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学术传承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传承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从而不断发展、完善,这是中医药学延续千年,经世不衰、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没有全面的继承,就没有持续的发展,没有不断的创新,就没有美好的未来。继承、创新成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活水。名老中医药专家对中医药理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特有的宝贵资源,所以全面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是中医药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提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特别强调了要“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在这样一些国家战略引领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相继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传承系列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等一系列关于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继承工作,扎实推进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系统整理与抢救挖掘,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水平提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心实验室,至今已经走过40余年的奋斗历程。4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在深入、系统地开展中医理论体系研究和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涌现出一批学验俱丰、誉满杏林的专家学者。既往,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研究项目,已经部分开展了一些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传承与学术思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为系统梳理建所以来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成就与思想,推动以传承精华为主体的中医理论原创性研究,落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深化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研究,编著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学术专著”的要求,2021年初启动了“基础所名老专家学术思想整理与传承研究”工作,系统开展对陆广莘、孟庆云、周超凡、沈绍功、阎孝诚、李维贤、孔令诩7位建所以来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研究工作,并于2021年5月正式设立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主选题重点支撑项目,投入人力物力,确保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中医理论传承丛书》正是依托这一研究项目与背景,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对陆广莘、孟庆云等7位建所以来著名中医专家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系统整理及其学术思想初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丛书包括以下5个分册。

《陆广莘学术传承文集》收集了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生前发表的各类论文、序评、报告、访谈、信件、建言等,从基础理论阐发、中医临证思考、中医科研思路、中医特色阐明、中医发展探索、访谈及报告、序评、建言献策8个方面进行分类编排。该书整体呈现了陆老从医近70年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探索的成就,展示了对中医学术发展方向和道路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主张,尤对其健康医学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

《孟庆云学术传承文集》收集了孟庆云研究员50余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和著述,将精华汇编成文集,分为中医经典理论探讨、中医药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卷首语汇集、中医流派与学派研究、序评、医案与医话、古典医籍孤本提要、思考中医和论著概述9个部分。该书有理论探讨,有临证经验,有客观评述,有深入思考,也有研究展望,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孟老的研究成果和时代思考,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助力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周超凡学术传承文集》收集了周超凡研究员发表的论文、出版论著的提要、为中医著作撰写的序言、参加全国政协工作所做的提案及相关报道等,从医药圆融、大医医国、著作概述、采访报道及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5个方面进行分类编排。该书不仅全面介绍了周老在中药研究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和贡献,而且系统展示了其对编制《中国药典》的建议、参加政协工作的建言献策及对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体现了其大医医国的情怀与担当。

《沈绍功学术传承文集》收集了沈绍功研究员生前发表的论文以及弟子后学整理沈老学术思想的文章,从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编排整理;同时收集了沈老主编或参编著作及后学整理沈老学术思想著作,撰写了论著提要。该书充分体现了沈老在中医急症救治、冠心病与肿瘤诊疗理论研究,以及沈氏女科学术思想继承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学术思想。

《阎孝诚 李维贤 孔令诩学术传承文集》是阎孝诚研究员、李维贤研究员、孔令诩研究员学术传承文集的合编。阎孝诚部分收集了阎老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出版的论著提要,分理论探讨、临证心得、临床研究、论著提要4个部分进行分类编排,充分展示了阎老在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中的学术成就。李维贤部分收集了李老正式发表的论文、学术传承人撰写的相关论文及期刊相关报道,从学术历程与主要工作成绩、主要学术观点、临证经验简述、医德、论文论著发表与带徒情况5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李老从事医、教、研各个方面工作的成就。孔令诩部分收集了孔老生前正式发表的论文及其学术传承人撰写的相关论文,从医家小传、学术思想与经验、学术传承、论文论著4个方面,介绍了孔老一生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取得的成绩,以及孔门学术传承的情况。

参与课题研究和本丛书编撰的人员,主要是名老专家的学术继承人、弟子及相关科研人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孟老、周老和阎老不顾年事已高,对分册内容进行了认真审阅,亲自修改,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工作态度令所有参编人员感动!系统研究整理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过程,也是所有参编人员学习、感受诸位老专家质疑问难、皓首穷经的为学之道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我所既往研究工作的一次总结回顾,也必将对未来加快推进我所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在此,谨以此套丛书向为我所中医理论研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专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课题研究和本丛书编撰过程中,王永炎院士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并拨冗赐序,对我们的工作既是肯定,也是鞭策与鼓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领导全过程参与了丛书编写、出版事项,部署落实、亲力亲为,相关职能处室的领导和老师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诸位老专家的家人、弟子为丛书的出版不辞辛劳,鼎力相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编辑同人们不顾出版周期紧、任务重,工作保质保量、兢兢业业。在丛书即将付梓之际,向所有为了丛书出版提供协助、指导的领导、老师、同人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能力所限,我们对诸位专家学术思想研究还不够深入,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业界同人和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中医理论传承丛书》编委会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