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类药治疗脑病古今临证经验集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编写说明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丰富的中医药资源造福于子孙万代。虫类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用动物种类繁多。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药用动物,《神农本草经》记载动物药67种,《本草纲目》记载动物药461种,《中国药用动物志》共记载药用动物1257种。说明对虫类药的认识历史悠久且逐渐深入。至于目前散在于各种医药期刊及在民间流传使用的虫类药,数量则远远超过各类本草著作的记载。

虫类药在复方中的应用最早见于《内经》,该书附有十多首方药,如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药仅4味,虫类药占3味)、鸡矢醴等。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应用虻虫、鼠妇、蜂房、鳖甲等虫类药12种,创制了大黄䗪虫丸、鳖甲煎丸、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等方剂。清代叶天士是善用虫类药的大家,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用虫类药治疗沉疴宿疾,并指出疾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为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对虫类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均出古人之右。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虫类药著作,多以药物研究为主,尤以各省出版的动物志为主。有关虫类药的临床专著主要有2002年张金鼎、邹治文编写的《虫类中药与效方》,2009年石志超、原所贤编写的《虫类药证治拾遗》,2010年谭同来编写的《虫类中药的配伍与应用》,2011年朱良春编写的《虫类药的应用》等。这些书籍从不同方面对虫类药的认识、配伍应用、历代医家认识、历代名方应用、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做了全面的论述。这些书籍中尤以朱良春先生的《虫类药的应用》一书蜚声于中医界,成为当代学习应用虫类药的佳作。

虫类药在治疗脑病方面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雁肪,味甘平。主风挛,拘急,偏枯”“牛黄,味苦平。主惊痫”。唐代《千金翼方》载有蛮夷酒中用蜈蚣(二枚,炙),“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随,宿食虚冷,五劳七伤”。宋代《开宝本草》载白花蛇(蕲蛇)“主中风……口面斜,半身不遂”;全蝎“疗……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足抽掣。形紧小者良”。后世医家关于虫类药治疗脑病的论述更多,但是目前尚没有一本书籍总结前人关于虫类药在脑病方面的认识及应用。

王新志教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是国内著名的中医脑病专家,长期从事中医脑病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深刻体会到中风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证之首,疗效有限,受叶天士应用虫类药思想的影响,他将目光转向了对虫类药的研究上来。王新志教授勤求古训,博览群书,以古代本草典籍中的记载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应用虫类药的心得体会,在临床上悉心加以验证,使虫类药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他研制的中风七虫益髓胶囊作为院内制剂,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疗效确切,广受好评。

作为王新志教授的学生,有幸留在了老师身边,亲身体会到了老师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类脑病的神奇疗效。但仍有众多医生囿于对虫类药的成见,或惧于虫类药的特性,使虫类药在临床上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积累和虫类药医论的发挥。另外,目前尚无关于虫类药治疗脑病的专著。鉴于以上情况,受老师的殷切鼓励和悉心指导,我们编纂了此书。该书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由老师众多的学生及门人共同合力完成,老师通览审阅书稿,略有增删,尽量减少疏漏。本书以脑病常见病种为纲,古今对该病虫类药的应用论述为目,包括针对该病历代医家应用虫类药的论述、虫类药的现代药理研究、虫类药的临床应用、应用虫类药的医案,以及王新志教授应用虫类药的心得体会、典型医案。本书对于传承弘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尚希杏林贤士赐教指正,毋任企幸。

《虫类药治疗脑病古今临证经验集萃》编委会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