅速、灵验的疗效,能治顽疾,对疾病有极大的治疗功效。赵氏雷火灸的配方与雷火神针的配方不同,用法、药炷的粗细也不同。主要采用明火悬灸法,植物药炷粗为3cm,在真正意义上是完全用上了火,雷火灸药效峻,火力猛,渗透力强,治疗面广,烟与火无毒,能直接杀伤多种细菌、病毒等,治疗范围更广、疗效更加显著。这个植物药炷火的作用起着灸的功效,它应属灸的范畴,是继雷火神针后另一个新的植物药炷,因它有治病迅速、疗效好的优势,故名为雷火灸。

赵时碧发明了雷火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获批实用新型专利名称“雷火灸”,雷火灸是专利名称,赵氏雷火灸是产品名称。雷火灸集针、灸、药外治法于一体,温和的特点使其受众较多。赵氏雷火灸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国家新科研项目,2006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成果奖,20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2013年全国中医医疗协作组组织国内18家中医医疗机构对雷火灸进行临床验证,同年底被重庆市政府批准为重庆市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