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营养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营养学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运用饮食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一、早期活动
饮食与人类休戚相关。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去寻找食物,通过反复实践、品尝摸索,逐渐发现了食物与药物,将能饱腹充饥的动植物归于食物,把有治疗作用的动植物归于药物。
远古时期人们以生食为主,茹毛饮血,饥寒交迫,常因病致死。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周礼》说:“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由吃生食过渡到吃熟食是饮食营养卫生的一大飞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延长。
我国酿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代已知用谷物酿酒,商代开始酿制“陈年甜酒”。酒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可以广泛地用于疾病的治疗,“醫”字就是从“酒”衍生出来的,说明酒和医疗的关系非常密切。《内经》中共记载了13个方剂,其中就有4个是酒剂,所以《汉书》称酒为“百药之长”。
进入奴隶社会,手工业逐步发达,家居陶器得到广泛使用,这些都为汤液的发明创造了条件。相传商代伊尹创制了汤液。《资治通鉴》谓:“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伊尹精通烹调,善于配制各种汤液,所用原料就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桂既是菜肴中的调料,又是发汗解表、宣通阳气、温胃止呕的佳品。这些都说明在中医应用广泛的剂型——汤液,其产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周代,经济和医药有了较大发展,各行各业日益趋向专业化。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将医生细分四种,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兽医”。食医位居四医之首,具有较高的地位。据《周礼·天官》记载:“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说明食医在当时已经形成一种制度。我国设立食医的时间比西方营养师的出现早了两千多年。
此外,《周礼·天官》中还记载了疾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等。这些记载说明,周代就已经有了中医营养学的一些理念和认识。
二、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著作就是《黄帝内经》,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81篇,共18卷。该书内容丰富,论述详尽,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帝内经》阐述了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及作用,如《素问·宣明五气》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素问·脏气法时论》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主张全面均衡、五味调和的膳食,如“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政大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还指出了一些饮食调理、饮食宜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和方法。可以说,《黄帝内经》为中医营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药247种,医方280多个,其中有一些食物入药,如羊肉、猪肉、赤小豆、大豆、食盐、蜂蜜等,均属日常生活之品。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全书分为三卷,共载药物365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其中食物就有十几种,如酸枣、葡萄、大枣、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肉、阳桃等。
汉代医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为后世的八纲辨证打下了基础。书中还创制了一些食物名方,如猪肤汤、葱豉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至今仍在使用。仲景在药后送服方面也颇为讲究,有的用苦酒送服,有的用米饮送服等,因病而异。
《金匮要略》书后所附的“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除继承了先秦饮食宜忌等经验外,在理论上还有不少新的阐述,指出“所食之味,有的与病相宜,有的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说明了饮食与身体、疾病的关系。该书还记载了一些饮食禁忌、饮食卫生、食物中毒的内容。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书籍,如《神农黄帝食禁》《神仙服食经》《淮南王食经》等,均涉及饮食与健康的问题,可惜这些著作因年代久远,多已佚失。
秦汉时期在对饮食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上,以及食物的应用方面,均较前人有所深入。
三、唐宋元时期
唐宋元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医药卫生也比较发达,对营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专设“食治”篇,列于第二十六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该篇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大门类,收载食物164种,分别论述各种食物的医疗用途,并提出动物的肝脏能治夜盲,猪肝、赤小豆、薏苡仁、谷皮等能治脚气病。至此,食疗开始逐渐从各门学科中分化出来,标志食疗专门研究的开始。
孙思邈的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写了《食疗本草》一书。书中总结唐代以前所积累的食疗知识,内容丰富。该书共收载食疗本草241种,凡可供食用且兼具医疗效果之物均予记录,收录了许多唐初本草中未载的食药,如鱼类中的鳜鱼、鲈鱼、石首鱼等,菜类中的蕹菜、胡荽、白苣(莴苣)等,米谷类中的绿豆、白豆、荞麦等,都是首出于《食疗本草》。需要注意的是,该书记载的不全是食物,也有一定数量的药物,但多属作用比较和缓之品。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食疗本草。
宋代用饮食治病已经相当普遍,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如《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方修制的大型方书之一,由朝廷命医官王怀隐等集体历经10年编纂而成。全书共100卷,列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收集宋以前方书和民间验方,包罗内、外、妇、儿、针等各科病证。该书在第九十六卷、第九十七卷专门设立食疗门,共载方160首,可治疗28种病症。例如治疗中风的豉粥方、用于消渴小便数的羊肺羹、治疗水肿病的鲤鱼粥等,这些用方进一步丰富充实了饮食疗法。
《圣济总录》为又一部政府组织编撰的医学巨著,由宋徽宗赵佶敕撰。全书分类方法和编写体例与《太平圣惠方》大体相同,但内容更全,收方更多,全书共200卷,分66门,284万余字,约2万首方,补充了许多前世方书未载的方剂,且大多临床实用。本书专列食治一门,集中在第一百八十八卷、第一百八十九卷、第一百九十卷,食治方剂300余首,详述食治方法。
宋代陈直所著的《养老奉亲书》,元代邹铉续增之,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该书为老年人卫生保健的专著,非常重视饮食营养,认为要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应以饮食调治为第一,云“若有疾患,且先详食医之法,审其症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这种认识是与唐代的食疗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书中还列有许多食疗方,用于心悸、咳喘、消渴、水肿等老年病证。
《山家清供》为林洪所著,他是南宋末年诗人。《山家清供》一书分上、下二卷,共102条,其中所述为山林农村日常所食之物,故名为《山家清供》。书中杂记日常饮食,旁及遗闻轶事、艺文考订等,有关饮食的内容,约占半数(如百合面、金玉羹、胡麻酒等),在医学方面也有一定研究价值。
元代经济繁荣,疆土辽阔。忽思慧是元代一位蒙古族医学家,兼通蒙汉医学,于元延祐年任宫廷的饮膳太医。他积累了丰富的烹饪技术、营养卫生及饮食保健等方面的经验,在任期间著成《饮膳正要》一书。全书共三卷,卷一概述“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还载有聚珍异馔,即各种珍奇食品的食谱,包括羹、粉、汤、面、粥、饼、馒头等;卷二介绍“诸般汤煎”的制作,以及“食疗诸病”的方剂;卷三是食物本草部分,该书收载各类食物200余种,介绍食物的性味、功用和主治,并附有图谱,其内容相当丰富,堪称我国古代第一部烹饪及营养的专著。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羊肉及其附属物的方子,对后世影响颇多。
元代的贾铭著有《饮食须知》一书,共8卷,文字虽简约,但专论饮食的性能及宜忌,语言中肯,亦有所发明,正如作者在卷首所述:“历观诸家本草疏注,各物皆损益相半,令人莫可适从。兹专选其反忌,汇成一编,俾尊生者,日用饮食中,便于检点耳。”
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中医营养学最为丰富、最有成就的时期。
四、明清时期
明代最伟大的医药著作当属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他参考了自《神农本草经》始,到明嘉靖末年陈嘉谟撰《本草蒙筌》为止的本草学著作40种,还广泛参阅了古今医家书目227家、古今经史百家书目440家。对于大量的古代文献,李时珍并非一味地辑录前人的文字,述而不作,而是十分注意将古代文献与个人见解相结合,复者芟之,缺者补之,伪者纠之,全面地评述每一味食物,且纲目分明,博而不繁,详而有要。书中还增补了不少以前未曾记载或虽有记载但述之不详的食物,大大扩充了食物本草的品种。在百病主治药中有既有药又有食。如在“腰痛”条中就列有山药、茴香、干姜、栗子、山楂、莲子、芡实、猪肾、羊肾等食物。《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大量食疗方,并且十分重视饮食禁忌,在书中序列第二卷对相关的问题述之甚详,内容涉及服药禁忌、病中禁忌、妊娠禁忌等。时至今日,这些内容仍有一定参考意义。《本草纲目》对于中药学、中医营养学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明代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救荒本草》一类的著作,指导人们遇到饥荒时如何选择植物食用。如朱的《救荒本草》记载了可供荒年救饥食用的植物414种,大都为前人未记载的可食植物,并将其详细描图,讲述其产地、名称、性味及烹调方法。此外,明代鲍山深入黄山数年,遍尝野菜,别其性味,探求调制,梳理成《野菜博录》,全书共有四卷,别具一格。
这一时期热性病的食疗也受到重视,如吴有性所著的《温疫论》即有“论食”一节:“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有愈后数日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
明代以《食物本草》之名的著作较多,其中明末姚可成所著的《食物本草》比较突出,全书共收载有关饮食的品种达1700余种。同类书还有薛己的《食物本草》、宁源的《食鉴本草》、汪颖的《食物本草》等。
《遵生八笺》为明代高濂所撰的养生专著,共20卷,分8个部分,八笺中与饮食关系密切的是《饮馔服食笺》。《饮馔服食笺》中介绍品茶、饮食、菜蔬以及养生诸物,有汤类32种,粥类35种,多为中老年人调养之用,现有单行本出版。
清代医家也比较重视饮食营养,有关著作也有不少,其中较早的是《食物本草会纂》,为清代沈李龙所编。全书共12卷,收集食物621种,记其性味、主治及附方等,并有附图。
费伯雄撰有《费氏食养》三种,即《食鉴本草》《本草饮食谱》及《食养疗法》。费氏重视食养补虚,详述“养生调摄须知,却病延年要法”,明确提出“食养疗法”一词。全书记载食物95种,论述各种食物的功用、主治、宜忌。此外,还按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实及附录等各部分,介绍食品共75种。
《调疾饮食辨》又名《饮食辨录》,为清代医家章杏云所著,是作者的临证经验与前人经验的总结,重在理论阐述。他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疾病治疗的关系,在《述臆》中说“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
黄鹤辑所著的《粥谱》,共收载粥方二百多个,成为现存粥谱的第一部专著,后世引用颇多。
饮食营养与烹饪密切相关,清代烹饪书籍比较出名的有《随园食单》《随息居饮食谱》等。《随园食单》为袁枚所著,该书阐述了烹饪的基本理论,还记载了342种菜肴、饭点、茶酒等的用料和制作方法,以江浙菜肴为主,还涉及一些宫廷菜和其他地方的菜肴。菜肴以清素见长。
《随息居饮食谱》为王孟英所著,其在书的前序中谓“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强调了饮食调养对健康的重要性。本书收集了日常饮食原料359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7类。
清代曹庭栋撰《老老恒言》,共5卷,前4卷为老年人日常起居寝食养生方法,在第五卷论述粥在老年养生的作用。书中记载粥谱100余种,如莲肉粥、藕粥、胡桃粥、杏仁粥等,可供老年人保健之用。
五、近代和现代
近代系指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时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医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西方医学进入我国并得以发展,中医学受到冲击和制约,西医营养学也随之进入并传播。这一阶段中医营养学比较沉寂。我国营养学的奠基人侯祥川先生在1936年编写了《中国食疗之古书》,详细介绍古代的营养著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反映出老一辈营养学家的用心与远见卓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和医学的进步,中医各学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对食养食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营养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营养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对古籍加以注释、查漏补缺,对原著进行补遗。如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原书早已遗失,仅存敦煌残卷,主要内容散在于后世本草中,后由谢海洲等医家辑录复原才得以恢复原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批食疗和营养著作也都涌现出来,如窦寇祥主编的《饮食治疗指南》,钱伯文、孟仲法等主编的《中国食疗学》,姜超主编的《实用中医营养学》,施奠邦主编的《营养食疗学》等,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1984年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营养教研室,随即在本科开设中医营养班。90年代初,翁维健主持编写了《中医饮食营养学》教材。之后一些中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营养专业或相关课程,如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本科“营养与健康”专业中设有中医营养学。中医营养学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殿堂,其教育初具规模。
近年来,全国许多中医医院开设了食疗门诊,用食物来调养身体、防病治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临床营养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一些开发研制的养生保健食品,由于携带方便,适合长期应用的特点,颇受人们的欢迎。
此外,大量食养、食疗相关科普书籍的问世,促进了中医营养学的推广普及。
总之,中医营养学在远古时代与医药同时萌芽和发生;至商周逐渐形成雏形,并受到重视,设有“食医”专司此事;复经数代逐渐充实,至唐宋元而集大成,达到较高的水平;明清各代皆有发展,而更臻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至现代继续完善与发展,并纳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曲折连绵的历程,不仅折射出中医营养学顽强的生命力,也预示着其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医营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学科的发展创新可以借鉴一些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但是不能套用,不能完全按照西医的思路进行,否则很容易在发展中失去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特色,其发展应该遵循中医营养学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规律。
中医营养学博大精深,现在发掘和整理的仅为冰山一角,学科建设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艰苦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