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灸法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
一、灸法的理论依据
(一)中医学理论
1.以中医藏象学说为基础 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赖以五脏为中心,在内通过经络系统连接六腑及形体官窍,在外则与大自然相通,体现天人合一,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协调平衡。中医学以“以象测藏”的方法论,依据“有诸内,必形于外”的原理,运用“司外揣内”法,通过表象来考察体内脏腑之间的变化。《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言“盈实而滑,如循长竿”为病理性弦脉,体现了据象定位、因“象”求“藏”的思想。灸法以中医藏象学说为基础,通过灸药的热力和药物作用刺激经络、穴位或患处,由表通里,循经运行,内达脏腑,调节阴阳,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最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 人体经络系统是一个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的整体,它沟通了脏腑与五官九窍,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经脉》曰:“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内次五脏,外别六腑。”都概括地阐述了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灸法借助火的温和热力和药效透入肌肤,通过经络传导,深入脏腑,通窜九窍,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灸法疗效的关键在于经络与选穴合理与否,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根据“经络之所过,主治之所及”的治疗规律,所灸穴位应考虑腧穴的主治功效进行循经取穴。选择病变的经络穴位为君穴,在与之相表里、同名、同阴或同阳的经脉选取臣穴,同时根据经脉气血在脏腑、穴位中会因时辰不同出现盛衰开阖的变化,据此变化而进行施灸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
3.根据经络气血虚实不同,辨证施灸 《素问·通评实论》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即指经络的分布行经各有处所,经行于里为阴,络布于表为阳,由于经络邪正盛衰的不同,当辨证施以不同的灸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要素,也是灸法治疗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则。补法、平补平泻和泻法是临床应用灸法治疗不同病证、体质及病症缺一不可,并能提高疗效的补泻技术。《灵枢·背腧》指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即灸法治疗应根据灸火燃烧速度之徐疾、火力之强弱来判断补泻方法。中医灸法“善温阳补虚”,主要取其燃烧时火的温热和艾的药性,因此传统灸法更适用于体虚寒凝、正气衰弱的补虚助阳;对于邪气偏盛的实热病证,则应选用泻法施灸;处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宜采用平补平泻法,施灸时通过灸的温热效应,注入热能补虚,同时对穴位热灼刺激,达到泻实的功效,这是灸法辨证治疗的效果。在正确辨病证、辨体质、辨病症的基础上,合理地选用补泻方法,是灸法治疗达到理想效果之关键。相反,则可能南辕北辙,使实热病证“火上浇油”,虚寒病证“雪上加霜”,后果不堪设想。
(二)西医学理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医学界采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对灸法的原理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研究认为,艾灸主要有药物作用、温热作用、红外光辐射作用三大机制。
1.药物作用
艾叶燃烧的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抗氧化能力,生物活性高[1]。艾叶挥发油通过皮肤渗透还具有活血及对尿酸的增溶作用;燃烧物通过人的嗅觉产生安神的作用。故雷火灸或其他灸药具有助阳补虚、调节阴阳、调和气血等功效。
2.温热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灸疗的温热刺激能温通十二经脉,调和气血,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2]。艾灸通过分子热传递的方式提高穴位局部的皮肤组织温度,灸药之火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机体组织的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组织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
3.光辐射作用
人体既是红外辐射源,又是红外吸收体。艾绒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处于600nm~15μm,表明其不仅有远红外光辐射,还有近红外光辐射,使其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适合机体吸收。灸疗显著的温热效应和共振效应,使渗透力直达肌肉关节深处,有助于改善肌肉与关节疼痛,并被人体吸收转化为能量。
二、中医作用机制
灸法作为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之一,与药物治疗、针刺治疗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的三大主流治疗方法。通过热力和药物作用刺激穴位或患处,可渗透肌肤,内注筋骨,达到扶阳举陷、温通经脉、祛散寒邪、舒筋通络等目的。
1.温经散寒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因此,朱丹溪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曰:“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络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热灸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可温经散寒、化瘀通痹。故灸法用于治疗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寒证、瘀证、痹证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情况下,气血在经络中川流不息,循序运行,因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袭,导致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出现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灸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及调节脏腑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风证、痛证、湿证、闭证及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证,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说明艾叶具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凡出现呕吐、下利、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证、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升阳举陷
阳气虚弱不固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灸疗。关于陷下一证,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
5.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如《圣济总录》所言“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列为禁灸。但亦有古今医家对此持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的重要治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作用;该书还多处论及灸治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如“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瘥”,又如“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明·李梴所撰《医学入门》中则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炙法歌》曰:“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疼灸至不疼时。法以湿纸覆其上,干处先灸不宜迟,蒜灸黄蜡附子灸,豆豉蛴螬各用之。”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灸法使用的增多和临床适用范围的扩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6.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很多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艾灸不但具有治疗作用,还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早在《素问·骨空论》中就提到“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犬伤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也提到,灸足三里可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云:“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灸疗可温阳补虚。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疏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以上穴位,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增强了身体抵抗力,使病邪难犯,从而达到防病保健之功。防病保健的灸疗已成为现代重要的保健方法之一。
三、西医作用机制
西医学对灸疗的研究主要是从药物、营养、能量及代谢等角度出发,对热效应、光辐射效应、穴位局部分子机制及调节免疫与神经系统功能等展开研究。
1.热效应
“寒则热之”是灸法治疗的重要原则。灸法对经络穴位施以较高强度的热能,产生强烈的灼热刺痛感,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经络的传导,可舒缓、松弛、疏通相关亢奋的经脉和神经。
2.光辐射效应
在取得艾灸温热刺激作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艾灸的光辐射效应及其机制也逐渐受到关注。现代研究表明艾绒燃烧的发射光谱范围在600nm~15μm,波峰在3.5μm左右,以红外光为主,含有少量的可见光,经络对热的远距离传递及艾灸激发循经高温线的现象,验证了灸法的光辐射效应。红外光可以穿透皮肤到达表皮深处,且能沿经络的走向传递到施灸组织以外的组织器官,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5-HT)和P物质等。因此,透过艾灸温热刺激的表象来探索艾灸光谱辐射的生物效应是揭示灸法实质的着力点之一。
3.穴位局部分子机制
通过对艾灸穴位局部与整体分子的研究发现,在生理状态下穴位局部对艾灸刺激应答的基因显著富集,信号通路主要与代谢相关;在病理状态下穴位局部对艾灸刺激应答的基因显著富集,信号通路主要与免疫相关。具体的分子靶点主要集中在与温热刺激密切相关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家族分子、属于神经递质的嘌呤信号分子、应激状态下保护细胞生命活动的热休克蛋白家族(heat shock protein,HSP)分子及皮肤免疫相关分子等。此外灸法可刺激穴位局部,使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增高,改善血液循环;使皮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增加了艾灸后穴位效应的产生与传导。
4.调节免疫功能
人体免疫力是人体对病原体或毒素所具备的抵抗力,也是西医学所说的白细胞制造抗体,增强免疫机能以吞噬外来细菌,从而产生防卫功能的作用。远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的皮下组织,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通过经络传导至远端直达病所,刺激穴位激起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促进生理功能恢复。因此,灸法能增强外周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向淋巴组织内移动,通过协调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双向调节。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灸法温热刺激局部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止痛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将艾草本身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