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脉诊

一、操作方法

1.患者体位

诊脉时患者应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位充分伸展,局部气血畅通,便于诊察脉象。

2.医生指法

诊脉指法主要包括选指、布指、运指三部分。

(1)选指 医生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诊察,指目是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是手指触觉较灵敏的部位。诊脉者的手指指端要平齐,即三指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

(2)布指 中指定关,医生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然后食指按在关前(腕侧)定寸,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手臂长短与医生手指粗细相适应,如病人的手臂长或医者手指较细,布指宜疏,反之宜密。定寸时可选取太渊穴所在位置(腕横纹上),定尺时可考虑按寸到关的距离确定关到尺的长度以明确尺的位置。寸关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段脉管的诊察范围。

(3)运指 医生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常用的指法有举、按、寻、循、总按和单诊等,注意诊察患者的脉位(浮沉、长短)、脉次(至数与均匀度)、脉形(大小、软硬、紧张度等)、脉势(强弱与流利度等)及左右手寸关尺各部表现。

常用具体指法:

举法:是指医生用较轻的指力,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搏部位的方法。亦称“轻取”或“浮取”。

按法:是指医生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体察脉象的方法。此法又称“重取”或“沉取”。医生手指用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的方法称为“中取”。

寻法:是指切脉时指力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指力的方法。在寸口三部细细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统称寻法,以捕获最丰富的脉象信息。

循法:是指切脉时三指沿寸口脉长轴循行,诊察脉之长短,比较寸关尺三部脉象的特点。

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但亦有三指用力不一致的情况。

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

首先应先用总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然后再使用循法和单诊手法等辨别左右手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

3.平息

医生在诊脉时注意调匀呼吸,即所谓“平息”。一方面医生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可以自己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可以仔细地辨别脉象。

4.切脉时间

一般每次诊脉每手应不少于1分钟,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

诊脉时应注意每次诊脉的时间至少应在五十动,一则有利于仔细辨别脉象变化,再则切脉时初按和久按的指感有可能不同,对临床辨证有一定意义,所以切脉的时间要适当长些。

5.小儿脉诊法

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用“一指(拇指或食指)定关法”,不必细分寸、关、尺三部。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对3岁以下的小儿,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儿掌后高骨部脉上,不分三部,以定至数为主。对3~5岁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转动以寻察三部。6~8岁小儿,则可挪动拇指诊三部。9~10岁,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10岁以上,可按成人三部脉法进行辨析。

二、注意事项

1.注意患者卧位时,如果侧卧则下面手臂受压,或上臂扭转,或手臂过于高或过于低,与心脏不在一个水平面时,都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

2.医生诊脉所用三指或患者脉诊局部有皮肤等病变时,则不宜用该侧进行诊脉操作。

3.诊脉过程中如察其脉律不匀、有间歇的现象时,应适当延长诊脉时间,应注意间歇出现是否有规律。

4.重视生理异常脉位,常见有反关脉与斜飞脉。

5.重视个体差异,患者有男女老幼的不同,有强弱胖瘦之别,反映在脉象上也各有不同,应综合考虑。

6.排除情志干扰,情志变化可使脉搏跳动发生相应改变,应注意排除。

7.结合四时分析,四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诊脉也不例外。中医素有春弦、夏洪、秋浮(毛)、冬沉(石)之说,应引起我们注意。

8.注重脉症合参,注意脉象与患者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9.诊室应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在诊脉前必须要让患者稍作休息。

三、操作技巧

1.八要素分析法

中医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体会脉搏的部位、至数、力度和形态等方面。将复杂的脉象表现按八要素分析辨别是一种执简驭繁的重要方法。

脉象的各种因素,大致归纳为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和均匀度八个方面。每种脉象可用不同的脉象要素来描述与区分。

在二十八脉中,有些脉象仅主要表现为某一个脉象要素方面的改变。如:浮脉、沉脉主要表现在脉位上的异常,浮脉主要就是脉位浮,沉脉主要就是脉位沉。迟脉、数脉、疾脉主要表现为至数方面的改变,迟脉至数慢,一息三至;数脉至数快,一息六至;疾脉更快,一息七至以上。滑脉、涩脉主要在于流利度的改变,滑脉往来流利,涩脉往来艰涩。弦脉主要表现为紧张度的增高,如按琴弦。细脉主要表现在脉宽的细小。长脉、短脉主要是脉长度方面的异常,前者脉长,后者脉短。虚脉、实脉的特点主要在于脉力的异常,虚脉无力,实脉过分有力。这些脉象在其他七个脉象要素方面则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若有变化,则属于相兼脉,如浮数脉、沉细脉、弦滑脉、沉涩脉等。有些脉象本身就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脉象要素的变化。如:促脉、结脉表现为至数与均匀度的改变,促脉数而脉律不齐,结脉缓而脉律不齐。洪脉、弱脉表现为脉位、脉力、脉宽上的改变,洪脉浮大而有力,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表现为脉位、脉宽、紧张度、脉力的变化,即浮细软而无力。

因此,按此八脉象要素可以将二十八脉归类与分解,在脉诊训练中应将脉象按八要素要求逐一列表登记,然后找出与正常有别之处,根据其特异性再确定具体的脉象名称,进而推导其病理意义。

2.正常脉象的八要素特征

任何一种脉象都具有“位、数、形、势”四种属性,即具有部位、至数、节律、粗细、长短、强弱、硬度和流利度八个方面的特征,正常脉象的八要素特征如下:

(1)脉位 脉位居中,不浮不沉。

(2)脉率 脉一息四至或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

(3)脉律 节律均匀整齐。

(4)脉宽 脉大小适中。

(5)脉长 脉长短适中,不越本位。

(6)脉势 脉搏有力,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

(7)紧张度 脉应指有力而不失柔和。

(8)流利度 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3.脉位变异

(1)斜飞脉 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

(2)反关脉 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

斜飞脉与反关脉属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其脉象多浮,临床诊此脉时以察其至数及强弱为主。

4.脉象与主病

表2-18 脉象与主病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