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痿
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圣人以痿病在诸证为切,要特立篇目,所论至详。后代诸方独于此证,盖多缺略。考其所由,皆因混入中风条内,或并见虚劳证中。丹溪发挥千余年之误,表而出之,后之学者必当于此究心焉。
陈无择云:人身有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其形。内则有心、肝、脾、肺、肾以主之。若随情妄用,喜怒劳佚,致内脏精血虚耗,使皮血筋骨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躄,状与柔风脚气相类。柔风脚气皆外所因,痿则内脏不足之所致也。
痿因内脏不足,由阳明虚而然。阳明,胃土不能生金,则肺金热不能荣养一身,脾虚则四肢不能为用。以人参为君,黄芪、白术等药为佐,皆健脾土之药也。土健则能生金,金坚而痿自愈矣。此东垣第一治法也。痿者上盛下虚,能食不能行也。主内伤,气血虚损,不可误作风论。盖风为外感,痿是内伤也。大凡人足常热者,后必痿。其肥人得此疾者,属气虚有痰;瘦人得此疾者,属血虚有火,又不可不知。
《内经》曰:肺热叶焦,五脏因而受之,发为痿躄。躄者足弱不能行也。
心气热生脉痿,四肢关节之处,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足胫纵缓而不能任地也。肝气热为筋痿,故宗筋弛纵。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故痹而不仁。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灭,发为骨痿,故足不任身。然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变化气血充一身,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宗筋者,前阴所聚之筋,为诸筋之会,一身之筋,皆属于此,故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所以当治阳明也。
张子和曰:诸痿皆起于肺热,传入五脏,散为诸证。其脉多浮而大,大抵只宜补养。若以外感风邪,治之骤用燥药,针艾汤蒸,痿弱转甚。此证与治痹颇异,风寒湿痹,犹可蒸汤燔炙,惟痿因热而成,若作寒治,是杀之也。
薛立斋治佥宪高如齐,两腿痿软无力,劳则作痛如刺,人皆以为风。立斋曰:此肝肾阴虚火盛所致,痿软无力,真病之形;作痛如锥,邪火之象。用壮水益肾之剂而愈。盖腿足皆足三阴部位,多系肝肾阴虚,法宜滋补。若误认为风疾,辄用发散而促其危者,多矣。
按痿证方书类多缺略,今采先哲名论,亦可以识病情矣。但有论无方,何所适从。东垣清燥汤,仅举以为例耳,临病制方,乃为善治。虽然,药中肯綮矣。若将理失宜,圣医不治。丹溪云:天产作阳,厚味发热。凡病痿者,若不淡泊滋味,必不能安全也。
东垣清燥汤
黄芪一钱半 苍术一钱 白术 陈皮 泽泻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麦门冬 当归 生地黄 曲末 猪苓 黄柏各二分 柴胡 黄连 甘草炙。各一分
上水煎,空心热服。
金刚丸
萆薢 杜仲盐水拌炒,去丝 肉苁蓉酒洗 菟丝子酒浸
上各等分,为末,酒煮猪腰子,和丸梧子大,每服五钱,空心温酒送下。
痹痹类痿,痛为痹,不痛为痿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正气为邪气所闭,则痹而不仁。《灵枢》云:病人一臂不遂,时复移在一臂者,痹也,非风也。《要略》曰:风病当半身不遂。若但臂不遂者,痹也。
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按行痹者,行而不定,即走注疼痛及历节之类是也。痛痹者,筋骨掣痛,世称为痛风。着痹者,着而不移,即麻木不仁是也。走注又与历节不同,历节但是肢节疼痛,未必行也。麻木丹溪分而为二,以麻止习习然,尚无气血攻冲不行之状;木则气血已痹不仁,莫知其痛痒也。《原病式》云:物得湿则滑泽,干则涩滞。麻犹涩也,由水液聚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行,气强攻冲而为麻也。东垣则曰:麻者,气之虚也。真气弱不能流通,填塞经络,四肢俱虚,故生麻木不仁,或在手,或在足,通身尽麻者,皆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五味子、芍药、当归、升麻、柴胡之类,随时令所兼之气出入为方,但补其虚,全不用攻冲之剂,与《灵枢》所云:卫气不行,则为麻木之说相符。窃详刘、李二公,凡病俱有攻补之别。盖因悟道有不同。刘以攻邪为要,邪退则正气自安。李以补正为要,正复则邪气自却。今宜酌量二公之法,当攻当补,从中调治,无执泥其说。
刘景厚云: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与风证绝相似,故世俗多类于风痿证通治,宜乎?不能得其病情。徐先生已分出痿证一门,大抵固当分其所因,风则阳受之痹,感风寒湿之气,则阴受之为病,多重痛沉着,患者易得难去。如钱仲阳为宋一代名医,自患周痹,取茯苓大逾斗者,以法啖之,阅月乃尽。止能移于手足为之偏废,不能尽去,可见其为难治也。
防风汤
治行痹,走注无定。
防风 当归 赤茯苓 杏仁各一钱 黄芩 秦芄 葛根各二钱 羌活八分 桂枝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水煎服。
除湿蠲痛汤
治痛痹,筋骨掣痛。
苍术二钱 羌活 茯苓 泽泻 白术各一钱半 陈皮一钱 甘草四分
上水煎,入姜汁、竹沥三二匙服。
蠲痹汤
治周痹在血脉之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
当归 赤芍药煨 黄芪 姜黄 羌活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煎,不拘时服。
黄芪汤
治着痹,麻木不仁。
黄芪二钱 人参 白芍药 甘草炙。各一钱 蔓荆子二分 陈皮五分
水煎,临卧稍热服。
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麻木重甚者,加芍药、木通各一钱。忌醋、酒、湿面、大料物、葱、韭、蒜及淡渗、生冷硬物。
五加皮酒治风湿痿痹,壮筋骨,益精髓
骨茎叶,亦可以水煎汁和面,酿米酒成饮之。亦可煮酒饮,加远志为使更良,一方加木瓜煮酒服。
王纶《医论》云: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皮一味浸酒,日饮数杯最为有益。诸浸酒药惟五加与酒相合,且味美也。苏颂曰:吴中剥野椿根皮为五加,柔韧而无味,殊为乖失。今江淮所生者,根类地骨皮,轻脆芬香。其苗茎有刺,类蔷薇,叶五出,香气如橄榄。春时结实,如豆粒而扁,青色,得霜乃紫黑。此乃真五加皮,以渍酒疗风甚效。
豨莶酒治风湿、四肢麻痹、骨痛、腰膝无力诸证
夏月采豨莶苗叶,以温水洗去泥土,曝干,入甑中层层洒酒,与蜜蒸之,曝干再蒸,共九次,气味香美,和曲米酿酒,每日饮之,亦可捣筛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豨莶处处有之,素茎有直棱,兼有斑点,叶似苍耳而微长,对节而生,茎叶皆有细毛,肥壤一株分枝数十。八九月开小花,深黄色,中有长子如茼蒿子,外萼有细刺粘人。
宋知益州张咏进豨莶丸,表略云:窃以餐石饮水,可作充肠之馔;饵松含柏,亦成救病之功。是以疗饥者不在于羞珍,愈病者何烦于异术?倘获济时之药,辄陈鄙物之形。不耻管窥,辄干天听。臣因换龙兴观,掘得一碑,内说修养气术,并药方二件。依方差人访问采觅,其草颇有异,金棱银线,素茎紫荄,对节而生。蜀号火杴,茎叶颇同苍耳。不费登高历险,每常求少获多。急采非难,广收甚易,倘勤久服,旋见神功,谁知至贱之中乃有殊常之效。臣自吃至百服,眼目清明,即至千服,髭须乌黑,筋力清健,效验多端。臣本州有都押衙罗守一,会因中风坠马,失音不语,臣与十服,其病立瘥。又和尚智严,年七十,忽患偏风,口眼㖞斜,时时吐涎,臣与十服,亦便得痊。今合一百剂,差职贡史元奏进。
《折肱漫录》:予常阅张益州进豨莶丸,表颂其功用之妙不可殚述。及阅《本草经疏》言,凡病人患麻痹、骨节疼、腰膝无力,由于脾胃两虚,阴血不足,非因风湿所中而得者,不宜服此,予深服其言。盖豨莶之性,轻扬而香,治风治湿,信有神功,非补益之药。若误信而久服,必致耗损真元之气。本草谓久服轻身延年之说,未足信也。
巨胜酒
巨胜二升 薏苡仁同 生地黄八两切
上以绢袋盛无灰酒一斗,渍之,空心温服。
苍术丸
治痹疾。朱比部大复传
真茅山苍术四斤,以米泔浸三宿,去皮切片,以桑椹、怀生地、何首乌各一斤,熬浓汁,去渣滤清,下苍术浸之,晒干复浸,汁尽为度,为细末。又以人乳拌匀,晒干数次,约重数两,炼蜜为丸,每服四钱,白汤或酒吞下。
简易良方
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良。《食医心镜》
羌活同松节煮酒,日饮。《普济方》
苍耳子炒香,浸酒服,或炒为末,水煎呷之。《食医心镜》
蚕沙酒拌蒸热,以二袋盛之,更互熨患处,得效。《圣惠方》
酽醋拌麸皮炒热,袋盛熨之,互易,至汗出良。寒湿、脚气走气作痛,并效。《生生编》
霜后桑叶煎汤,频洗。《简便验方》
芫花 桑白皮 川椒各二两 桂心一两 柳蛀屑 麦麸各一斤
共为粗末,炒热以青布裹,熨痛处,冷即更入醋,再炒,熨之。《广利方》
令人更互呵熨,久久经络通透。《集简方》
破草鞋烧灰,香油调,贴痛处即止。《救急方》
桑枝一升,切,炒,水三升,煎二升,一日服尽。许叔微云:常病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寻愈。
膝风疼痛
菊花、陈艾叶作护膝,久则自除。吴旻《扶寿方》
皂角一斤,不蛀者,食盐五升,同炒热,以青布裹熨痛处,立瘥。
走注气痛
芥菜子为末,鸡子白调傅。
广木香,温水磨浓汁,入热酒服。《简便方》
白虎风痛
日夜走注,百节皆痛,其痛彻骨,如虎之啮,故名。
虎骨三钱 犀角屑 沉香 青木香 当归 赤芍 牛膝 羌活 秦芄 骨碎补 桃仁各一钱 甘草三分 槲叶一握
上水煎,临服入麝香少许。
虎头骨一具,或虎胫骨五六寸,刮去肉膜,涂酥,炙黄,捣细,绢袋盛之,以瓶盛酒一斗浸之,糖火微温,七日后,日饮便效。《济生方》
三年陈醋煎沸,切葱白,煎一沸漉出,布裹,当病上熨之,痛止乃已。《外台秘要》
炭灰五升,蚯蚓矢一升,红花七捻,和熬,以醋拌之,用故布包,二包更互熨痛处,取效。《太平圣惠方》
真川椒去子及闭口者,以草纸隔之,炒出汗,取放地上,砂盆盖定,以火灰密遮四旁,约一时许,为细末,去白壳,以老酒浸白糕,和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盐汤下,服至一斤,其病自愈,此药兼治痹疾、半身不遂及传尸劳疰,并效。名神授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