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单元 五脏

细目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的搏动,脉有规律的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起着主导作用。

(2)藏神 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机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3)生理特性 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在五行属火,属阳中之阳的太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和心神清明,是心阳的温煦、推动作用与心阴的凉润、宁静作用相协调的结果。②心气下降。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4)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 心血指在心、脉中流动的血液,具有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和化生心神的生理作用。心血不足,可见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无华、舌色不荣、脉细无力,以及精神委顿、失眠健忘等病理表现。心气由心血化生,具有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的生理作用。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脉管舒缩有度,血运通畅,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心气虚衰,则心搏无力,血运失常,精神委顿,可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活动时尤甚,脉弱或结代。心阴是心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心阳是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心阴能制约心阳,抑制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阳能制约心阴,激发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阴与心阳协调,则心气冲和畅达,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稳定有度。心阴不足则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减退,虚热内生,可见心悸、烦躁、手足心热、少寐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心阳虚衰则温煦、推动作用能减退,虚寒内生,可见心悸、胸闷、形寒肢冷、精神困倦、气喘自汗、面浮肢肿,或心痛暴作,面色img白,舌淡润,脉迟弱等症。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肺主呼吸,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肺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至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2)主行水 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若肺气的宣发或肃降失常,均可致津液代谢障碍而出现尿少、痰饮、水肿等病证,可用宣肺利水或降气利水方法进行治疗。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即肺气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血液运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

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维持通畅均匀的呼吸,使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二是调理全身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保持全身气机调畅;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通过肺朝百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佐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代谢: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4)生理特性 ①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故有“脏之长”之称。②肺为娇脏:肺脏清虚而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③肺气宣降:肺气宣发,是肺气向上向外的布散运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肺气肃降,是肺气向内向下的布散运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降运动协调,维持着肺的呼吸和行水机能。

(5)肺津、肺气、肺阴、肺阳的生理作用 肺津,即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具有濡养滋润肺、大肠、皮毛、鼻、喉等脏器的作用。肺津不足,津伤化燥,不但本脏不得濡养,呼吸运动失常,而且大肠、皮肤、毛发、鼻、喉亦失其滋润而见肠燥便秘、皮肤粗糙、毛发枯槁稀疏或声音嘶哑等干燥表现。肺气主要由肺津化生,具有推动和调控呼吸、行水等作用。肺气不足则呼吸无力而见少气不足以息,津液不得输布而见痰饮内生,阻塞气道,咳喘并作。肺气不足,不得布散卫气以卫外,则多发感冒。肺气中具有凉润、沉降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部分称为肺阴,具有温煦、宣发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部分称为肺阳。肺阴能够凉润肺脏,使肺气下行;肺阳能温暖肺脏,使肺气上行。肺阴与肺阳的作用协调,则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相反相成,呼吸均匀,和缓有度,“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阴亏虚则肺失凉润,气不下降而上逆,故见咳喘、逆气、潮热、五心烦热等症;肺阳虚衰则宣发无力,津液不得四布而停聚肺中为痰为饮,阻塞气道,常见咳喘憋气、痰多清稀,遇寒易发或加重,伴有肢冷等。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运化 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食物: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经脾气的作用,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 。

运化水液:指脾气将水液化为水精,亦即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脾气转输津液的途径及方式有四:一是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以灌四傍”,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三是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六腑之一的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四是居中枢转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脏腑 形体官窍得养。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

(2)主统血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脾气统摄血液,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

(3)生理特性 ①脾气上升,指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以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若脾气虚衰或为湿浊所困,不得升清,可见“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主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可见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重、脱肛等。②喜燥恶湿。脾的喜燥恶湿的特性,与其运化水饮的生理机能相关。脾气健旺,运化水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布散全身,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因而有“脾生湿”“湿困脾”“脾恶湿”“脾燥则升”等说法。据以上两生理特性推测,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为中气下陷;二是脾气为湿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③脾为孤脏。脾属土,居中央,与四方、四时无配;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灌四傍”而长养四脏,称为后天之本,属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脏,故称孤脏。

(4)脾精、脾气、脾阴、脾阳的生理作用 脾精,主要指脾吸收的水谷之精。脾精由脾气转输到其他四脏,化为诸脏之精,故《素问·玉机真藏论》有“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之说。其中脾精之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故又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论。脾精不足则既乏化营生血之源,亦缺生卫化气之本,可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气乏力、倦怠神疲等血与气皆虚的症状。脾气由脾精化生,具有化水谷为精微,化水饮为津液,转输水谷之精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并能统摄血液等作用。脾气虚衰,可见食少腹胀、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面色img白、形体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弱等症,还可出现内脏下垂及各种出血或失精(如蛋白尿、乳糜尿)症状。脾阴即脾气中的具有凉润、宁静等作用的部分,脾阳是脾气中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部分。脾阴与脾阳协调统一,维护着脾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脾阴虚则其凉润、宁静等作用减退,虚热内生,可见消瘦、烦热、食少、口唇生疮、舌红少津、脉细数。脾阳虚则其温煦、推动等作用减退,虚寒内生,表现为腹胀食少、腹痛喜温、大便清稀、形寒肢冷、面色img白,或周身浮肿、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疏泄 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肝气疏泄,畅达气机,促进和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作用的影响。肝气疏泄,气机调畅,胆汁才能够正常的分泌与排泄。③调畅情志: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情志活动分属五脏,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的生理机能。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男子精液的贮藏与施泄,是肝肾二脏之气的闭藏与疏泄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肝气疏泄,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而致精瘀。女子的按时排卵,也是肝气疏泄和肾气闭藏作用相互协调的体现。气机调畅又是女子行经能否通畅有度的重要条件,因而亦受肝气的疏泄作用的影响。

肝气的疏泄作用失常,称为肝失疏泄。其病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多因情志抑郁,郁怒伤肝而致。临床多见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舒等症。二是肝气亢逆,疏泄太过。多因暴怒伤肝,或气郁日久化火,导致肝气亢逆,升发太过,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走窜胀痛,或血随气逆而吐血、咯血,甚则突然昏厥,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返)则生,不反则死。”三是肝气虚弱,疏泄不及,升发无力,表现出一系列因虚而郁滞的临床表现,如忧郁胆怯、懈怠乏力、头晕目眩、两胁虚闷、时常太息、脉弱等。《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

(2)主藏血 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以下六个方面:①涵养肝气: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发挥其正常的疏泄作用。②调节血量: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有所变化。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外周血流量增加;而在安静或休息时,外周血液分配量则减少。《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唐代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这种变化是通过肝的藏血和疏泄机能协调而实现的。③濡养肝及筋目: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濡养肝脏及其形体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④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可见失眠、梦呓、梦游等。⑤为经血之源:肝藏血而称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也称为“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其月经按时来潮的重要保证。⑥防止出血:肝主藏血以防止出血。气有固摄血液之能,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又因阴气主凝,肝阴充足,肝阳被涵,阴阳协调,则血藏于肝而防止出血。

(3)生理特性 ①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肝气具有木的冲和条达、伸展舒畅之能;肝有主疏泄的生理机能,肝气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皆反映了肝为刚脏的生理特性。②肝气升发: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比类春天树木的生长伸展和生机勃发之性,肝气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

(4)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生理作用 肝血,即肝所藏之血,有濡养目、筋、爪,化生和涵养魂与怒的作用。肝血亏虚,筋、目、魂、怒等不得濡养或涵养,则出现头昏眼花、夜盲、梦呓、易怒,或肢体震颤等征象。肝气由肝血化生,具有升发的特性,能畅达全身气的运行,进而调畅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调畅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调畅情志活动,调畅男子泄精、女子排卵和月经等。肝阴是肝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肝阳是肝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肝阴与肝阳协调,肝气冲和条达。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目涩、少寐、急躁易怒、脉弦细等症;阳亢化风又可见抽搐、掉摇等症。肝阳虚衰则肝阴偏盛,肝脉寒滞,可见少腹冷痛拘急,或小腹隐痛而畏寒,囊冷阴湿或阳痿,四肢厥冷,颠顶疼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缓等症。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原,是脏腑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以“灌四傍”,则为脏腑之精。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之部分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化成。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仅起充养作用,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成熟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稚嫩到充盛,由充盛到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几个阶段,而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脏腑气化,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机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气由肾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肾的部分。由于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与元气的概念大致相同,故为脏腑之气中最重要者,称为脏腑之气的根本。肾气也涵有阴阳两种成分:肾阴是其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凝聚等作用的部分,肾阳是其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等作用的部分。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协调共济,则肾气冲和畅达。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机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精、肾气及其所含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生理上,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各脏之精、气、阴、阳不足,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2)主水 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尤其是脾肺之气的运化和输布水液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二是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清者回吸收,由脾气的转输作用通过三焦水道上腾于肺,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则化为尿液,在肾与膀胱之气的推动作用下排出体外。

(3)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人体的呼吸,由肺所主,但吸入的清气,由肺气的肃降下达于肾,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使其维持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4)生理特性 ①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机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机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君火,即心阳,心之生理之火,又称心火;相对于心火,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生理状态下,各脏腑的阳气称“少火”;病理状态下,各脏腑的亢盛之火称“壮火”。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即君火在心,主发神明,以明著为要;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心神清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稳定,相火自然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激发等作用;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僭。②肾气上升:肾阳鼓动肾阴,合化为肾气上升以济心,维持人体上下的协调。

(5)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生理作用 肾精为生命产生之本原,决定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并能化髓充骨通脑。肾精不足常见不育不孕,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或未老先衰,牙齿过早脱落,精神委顿、健忘恍惚等表现。肾气由肾精化生,具有推动和调控人体的生长发育,使人具备生殖能力,促进与调节全身津液的代谢,并使肺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的作用。同时,肾气还是人体防御机能的根本。肾气不足,可见发育迟缓、生殖能力低下、水肿尿少或尿失禁、遗精、滑精、虚喘,或卫外不固而易感冒等。肾阴是肾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肾阳是肾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肾阴与肾阳协调共济,则合化为冲和之肾气,推动和调控肾的各种机能活动。若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则相火偏亢,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性欲亢进、遗精或梦交、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当滋养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肾阳虚衰,不能制阴,则虚寒内盛,出现畏寒肢冷、腰痛阴冷、性欲减退,或浮肿,或泄泻、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治当温补肾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 命门学说是研究命门的概念、形态、部位、功用,以及与脏腑之间关系的理论。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命门指眼睛。《难经》将命门始作为内脏,指右肾。

关于命门的功用,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明·赵献可认为命门即是真火,主持一身阳气。明·张介宾则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明·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在两肾中间,非水非火,只是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

历代医家虽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见解,但对命门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又是基本一致的。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因此,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命门”,亦即“生命之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细目二 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2.心与脾的关系 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3.心与肝的关系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心为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精神调节方面:心藏神,主宰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4.心与肾的关系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水火既济: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属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凉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机能的协调平衡。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5.肺与脾的关系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并进而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

水液代谢: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与输布。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输膀胱。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

6.肺与肝的关系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气从左升发,肺气由右肃降。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7.肺与肾的关系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作用,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运动使之下归于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

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由肺所主,但亦需肾的纳气机能协助。只有肾精及肾气充盛,封藏机能正常,肺吸入的清气才能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

阴阳互资:肺肾阴阳,相互资生。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肾阳为诸阳之本,能资助肺阳,推动津液输布,则痰饮不生,咳喘不作。

8.肝与脾的关系 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饮食物消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输于肠道,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转输。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

血液运行: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9.肝与肾的关系 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之称。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

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封藏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

阴阳互滋互制:肝气由肝血所化所养,内含肝阴与肝阳;肾气由肾精化生,内含肾阴与肾阳。不仅肝血与肾精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化的关系,而且肝肾阴阳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养和相互制约的联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水谷,是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始能健旺;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赖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水液代谢: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须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细目三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神、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要点

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五体是指脉、筋、肉、皮、骨五种形体组织。

(1)心在体合脉 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

(2)肺在体合皮 又称肺合皮毛。肺对皮毛的作用有二:一是肺气宣发,将卫气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的作用;二是肺气宣发,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濡养、滋润的作用。若肺津亏、肺气虚,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罹感冒,又可因皮毛失养而见枯槁不泽。皮毛对肺的作用也主要有二:一是皮毛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是随着肺气宣发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二是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3)脾在体合肉 指脾气的运化与肌肉的壮实及其机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

(4)肝在体合筋 筋依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力,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地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

(5)肾在体合骨,生髓 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皆由肾精化生。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称骨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称“脑为髓海”。肾精的盛衰,不仅影响骨骼的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及脑髓的充盈。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

2.五脏的外华 内在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强弱,可显露于外在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

(1)心之华在面。心血、心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由于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生理机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2)肺之华在毛。由于肺气宣发,将输送于肺的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

(3)脾之华在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精、脾气的盛衰。

(4)肝之华在爪。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爪甲亦赖肝血的濡养,因而肝血的盈亏,可以影响到爪甲的荣枯,而观察爪甲的荣枯,又可以测知肝血是否充足。

(5)肾之华在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常能反映肾精的盛衰。

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五脏的生理机能可通过相应官窍反映出来。

(1)心在窍为舌 又称心开窍于舌,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机能常变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因而观察舌的变化可以了解心的主血脉及藏神机能是否正常。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的说法。

(2)肺开窍于鼻 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通过肺系(喉咙、气管等)与肺相连,具有主通气和主嗅觉的机能。鼻的通气和嗅觉机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运动。喉为肺之门户,主司发音,有赖于肺津的滋养与肺气的推动。肺津充足,喉得滋养,或肺气充沛,宣降协调,则呼吸通畅,声音洪亮。若各种内伤或过用,耗损肺津、肺气,以致喉失滋养或推动,发音失常,出现声音嘶哑、低微,称为“金破不鸣”;若各种外邪袭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郁滞不畅,出现声音嘶哑、重浊,甚或失音,称为“金实不鸣”。

(3)脾开窍于口 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气的运化密切相关。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机能是否正常。

(4)肝在窍为目 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的机能,故又称“精明”。目之所以能视物辨色,依赖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的协调。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之血气循此经脉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肝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正常发挥其视物辨色的机能。除肝之外,目的视物辨色还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的濡养。《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五轮”学说,为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5)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临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指排泄粪便的通道,都与肾精、肾气及肾阴、肾阳的关系密切。

4.五脏与五志、五神的关系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

(1)五脏与五志

1)心在志为喜:喜,是心之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应。心精、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机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2)肺在志为忧(悲):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又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最易妨碍脾气运化,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4)肝在志为怒: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血、肝气所化。一般来说,怒志人人皆有,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但大怒或郁怒不解,对于机体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可引起肝气上逆或肝气郁结的病机变化。

5)肾在志为恐: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由肾精、肾气对外在环境的应答而产生,人人皆有。过度恐惧可伤肾精、肾气,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滑精等症。

(2)五脏与五神 所谓五神,指神、魂、魄、意、志。其属神志,分藏于五脏,总统于心,称之为五神。神志,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医学将其概括为神、魂、魄、意、志及思、虑、智等。在中医学里,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含义并分属于不同的脏腑,体现了中医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如《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原文论述人的神志活动的整个过程,还强调了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心是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脏器。

1)心与神:“心藏脉,脉舍神。”神是对一切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实际上神概括了人的高级生命活动。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精,而精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父母两性之精相互结合,构成了人体,神也随之产生了。

神与五脏中心的关系极为密切,神产生后,其活动的场所为心,并依靠心的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故《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

2)肝与魂:“肝藏血,血舍魂。”魂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认为,魂是伴随神而产生并随神往来而进行的精神活动。魂之安藏,对神的活动具有辅助作用。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

魂与五脏中肝的关系极为密切,以肝之精血为物质基础。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只有肝血充盈,魂才能安藏。若肝血亏虚,则魂不守舍,就会脱离于神,临床可见梦寐不安、梦游等症。中医常采用养肝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3)肺与魄:“肺藏气,气舍魄。”魄是精神活动的组成部分。魄以肺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其与身俱来,为人的某些本能的感觉及动作。如人初生即有的感觉、啼哭、吸吮,以及痛、痒感觉等,都属魄的范围。如《类经·藏象类》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

魄与五脏中肺的关系极为密切,魄在五脏中属肺,如《灵枢·本神》说:肺藏气,气舍魄。”魄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迟缓、反应不灵等。

4)脾与意:“脾藏营,营舍意。”意是对某种事物具有忆念并准备实施的神志活动。如《类经·藏象类》说: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

意与五脏中脾的关系密切,以脾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如《灵枢·本神》说:脾藏营,营舍意。”意的功能失常,则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减退或意志消沉等。

5)肾与志:“肾藏精,精舍志。”志是指对人的思维活动内容及经验的存记,即《灵枢·本神》所说的“意之所存谓之志”。

志与五脏中肾的关系极为密切,志的活动归属于肾,以肾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故《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精舍志。”志的功能失常,可出现意志薄弱及记忆力减退等。所以《灵枢·本神》又说:“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

此外,按《内经》的理论体系,人的神志活动还有思、虑、智等。思,即思考;虑,即在思考的基础上做长远的预测;智,即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正确决定的思维过程。思、虑、智与心、肝、脾的调控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肾和胆也参与这些神志活动过程。

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五液包括汗、泪、涎、唾、涕,这些都是人体官窍正常的分泌液,其生成和代谢,又都依赖于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才得以进行。

(1)心在液为汗 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

(2)肺在液为涕 鼻涕由肺津所化,由肺气的宣发运动布散于鼻窍,有润泽鼻窍、防御外邪、利于呼吸的作用。肺津、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

(3)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涎具有保护口腔、润泽口腔、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的作用。

(4)肝在液为泪 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有濡润、保护眼睛的作用。

(5)肾在液为唾 唾,即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肺系,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作用。

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

(1)心气通于夏 夏季气候炎热,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

(2)肺气通于秋 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少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

(3)脾气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至处暑)相通应 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另外,脾气通于四时,又称脾主四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主一时。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心肺肝肾的生理机能,赖脾气运化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持。脾气健运,则四脏得养,功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正气充足,不易得病,既病也易于康复,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

(4)肝气通于春 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体之肝主疏泄,其气升发,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中之少阳,故与春气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5)肾气通于冬 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肾与冬气相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