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览
岁时通典
春春,蠢也,物至此时,皆蠢动也
东方为春,春曰青阳,亦曰芳春、阳春。风曰惠风,景曰媚景,草曰芳草,木曰芳林、芳树。阳气萌动,万物发生之候,勿覆巢破卵,勿射飞禽走兽,勿伐木,牺牲毋用牝。恐伤其生育也。
立春日,荐春饼、生菜,号春盘。《四时宝镜》
造五辛盘以辟疠气。五辛即大蒜、小蒜、韭、芸薹、胡荽也,一说簇葱、韭、姜、芥、蒜,细缕如丝,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取迎新之意,亦以达五脏气。杜诗春日春盘细生菜是也。东晋李鄂:立春日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馈遗。
唐宋立春日,民间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字于门庭、楣枋。宋王沂公立春帖子:彩燕迎春人鬓飞。王珪诗:宝字贴宜春。
正月秦始皇名政,故避正字,以正字作平声,音征,至今未改
是月为孟春,亦曰初春、上春、献春、献岁、肇岁,曰陬月。献,进也,言岁始来进也。
朔日曰元旦,亦曰元日。道家谓之天腊。
《玉烛宝典》云:元日为四始,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时之始也。《臞仙神隐书》:元旦三更,先诣厨,迎祀灶神,毕乃钉桃符、贴门神,以辟一年邪祟。设香烛、酒果,供献天地。五更,家长率各家焚香祈答上帝,致祭。平日供祀神祗,以祈一年之安,用牲醴享祀祖考,异于家堂,叙长幼,坐饮屠苏酒,以祛一年不正之气。天明祭农家所司六畜之神,以祈一年蓄息。取犁耙蓑笠之属,祭以鸡豚,以祈一年吉利。乃设酒肴馄饨称觞庆祝,以取一年快乐。沈宗伯云:乡俗元旦家家设天地神牌,祭以牲果,祭毕始各祭祖先,其意虽善却僭分,且甚亵矣。盖天子祭天地,士庶人何预焉。若谓祭天地众神如所谓万灵真宰者,益迂而不切,是日五更,止设香桌于天井,北向,行四拜礼,此外更不陈一物,于人情为近,而礼亦安。
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像,神荼郁垒山桃树,百鬼畏之。《玉烛宝典》
《括地图》云: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下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驱除众鬼之恶害人者。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其像以御鬼。
元旦饮椒柏酒,以辟疫疠。《岁时记》
椒乃玉衡星精,服之令人体轻耐老。柏为仙药,能辟邪。除夕以椒三七粒,东向,侧柏药七枝,浸酒。元旦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刘禹锡元日诗: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苏东坡诗:但把穷愁博长健,不妨最后饮屠苏。
唐孙思邈有道术作庵名屠苏,除夕遗闾里药囊,浸井内。元旦取水置酒中,名屠苏酒,合家饮之,不染疫疾。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造法用赤木、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粒,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老次第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药渣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
元日,不讨火,不汲水,不扫地。《月令通考》
是日,勿食梨。避离字音同之义。
人日,剪彩为人,或缕金为人,贴屏风,戴头鬓,或以相遗,取迎新之意。《岁时纪》:正月七日为人日,又谓之灵辰,以人为万物之灵也。
唐长安风俗: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号为传作酒。《白孔六帖》作传生酒。
十五日为上元,一曰元宵,又曰灯夕。
汉执金吾官掌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唐时京师增为五夜,宋乾德五年正月,诏以朝廷无事,区宇乂安,令开封府更增十七、十八两夕。俗言因钱忠懿纳土,进钱买两夜之说非也。
唐睿宗元夕于安福门外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人号火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并长安士女杂旮灯轮下三日夜,令朝士为文纪其胜。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是矣。令孤绹诗:管弦沸月喧和气,灯火烧空夺夜光。宋武林旧事,自十三日起至十八日止,满城大小人户,跨街以竹棚悬挂彩灯,辉煌映月,灿烂摇星,鼓吹烟火,达旦不绝。
上元夜,贵戚例以黄柑相遗,谓之传柑节。《岁时记》。东坡诗: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是日为元神日。人神满身,切戒夫妇同寝。
十六日为耗磨日,官司不开仓库。唐张说诗: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二十三日为天穿日,古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苏诗:一枚剪饼补天穿。
唐贞元间敕:今方隅无事,蒸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仍各赐钱以充宴会。《旧唐书》
每月皆有弦、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时俗重之,以为节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扫除屋室尘秽,投水中谓之送穷。
是月新婚,空床招不祥,宜以熏笼等物镇压之。
三旬,谓之上浣、中浣、下浣者,本唐制十日一休也。
月忌:初五、十四、二十三,乃河图数之中宫五数,五为君象,民不取用。
二月
是月仲春,一曰桃李节。
朔日为中和节,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馈遗,号为献生子。《唐书》
唐德宗贞元五年,以前世上巳九日皆大宴集,而寒食多与上巳同,时欲以二月名节,自我为古。李泌请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帝悦,乃著令与上巳九日为三令节,中外皆赐缗钱、燕会。诏曰:四序嘉辰,历代增置,汉宗上巳、晋纪重阳,或说禳除,虽因旧俗,与众宴乐,诚洽当时。朕以春方发生,候维春月,勾萌毕达,天地同和,俾其昭苏,宜均畅茂。自今以后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内外官司并休假一日。贞元六年遇中和节,赐百官宰臣以下金钱,宴于曲江,谓之金钱会。杜诗:何时诏卜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曲江本秦世隑州,即长安也。唐开元中疏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灯水明媚。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好事者赏芳辰、玩清景,联骑携觞,叠叠不绝。
二日万神都会,又为踏青节。杜氏《壶中赘录》
三日梓潼帝君诞,禁昼眠。《千金月令》
八日芳春节。
十二日曰花朝。《事文玉屑》新雨百花朝。一曰十五日,又为扑蝶会。《天中记》
花朝今不甚举行,古亦无此说,盖后人以意创之。此际东风习习,黄鸟关关,红紫满园,芳菲极目,联辔徐行,席地小酌,亦佳赏也。宋制:守土官于花朝日出郊劝农。蜀万州风俗:是日携酒馔,鼓乐于郊外游宴,谓之迎福。
惊蛰日,宜以石灰糁门墙下,除诸般虫蚁。《月令广义》
社无定日,春社常在二月,秋社常在八月。自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神,以祈年谷。范至能诗: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人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社日饮社酒,治聋。《云笈七签》
社酒,社坛余胙酒也。五代李昉为翰林学士,月给内酝。兵部李涛好滑稽,尝因春社寄诗求酒: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社翁,李涛小字。《古今诗话》:大社二祭多差近臣,熙宁间王珪为翰林学士,复被差题诗于斋宫:邻鸡三唱晓骖催,又向灵坛饮福杯。自笑治聋知不足,明年强健更重来。
是日以猪肉杂调和铺饭上,为社饭,里闾酿酒,谓宜春酒。《邺侯家传》
是日妇人不作组,谓之忌作。吕公忌社日,令男女各辍一日业,不则令人不聪。唐张藉诗:庭前春鸟啄林鸣,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俗云:社翁社母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杜诗:社雨报年丰。陆龟蒙诗: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社日宜种丝瓜、山药。《山居四要》
三月
是月季春,亦曰暮春、晚春,又曰花时、竹秋。
上巳日曰上除,一曰元巳。《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
元公始以巳日修禊于洛,及祓饮东流之水以禳灾疾,后人因之。禊者,洁也。于水上盥洁之也。巳者,止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汉仪》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魏以后,但用三月三日,不复用巳矣。《月令通考》: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有重九日,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张说诗:暮春三月日重三。魏元忠诗:三月重三日。可据也。阅《耕余录》:上巳禊饮肇自古昔,采兰祓除,尤称佳事,不知废自何时。迄今遂莫之举,余家水乡,胜地不乏,愿约一二同好,及此风日清美,驾言出游,临绿波,藉碧草,览芳物,听嘤鸣,娱情觞咏之中,寄想烟霞之外,便觉兰亭诸贤,去人不远。
唐上巳锡宴曲江,倾都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李绰《岁时记》
崔颢诗: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辰。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清,长安水边多丽人。沈佺期诗:红桃碧柳禊堂春。
唐制:上巳祓禊,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疫疾。
汉宫春月上巳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邪气。《西京杂记》:蓬俗名绵蓬,一名鼠曲,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子。今人采嫩苗和米粉做饼饵食谓之龙舌粄,主调中益气、止泻除痰,大是益人。
三月三日取荠花置床席,辟虫蚁。世俗:三月三日,簪配荠花,云辟蚁。
冬至后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又云禁烟节。
《初学记》云:寒食佳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韦应物诗: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俗传冬至后百五日,以介子推是日被焚,有龙忌之禁,莫敢烟爨,皆因流俗所传。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子推被焚之事。按《周书》:司烜氏仲春以木铎徇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
寒食煮麦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玉烛宝典》
是日采杨桐叶并冬青叶染饭色青,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今俗以麦青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柏叶染乌饭作糕,是其遗意。《天中记》
青精一名南天烛,又曰墨饭草,以其可染黑饭也。《仙经》云:服草木,正气与神通,食青烛之津,命不复陨。杜甫诗:惜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按《通雅》云:李时珍以南天烛印乌饭树,今按别一种,更有乌饭草,乌饭树结子黑,可啖。南天烛结子赤,或老则有高节,或一类二种乎。枫桦、乌柏皆可青精广,或以榕。《古今诗话》曰:乌饭名杨桐,似小冬青,非杨栌也。
寒食节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立其上,推引之,名秋千。
唐《天宝遗事》:宫中至寒食节竞架秋千,宫嫔嬉笑为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仿之。欧阳永叔词:绿杨楼外出秋千。王摩诘诗:秋千竞出垂杨里。刘禹锡诗:草色浅深围幄幕,花枝上下逐秋千。《酉阳杂俎》云:寒食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踏之戏,以动荡之。蹴踏,戏球也。
唐开元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承,浸以成俗,编入五礼,永为定式。
《青箱杂记》云:汉光武初纂大业,诸将出征有经乡里者,诏有司给少牢,令拜扫以为荣。曹操过乔公墓致祭,其文凄怆,此亦寒食墓祭之一。
清明世俗:折柳插门以辟疠,男妇咸戴之。
谚云: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一说杨枝禳火也。《岣嵝秘要》:是日取柳穗阴干为末,擦牙固齿,去风虫,乌须发。其嫩枝削为牙杖,剔齿去风,消肿止痛。
宋时,收杨花为冬日鞋袜毡褥之用,脚多汗,湿杨花,着鞋及袜内穿。
清明前二三日取螺蛳浸水中,至期以水洒墙壁甃砌,去蜒蚰。《山居四要》:是日取□水造酒,可留久。
唐明皇每春时于园中花树间,金铃以警鸟雀,贵家咸效之,号护花铃。
唐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而宴,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幄,谓之裙幄。藉坐也,言取草而坐,却席地也。
许慎选春时,结宴花圃中,不设帷幄,聚落花铺坐曰:吾自有花茵。
唐明皇春时宴于宫中,使嫔妃各插艳花,帝亲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者幸之。
陈季常家蓄数姬,春日每晚藏花一枝,使诸姬射,覆中者留宿,时号花媒。
夏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宣平也
南方为夏,夏曰朱明,亦曰炎夏,风曰景风,草曰茂草,木曰蔚林。茂林茂树,土润暑溽,万物长养之令,勿动土伐树。
四月
是月孟夏,一曰首夏。《礼·月令》以是月为麦秋,百谷以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日初长。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八日为浴佛日。
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中,天竺国净梵王妃摩耶氏生太子悉达多,二十五岁成道,号释迦牟尼佛。世俗相传,是日治五香之水灌佛顶,作浴佛会以此。《风俗通》云:周四月,是今二月也。《佛地论》:佛姓释迦,号牟尼。按《列子》: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周穆王事之作中天之台,又秦始皇时,沙门室利房等至,帝囚之,夜有金人破户以出信,此则周秦已有佛矣。《三洞珠囊》云:五香者,即南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道家多以为浴。
是日西湖作放生会,小舟竞卖龟、鱼、螺、蚌,以放生。
是日不宜远行,宜安心静念,沐浴斋戒。《摄生月令》
南方四月雨后尚有余寒,谓之麦秀寒。
谭知荣诗:麦陇风来翠浪浮,霏微小雨似深秋。申瑶泉诗:晴溪锦漾千层谷,寒陇涛生四月秋。文衡山诗:雨来却极梅黄候,春云犹余麦秀寒。
是月杨柳花飞,落水为萍,霑诸毛衣即成虫。
五月
是月仲夏,一曰午月,俗称恶月。宜斋戒,远声色,节嗜欲。
五日曰端午。五月建午,故曰端午。一曰端阳,为天中节。道家谓之地腊。
午日采艾结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戴之。《岁时记》章简公诗:花阴转午清风细,玉燕钗头艾虎轻。
刻昌蒲为人,或为壶芦形,带之辟邪。
朱书赤灵符着胸前,辟邪恶。画蜈、蝎、蛇、虎、蟾,谓之五毒符,以禳毒。《岣嵝书》
江淮南北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禽虫百兽之形,绉纱蜘蛛、绮谷麟凤、茧虎绒陀、排草蜥蜴等物,备极奇巧,不可悉记。
以五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染疫疾。俗说能益人寿算。一名长命缕,亦名续命丝,又名辟兵缯。一名百索。王禹玉诗:臂缠长命缕,衣带赤灵符。
桃印,本汉制以止恶气,今午日以彩缯篆符相问遗,亦以置屏帐门户。《汉书》
插榴花、艾叶于瓶,用佐觞筵。何景明诗:五月五日天气鲜,艾叶榴花对眼前。
是日人皆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荆楚岁时记》。欧阳公诗:共斗今朝胜,盈襜百草香。
五日蓄兰为沐浴,今谓之浴兰节。
《楚辞》:浴兰汤兮沐芳。《郑诗》:士女秉简。陆机诗疏言:郑俗三月男女秉简于水际,以自禳除。简即泽兰香草,能辟不祥,煮以洗浴,亦可种之,以饰庭池。生水旁下湿处,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夏月刈取。以酒油洒制,置发中令头不殖,名省头草,又名孩儿菊。此物乃一类二种,茎圆节长而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嫩时并可挼而佩之。
俗以箬叶裹米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名曰棕,又名角黍。《岁时记》。俗作粽,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宋章简公诗:菖蒲泛酒尧樽绿,菰叶萦系楚粽香。
是日泛菖蒲于雄黄酒中饮之,以余酒染额、手足及身,以辟邪毒。洒诸墙壁门窗,辟毒虫。
是日民间泛龙舟,竞渡。《岁时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人以舟楫拯之,后世遂以为戏。刻舟为龙,加以彩绘,极其华侈,掷彩夺标,传流盛事。一说竞渡自越王勾践习水军始。
五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夏小正》
《月令广义》云:五日百草木叶皆灵,宜多采取备用。艾宜连茎刈取,曝干,用灸百病。其茎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不痛。捣独蒜涂面及手足、身体,一年不生恶疮,冬月不作冻疮。白矾一块,自早晒至晚收之,凡百虫所伤,研末敷之效。午时韭菜地上面东不语取蚯蚓粪藏之,遇鱼骨鲠,用少许擦咽喉外,即消。取韭菜和陈石灰捣作饼,阴干,一切金疮为末掺之,止血、定痛、生肌,虽骨破者亦可合。取苎麻叶和石灰捣作团,晒干收贮,遇有金疮折损者,研末敷之,血即止。病目者,午日以红绢盛榴花,拭目弃之,谓代其病,凡红物皆可。五日收大虾蟆晒干,纸封缝袋贮之,用治疟疾。男左女右系背上,勿令知。
十六日为天地合日,忌房事,犯者减寿。《天中记》
《老学庵笔记》:元祐七年哲庙纳后,用五月十六日法驾出宣德门,行亲迎之礼。初道家以五月十六日为天地合日,夫妇当异寝,违犯者必夭死,故世以为忌。当时太史选定,乃谓人主与后犹天地也,故特用此日。将降诏,皇太妃持以为不可,上亦疑之,宣仁独以此语为俗忌,非典礼所载,遂用之。其后卒,不祥。
是月忌盖屋。《风俗通》云:五月上屋,见影魂飞。
忌晒曝荐席、移床。《太平御览》。新野庾实妻毛氏尝于五月晒席,忽见其三岁女在席荐上卧,惊骇,俄失所在,女真形在别床如故,不旬而夭。因相传以为忌。
是月采萱花作菹,利胸膈。
取浮萍阴干,烧烟,去蚊。
梅天宜爇苍术,收潮诸香辟之。
《古隽考略》:梅当作黴,谓之黴天,亦曰霉天。因雨当梅熟之时,遂讹为梅雨。收之煎茶甚美,经宿不变色。《埤雅》云:今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礎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服品书画莫不白醭。黴浥谚谓:霉气起地五尺,即一丈犹然,惟楼居差可。
夏至浚井能改水,又去瘟疫。《礼仪志》
六月
是月季夏,亦曰焦暑,曰伏月。月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霖,邑里相贺。
六日为清暑日,又为天贶节,宜祀牛马,先针灸百病。是日曝衣服书画。《广记》:六日书画衣服器用之类,取太阳之光,尽日而止。
忌掘土,六六纯阴,主土犯之,大凶。一云是月俱不宜动土。
宜洗六畜,去虫祛疾。世俗称:六月六日,猫犬洗澡之候。
伏日宜制曲,造豉酱、瓜蔬,晒收五谷。
颜师古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伏藏,因名伏日。一说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春夏冬三季相代,皆系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唯秋代夏,是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故曰三伏,凡四十日,大热,所以对腊之大寒也。南方以入伏之日出霉为准。
后汉和帝永元六年初,令伏闭尽日。注云: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它事。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
伏内庚日采青蒿悬于门庭,辟邪恶。《月令通考》
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岁时记》
伏日忌迎新妇,犯之大凶。《阴阳禁忌》
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旁煮以沸汤,其叶鲜美,名傍林鲜。
唐人最重三伏,以六月中别无时节,往风亭水榭雪槛,水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远迩笙歌,通夕始罢。李沉则熟,瓜浮则干。
秋秋,揪也。物至此皆揪敛也
西方为秋,秋曰白藏。气白而收藏也。亦曰素秋,风曰凉风、凄风,景曰清景,草曰衰草,木曰疏林。金气肃杀、万物揪敛之会,勿发扬驰骋。立秋后第五戊为秋社,与春社同。
立秋日鸡鸣时,吸井华水少许,却百病。《月令广义》。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疗病利人。
唐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
立秋日不宜浴,令人皮粗燥,生白屑。《法天生意》
汉以立秋日授御史,盖以风霜已严,鹰隼始击,天地肃杀之候。《事文类聚》
七月
是月孟秋,亦曰新秋,又曰爽节。
七日名道德腊。
宜曝图书、衣囊并皮裘,可辟蛀。
七日之夜曰七夕,相传牵牛织女一年一会,昏宵令节,故曰夕。
《齐谐记》:天河之东有织女,乃天帝之子,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会。是夕牵牛与织女会于河东,役鸟鹊为梁以渡,故鹊首毛皆脱去。《古隽考略》:牵牛一名河鼓,河去声,即荷也,讹为黄姑。焦林《大斗记》:天河之西有星煌煌,与参俱出,谓之牵牛。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氏之中,谓之织女。世谓双星罗隐。七夕诗:月帐银河次第开,多情惟恐曙光催。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是夕洒扫于庭,露于几筵,设酒脯瓜果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巧,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岁时记》
以瓜刻成花样,谓之花瓜。以绿豆、小麦水浸瓷器内,生芽数寸,以红蓝缕丝束之,谓之种生。又以黄蜡制为凫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楼,谓之水上浮。又以板上布土种粟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
唐天宝,宫中七夕以锦彩结成楼殿,高百尺,陈花果、酒炙、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效之。又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名弄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睺罗,俗云摩喝乐。唐诗水拍银盘弄化生是也。
十五日为中元节,僧家建盂兰盆会,佛经为集福会。《释氏要览》。梵语盂兰,犹言解倒悬也,俗放灯塔上及河中,谓之照冥。
八月
是月中秋,一曰桂月,又曰橘春。橘以八月为春。
朔日以露调朱砂,点小儿额,名为天灸,以厌疾。《岁时记》
是日取柏叶上露,洗眼明目。《述仙记》
一日取柏叶上露,浓磨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穴,亦谓之天灸。《田家五行》
十五日中秋节。秋之中也。唐云一半秋,又曰三五夕。
是夕月中,天最正,乃太阳朝元之辰,宜焚香守夜。《参同契》云:八月十五月明之夜,深山之兔结胎,沧海之蚌结珠,无月是岁兔少,有月是岁珠多。逸史:罗公远中秋夜侍玄宗玩月,掷杖化为桥,玄宗遂游月宫,见仙女数百歌舞,曰此《霓裳羽衣曲》。及旦,召伶官制《霓裳羽衣》之曲。
中秋天色阴晴,与外国同。
苏东坡云:故人史生为余言,中秋之月,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公集中有中秋诗: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
十六日,唐为二八秋。杜诗谓之仍圆夜。
二十六日寿星现,宜祈祷修善事。寿星,南极老人星也。《尔雅》云:寿星角亢也。注云:角亢,列宿之长,故云寿星。《月令》:秋分命有司飨寿星于南郊。唐开元四年,敕有司置寿坛,以七月二十六日为千秋节,祭老人星。据《会要》又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两日俱载。
九月
是月季秋,亦曰暮秋、深秋。《大戴礼》云是月乃命有司趋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菜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亦以助谷之不足。凡为岁备者,无不贮储。
九日曰重阳,一曰重九,是日具肴酒、登高眺远,饮䜩游赏,采茱萸、菊花以泛酒,祓除不祥。
《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缝囊,盛茱萸系臂登高,此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远雉犬皆暴死。长房曰:此代之矣。今人九月登高始此。唐景龙三年九月九日,中宗幸临渭亭,登高赋诗,学士皆属和。御制序云:萸房荐馥,菊蕊舍芳。陶潜盈把,既浮九酝之欢;毕卓持螯,须尽一生之兴。人题四,同赋五言,其最后成,罚之引满。韦安石得枝字: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苏环得晖字:恩深答效浅,留醉奉晨晖。沈佺期得长字: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李乂得浓字:捧箧萸香遍,称觞菊气浓。于经野得樽字: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卢怀慎得还字: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是宴也,韦安石、苏环诗先成,于、卢最后成,罚酒。
是日采茱萸插头鬓,辟恶气。《仙书》: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唐九月,宫掖插菊花,民俗犹甚。杜诗:黄花插满头。白乐天诗:摘来自喜簪蓬鬓,只恐黄花笑白头。《埤雅》云:菊本作鞠,从鞠,穷也。花事至此而穷尽也,品类甚多,大要黄白二色,皆可服食,惟紫茎、黄色、冗心、气香而味甘者为真菊;其茎青而大,作蒿艾气者味苦不堪食,名苦薏,非菊也。不惟无益,且耗元气。
九日忌动床席,招横恶。《琐碎录》
宋九日以粉面蒸糕,上插剪彩小旗、糁饤、果实之类,相馈遗。
十日再会,为小重阳。
唐宫中秋日,妃嫔以金笼闭蟋蟀,置枕函畔,夜听其声。
冬冬,终也,物至此时,皆告终也
北方为冬,冬曰玄英,风曰严风,景曰寒景,草曰黄草,木曰寒柯。严阴冱寒,万物闭藏之时,宜谨嗜节欲。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洗浴,谓之扫疥。
十月
是月孟冬,亦曰上冬、曰阳月。此时纯阴,用时嫌其无阳,故曰阳月。又为小春。天气和暖如春,故曰小春。夜初长。小窗灯火夜初长。
朔日颁历,俗作糯糍或京饨以祀祖,告冬。沃酒炙脔肉于炉内,团坐饮啖,谓之暖炉会。糯糍,今捣糍成饼者也;京饨,今之馄饨,亦曰饺饵。
是日为民庶腊,戒夫妇容止,犯者减寿。
十五日为下元节。宋太平兴国五年,中元、下元并张灯如上元之夕,后于淳化元年悉罢之。
十六日为盘古生辰,可占冬时之阴霁。
是月亥日,食饼令人无病。《五行书》
十一月
是月仲冬,一曰复月、广寒月。《吕氏春秋》曰畅月,言阴气在上,民人空闲无所事作,故命之曰畅月也。
冬至日曰亚岁,曰长至至。是日阳气始起,宜安静以养之,寝异内外。
斗指子为冬至,有三义,一曰阴极之至,二曰阳气始至,三曰日行南至,故谓之至。冬至后微阳初生,阴未退,听交争未定,当斋静以待,与夏至对待以修之。盖仲夏之阴犹微,此时之阴犹盛,阴微则盛阳未至,于甚伤阴盛,则微阳当在于善保,故是月以静摄为最。晦翁所谓安静以养微阳也。
冬至贺礼古无有也,殆始于汉。冬至阳气起,君子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子道消,故不贺。《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故曰亚岁。唐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渐长,此常日增一线之工,以葭莩灰实律管之端。按历者,候之气至,则灰飞而管通。杜诗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是矣。曹植《冬至表》:冬至纳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后魏崔浩《女仪》曰:妇人以冬至日进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是日宜于北壁下厚铺草而卧,以受元气。《养生要术》
仲冬晦日,古人煮赤豆做糜以祭门。一云冬至日煮赤豆粥食,可禳疫。相传共公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殁为疫鬼,畏赤小豆。是月以赤小豆煮粥禳之,亦传会之妄谈也。
十二月
是月季冬,亦曰腊月、除月。
冬至后第三戌为腊。《风俗通》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以祭。一云腊,接也。新故交接谓之腊,大祭以报功也。《玉烛宝典》云: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同日而异祭也。
八日为王侯腊,是日宜沐浴,忌房事。《道书》:王侯腊,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其日可谢罪,祈求延年益寿。
唐制:腊日赐口脂面药及赐宴群臣。杜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宋元是日都城诸寺作浴佛会,以诸果煮粥,谓之腊八粥,吃以增福。
二十四日为交年日,备糖饼酒果,祀灶祈福,以酒糟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梦华录》:是夜备酒果糖饼为送灶神,以酒杯供灶门。除夕同,别以黑豆寸草为秣马具,元旦又具如前。先诣厨,迎祀灶神,为迎新灶祀灶之仪。有用牲者,而通俗惟斋供过半,按太常用牲醴,而古人有黄羊、白鸡、猪首之祀,况烹庖资百味而祀灶,独斋供乎。
楚俗以竹枝扫屋尘,换炉火,夜具酒果祀灶神,谓灶神先一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祷之。《风土记》:二十五日吴中煮赤豆作糜,暮夜合家同享,云能辟疫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名口数粥。
范至能诗: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大勺镣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圞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襁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被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三十日为除日,又曰除夕。言除尽今岁,以更新也。驱傩爆竹,易门神,换桃符,围炉团座,欢宴达旦,谓之守岁。
岁除,扮作鬼神状,击鼓驱疫疠之鬼曰傩。爆竹所以震发,春阳辟消邪疠。欧公诗:隋宫守夜沉香火。唐俗驱傩,爆竹声。门神之义,本自桃符,以神荼郁垒辟邪,故树之于门。后世画将军朝官诸式,复加爵鹿蝠喜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传来既久,未考昉于何代。春贴柱联,世俗尚吉祥之语。按宋欧阳公春贴以箴规寓辞。或随所居以致词,近世夸诩过情,其例不一。又以五色纸镌为门彩,遍饰户牖及互相问谒馈遗之礼,天下古今事同俗异。
除夜以松柏桃杏诸枝爇火,谓之糁盆,或曰生盆。宜焚苍术、皂角、枫芸诸香,并家中所余杂药,以辟邪祛湿,宣郁助阳,即闭室虚堂,亦无不到。《月令通考》除夕做黄烛,以麻糁浓油如庭燎。律有元日油糁之,今糁盆也。《岁时杂记》
是夕家奉神佛祖先之前,俱各香灯明焰,及卧室内燃灯达旦,家宅光明。攒火围炉以助阳气。《月令广义》。《遵生八笺》云:岁序交接之朝,万神庆会之期。宜修省元和,纳气益寿,切忌发怒伤气及昏醉亏神,皆非保命所宜。
是夜灶里燃灯,为照虚耗。《梦华录》
是夜以脂麻秸插卧房内外,可辟邪。《琐碎录》
除夜有司疫使者降人间,宜以黄纸朱书天行已过四字贴门额,吉。《法天生意》
是夜以川椒二十一粒密投井中,禳除疫疠。《养生要论》
是夕村落以秃帚若麻秸竹枝之类燃火炬,卷长竿之杪,照田园以祈丝谷。《风土记》。火光色白主来年,水红主旱,猛烈主丰,衰微主歉,东北风吉。
除夜以安静为吉。谚云: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除夜恶犬嗥,新年多火盗。或因公私作作闹,惊动闾里者,村中来年必有横事。
岁暮埋圆石于宅隅,杂以桃核七枚,则无鬼疫。《淮南万华术》
岁暮家家具肴蔌,备宿岁之储,以迎新年。《风土记》
是月取青鱼胆阴干,患喉闭及骨鲠者,以少许吹入,即愈。
收猪脂,背阴悬挂,疗诸般疮疾,傅汤火疮及六畜疮疥。
王元宝冬日宴宾,名暖寒会。
宋子京《雪夜草堂书》:某人传诸姬磨墨伸纸,左右环列姬侍,有自权贵家来者,宋顾谓曰:汝太尉寻常,当此清景则何为?对曰:太尉当此时,但知命妾等列酒馔,罗管弦,引满酣醉不能为,尚书清事也。宋遂为之阁笔,大笑曰:此亦不恶,急呼酒命歌,酣引达旦。
闰月。《谷梁注》:闰是丛残之数,非月之正。
《礼记·月令》:天子十二月所居,各有其所,惟闰月无所居,居于门,故王在门谓之闰门,路寝之门也。
闰月不举百事。《逸周书》
是月不举百事者,以无中气也。按每月有节气,有中气,如丑之终,寅之始则为节,寅之半则为中,正月节戌,时北斗之勺指于寅位之初,雨水正月中气戌,时斗勺指于寅位之中;二月指卯、三月指辰之类是也。名曰月建,亦曰斗建。若遇闰月,其月内无中气,斗柄斜指两辰之间。
物华纪丽
阳春媚景
晴光冻解银塘
杏艳桃夭
绿茵浓烟醉柳
翠屏柳堤莺啭
海棠含雨梨花夜月
牡丹始繁芍药翻阶
蔷薇蔓紫荆吐
落红满径
炎夏胜境
新篁敷粉榴花明
荷香绿阴清昼
桐阴树影闲阶
蕉影午簟清风
深院槐阴梧月空阶
雨霁晚凉
树散蝉声蛙鼓喧
素秋清致
桐叶落紫薇映月
蓼红鸡冠环户
桂影扶疏菊有英
芙蓉晓露蒹葭苍
月夜砌畔蛩吟
疏林霜叶
白开芰荷化为衣
寒冬幽赏
水叶脱橙黄橘绿
枇杷缀金枫叶冷
萧森林树明月梅花
庭月清霜雪夜
万松叠翠
农家占候
干支杂占
岁在申酉,乞浆得酒;岁在辰巳,鬻妻卖子。夫盛衰更代,丰荒相半,天之常道也,此为最验。《袁子正书》语。
立春日辰
甲乙是丰年,丙丁多主旱,戊己损田园,庚辛人马动,壬癸水连天。
每岁农人占历,有三满斗为大稔。音审,熟也。
四甲子不宜雨
春甲子雨,赤地千里,言主大旱。夏甲子雨,乘船入市。秋甲子雨,禾头生耳。冬甲子雨,雪飞千里。
四甲申不宜雨
凡甲申日雨,主久雨。主久雨,米暴贵。大抵甲为天干之首,闽人遇四时甲申日雨必闭粜。谚云:甲申犹自可,乙酉怕杀我。更逢壬子雨,相牵作久阴。
四丙寅日不宜晴
春丙晹,晹无雨浸秧。夏丙晹,晹干死禾娘。秋丙晹,晹干晒入仓。冬丙晹,晹无雪无霜。
正月占
岁旦立春,人民大安。谚云:百年难得岁朝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至,故为之立也。占春牛头色青,主春多疫;赤主春多旱;黄主岁熟;白主春多风;黑主春多水。
岁旦晴,明岁立民安。阴和无日色者,主有年。阴雨主人殃,谷畜果蔬皆不兴。日有晕,主小熟;有雷,主一方不宁;有电,人殃;霞气,主虫蝗;蚕少,妇人灾;有霜,主七月旱;有雾,主桑贵民灾;雨雹,主多疮疥之疾;有雪,主夏旱秋水;如未过立春而元日雪,主大有年。《便民书》
一云有雪,主夏秋大旱。
元日四方有黄云气,主大熟。白为兵,凶。青气杂黄气,主蝗。赤气主旱。黑气主大水。
东方朔《占书》谓:岁后八日,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其日晴,主其物育,阴则灾。
元宵晴,主春水少。谚云:上元无雨多春旱。
二月占
朔日值惊蛰,主蝗;值春分,主岁歉;有风雨,主米贵。惊蛰者,蛰虫震惊,起而出也。
十五日为花朝,晴则百果实;风雨主歉,夜尤宜晴若雨;主四十日夜雨,大抵二月怕夜雨。
春分雨,主无麦,人有灾。谚云:春分无雨病人稀。
月内有霜,主旱。
三月占
朔日值清明,主草木荣茂;值谷雨,主年丰。
寒食乃清明前二日,是必有风雨。清明日喜晴,主岁熟。
月内有暴雨,名桃花水,主梅水多。
谷雨前一两朝雨,主旱。
四月占
朔日值立夏,主地动;值小满,主人灾。风雨大则大水,小则小水,晴明主旱。
初八日看阴晴卜水旱,只宜密云不雨。谚云:四月八,晴燎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八,鸟漉秃,不论高低田尽熟。
立夏宜雨,晴主旱。立夏后夜雨多损麦。盖麦花夜吐,雨多花损,故麦粒浮秕也。
月内日暖夜,凉主水少。谚云:日暖夜寒,东海也干。虹见米贵。
小满有雨,岁熟。
五月占
初一日雨,人吃百草。
端午晴,主水有雨。谚云:端午晴干,农夫喜欢。一云端午日雨来年熟。
端午日值夏至,米贵。谚云:夏至连端午,家家卖儿女。夏至在雨水前则雨水调。
芒种晴明,岁丰。谚有芒之谷可播种,人当效勤矣。小满后宜有大满,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而兼人事,以立义也。
芒种日不宜雨,雨宜迟。谚云: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主无秧。
《风土记》云:夏至前、芒种后雨为黄梅雨。梅当作黴,又通书作霉,因雨当梅熟之时,遂讹为梅雨,人遂以黴天为梅天。
芒种逢壬是立梅,立梅日雨,谓之迎梅雨,主旱。《通书》云:或庚或丙日进黴。《神枢经》云:芒种逢丙进黴,小暑得未出黴,俱无定拟,惟以逢任是也。谚云:高田只怕迎梅雨,低田只怕送时雷。
梅里西南风急,主雨立至,易过。若风微最毒,应在时里。谚云:霉里西南,时里潭潭。
黄梅寒井底,干雨在梅头,无水饮牛。
夏至宜雨。谚云:夏至无雨,碓里无米。
夏至雷,三伏旱。
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时雨最怕在中时,前三日来谓之中时,头岁大荒。末时有雨则不忌。谚云: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并弗回。末时尽处得雷,为送时雷,主久晴。
二十日为分龙日,有雷曰锁龙门,主少雨。晴主旱,雨则多水。谚云:二十分龙,二十一有雨,岁丰;无雨则旱。
楚俗以五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闽俗以夏至后为分龙。一云二十六日为分龙雨。谚云:熟不熟,但看五月念五六,二十五六阴沉沉,谷子压田塍。大晴则大旱。
六月占
小暑雨,名倒黄梅,主水。
朔日值大暑,人多疾。
初三日宜雨。谚云:六月初三晴,竹筱尽枯零。
三伏。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为末伏,故曰三伏。凡四十日,大热,所以对腊之大寒也。南方以入伏之日出梅为准。
月内日蚀主旱,月蚀主旱,有雾亦主旱。月内宜热。谚云: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又云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七月占
朔日值立秋或处暑,主人多病。
初甲子雨,主多水。
立秋小雨吉,晴明则万物少成熟。又云晴主岁熟,未知孰准。
朝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田怕秋旱,人怕老穷,秋热损稻,旱则必热。
八月占
十五晴,主来年高田。美雨,主来年多水。
十六夜里万里无云,来年大熟;若暗,不吉。明嘉靖三十九年八月十六夜,伸手不见掌。四十年,果大荒。
九月占
朔日值霜降,主多雨。重阳日则冬晴。谚云:重阳无雨一冬晴,雨则薪贵,谓之灶荒。又云:九月一日晴,不如九日明,九日明又不如十三灵,十三日晴,则冬晴柴贱。
月内日月蚀,主岁凶,天有云则无霜,名护霜天。
十月占
朔日值立冬,主有灾异。
十五日月蚀,主鱼贵。
十一月占
朔日值大雪或冬至,皆主有灾。
冬至日晴和,主大熟。是日雪,主来年饥。
月蚀,主米贵。月内虹见火色,吉。
十二月占
朔日值小寒,主祥瑞。
立春在残年,主冬暖。谚云:雨春合一,冬无被,暖烘烘。
月内有雾主大水,一云腊月有雾露,无水做酒醋。酉日尤验。
占日
日抱耳,主雨。南耳晴,北耳雨,双晕无风雨。日旁赤云如冠珥,主大风雨。
耳长下垂名幢,主久晴。早间日珥,狂风即起。申后日珥,明日有雨。
日生晕,主雨。日黄,主风雨。
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谓返照在日没前,脂红在日没后也。
日出卯遇云,无雨必天阴。日出红云暗东,风雨即见。日暮若暗红无雨,必生风。日暮黑云接,风雨不可说。乌云接日,次日雨。
日未出之先,东方见黑云如鸡头、如旗帜、如山峰等形,应当日未申时雨。或有紫黑云贯穿日者,或在日上下者,皆应当日雨。
占月
月初生色黑,有水月满色赤,主旱。月旁黑云起,主大水。黑云刺月多阴雨。
月生晕,主风。
月色红,明日大雷雨。
月如弯弓,少雨多风;月如仰瓦,不求自下。
初三月下有横云,初四日里雨倾盆。
占风
凡风单日起单日止,双日起双日止。
日晚风和,明日愈多。大抵风起自昼者善,自夜起者必恶。
云下四野如雾如烟,名曰风花,是有风天。
占云
云甚厚而润,大雨必暴至。
天无云,北斗上下独有云,五日内有大雨。
天高气白,风雨不多;天低气昏,三日有雨。
天河中黑云,谓之天河作坝,即雨。赤云气或在日,上下又广密者,大风扬沙。
黄昏上云半夜开,半夜云铺雨必来。
日将入云雾赤紫布地,七日内有雨水。四方有黑烟,如火在烟中,主不雨。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空则无雨。虽有云而片色分明,亦晴。阴天卜晴。谚云: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
云霓漫天似鱼鳞,来朝日头晒杀人。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涨潭,云往北空自黑。云阵起自西南来者,雨必多;起自东南来者,绝无雨。
旱岁,云阵起,或自东拥西,或自西而东,谓之浴江豚。
每日如之,久旱候也。谚云:旱年多雨势,即此。
久旱而有赤云过天,照映山谷,则来日有雨。
半天原有黑云,日落外,其云必散,半天虽有云而日没,下段无,云状如岩洞,皆主晴。
占雷
春雷初起,其音格格,霹雳者谓之雄雷,旱气也;其音殷殷,不大霹雳者谓之雌雷,水气也。
雷初发,声微和者,主年内吉。猛烈者,凶。秋甲子雷,岁大凶。秋月暴雷,谓之天收,百谷虚耗不成。
雷从地起,主连阴,一夜起雷三日雨。不怕寅时雨,只怕卯前雷。
雪中有雷者,主阴雨,百日方晴。
九月雷,主谷贵民愁。
十月雷,主人民灾、五谷薄。
十二月雷,主来年旱涝愆期。
占雨
朔日雨,为交月雨,主久阴。如前月连绵雨,主雨少。二十五、二十六若无雨,初三、初四莫行船。言月尽无雨,则来月初必有风雨。
江淮俗验,每月初二十六雨,则月内多雨。
雨打五更,日中必晴。夜间灯火明而焰长,明日必晴。若暗而焰短,明日必雨,甚验。
雨从辰巳起,到夜也不止。凡雨怕天亮,久雨只宜暗,忽明亮雨候也。西北赤而气清,来日大晴。
久雨至午少,止名遣昼。正午遣犹或晴,午前遣午后雨甚。
东北风急,主雨。雨点有泡,谓之戴帽,主雨。
未雨先雷,船去步回。
明星照烂地,来朝雨不住。雨后一星明,今宵天必晴。雨夹雪,难得晴。
久晴逢戊雨,久雨望庚晴。久雨久晴,逢庚俱变。
久雨不晴看丙丁。
甲日雨,乙日晴;乙日雨,直到庚。
春寒多雨水,夏寒断水流。
地气应天,柱础润即雨;地湿润水,出如汗即暴雨。
水气腥,立时雨。苔浮水面,立时大雨。瓮下有湿痕,曰水缸穿裙,主雨。
霞星雾雹杂占
朝霞干红,主晴。带褐色,主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言雨后朝晴,尚有雨也。须晚晴乃真晴耳。
朝暮皆霞,无水煎茶。
星密主热,星摇必风。
春雾晴,夏雾落,秋雾不收雨飒飒,雾露不收定是雨。谚云:行得春风有夏雨,盖春之风数为夏之雨数,大小缓急亦如之。
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乌云北闪风。
东虹晴,西虹雨,对日虹,无风雨。无雨虹,雨便晴;雨中虹,立时晴。虹霓天地之淫气,随日所映,故朝夕而暮。东雄曰虹,雌曰霓,一曰虹,常双见。色赤白而鲜盛者雄,色青白而暗者雌也。
虹旦见于西则为雨,暮见于东则雨止。旦见于西而纯赤者,则大雨。暮见于东而色黄者,则雨止。
凡雹皆冬之衍阳,夏之伏阴也,主岁谷不丰。雹有伤人者,有伤物者,有杀燕雀者,有害麦禾及桑者,俱为灾异。
冬不冰,为饥疫。雨与雪杂下,曰霰。
冬雪盈尺,来年大丰。
草木禽兽占
望杏敦耕,瞻蒲劝穑。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禾善。扁豆、凤仙,芒种前开花,野蔷薇立夏前花,藕夏至前花,并主水。竹笋透林,多水。
鹤鸣仰则晴,俯则雨。
鸠鸣有远声曰呼妇,主晴。无远声为主妇,主雨。
朝鹀晴,暮鹀雨。又鹀叫一声晴,二声雨。鸦浴风,鹊浴雨,八哥浴,断风雨。
鸡宿迟,主雨。猫食青草,主雨。犬趴地并眠灰堆高处,主雨。咬青草吃,主晴。向河边吃水,主退水。
水蛇高蟠,主水至。其处上望来速,下望来迟。
鱼浮水面,主雨。朱鳖浮波候雨,江豚拜浪迎风。
蜻蜓乱飞,主雨。
平地蚁成阵,主雨。蚁封穴,主雨。蚁徙必雨,乃雨气感蚁,非蚁能致雨也。蚯蚓朝出晴,昼出雨,夜叫声清主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