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号题
【案(例)摘要1】
白某,男,58岁,已婚,工人。2018年3月24日初诊。
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昨日晨起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今日下午加重而被家人送到医院。现症:左侧半身不遂伴感觉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躁动不安,头晕目眩。
查体:T 37.7℃,P 92次/分,R 18次/分,BP 135/85mmHg。意识模糊,躁动不安,语言不利,面色红赤,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双肺呼吸音粗,腹平软。左侧肢体肌力2级,皮肤痛觉减弱,左侧巴氏征(+)。舌质红,苔黄,脉弦。
辅助检查:急查颅脑CT示右侧内囊见低密度灶。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病案(例)摘要2】
杨某,男,77岁,退休干部。2019年10月24日就诊。
患者自诉半年前受凉后右足趾末端出现发凉、怕冷、麻木,继之感疼痛,初时未予诊治。不久,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消失,曾到某医院门诊,考虑“脉管炎”,予中药治疗后,上症稍有缓解。但20天前突感右足趾疼痛加剧,夜间尤甚,难以入寐,小趾末节皮肤迅速变黑,伴有发热,恶寒。
查体:T 37.8℃,P 92次/分,R 21次/分,BP140/90mmHg。形体适中,平卧位,全身皮肤干燥,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双小腿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右足小趾末节皮肤发黑,干瘪,足趾、足背皮温降低,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皮温稍低,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①血脂:TG 2.9mmol/L,LDH-C 4.8mmol/L。②空腹血糖:4.6mmol/L。③心电图:ST-T段下移。④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⑤右下肢动脉血管造影:股动脉、腘动脉壁有虫蚀样改变,足背动脉管腔狭窄。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时间:50分钟。
【答案解析1】
中医疾病诊断:中风;中医证候诊断: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西医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西医诊断依据:
1.起病较急,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3.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并逐渐加重。
4.查体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双肺呼吸音粗,腹平软。左侧肢体肌力2级,皮肤痛觉减弱,左侧巴氏征(+)。
5.头颅CT:右侧内囊见低密度灶(梗死灶)。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天麻20g,钩藤20g(后下),生石决明30g(先煎),川牛膝9g,桑寄生20g,杜仲20g,山栀12g,黄芩9g。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基础治疗。
(1)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
(2)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
(3)进行心电监护。
(4)脑水肿高峰期适当选用脱水剂。
2.抗凝治疗:可使用肝素1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
3.脑保护治疗。
4.降纤治疗。
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6.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7.高压氧治疗。
8.康复治疗。
9.预防性治疗。
【答案解析2】
中医疾病诊断:脱疽;中医证候诊断:热毒蕴结证。
西医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西医诊断依据:
1.病人为79岁老年人。
2.既往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
3.右下肢有发凉、麻木、怕冷、间歇性跛行、干性坏疽等缺血性表现。
4.查体:双足皮温降低,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5.实验室检查:血脂:TG 2.9mmol/L,LDH-C4.8mmol/L。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
6.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股动脉、腘动脉壁有虫蚀样改变,足背动脉管腔狭窄。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方剂:四妙勇安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20g,甘草20g,川柏20g,苍术20g,知母20g,泽泻9g。
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可应用降血脂、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药物。
2.手术处理:如单纯坏死组织切除术、趾部分切除缝合术、截肢术等。
3.支持治疗和应用抗生素。
4.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糖尿病等疾病者同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