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经典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赞曰[88]:道心惟微[89],神理设教。光采玄圣[90],炳耀仁孝[91]。龙图献体,龟书呈貌[92];天文斯观[93],民胥以效[94]

【译文】

总之,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是精妙的,应根据这种精妙的道理来从事教育。古代圣人使这些道理发出光芒,也使伦理道德获得了宣扬。这是由于最早有了黄河里的龙献出了图,洛水里的龟献出了书。因此,在观察天文的同时,也该学习人文来完成教育。


[1] 文:《文心雕龙》全书中单独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处(据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文心雕龙新书通检》)。一般来说,刘勰用这个字来指文学或文章,但有时也用来指广义的文化、学术;有时指作品的修词、藻饰;有时则指一切事物的花纹、彩色。我们将根据其不同的用意作不同的译注。第一句中的“文”字是泛指,包含一切广义狭义在内。德:这里指文所独有的特点、意义。

[2] 玄黄:指天地。玄:黑赤色,天的颜色。黄:地的颜色。色杂:指天地未分时的情形。

[3] 方圆:古代曾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里指天地。

[4] 璧:圆形的玉。

[5] 垂:传布。这里是表现的意思。丽:附着,指日月附着在天上。

[6] 焕:有光彩。绮(qǐ):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7] 铺:陈列。理:整理得有条有理。

[8] 道之文:即“自然之道之文”。“道”就是下文说的“自然之道”,指万物自然具有的规律。“道之文”就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文。

[9] 吐曜(yào):发出光采。指天上的景象。曜:光明照耀。

[10] 含章:蕴藏着美。指地上的风光。章:文采。

[11] 卑:低。

[12] 两仪:天地。古人认为天和地是构成宇宙的两种基本物体。

[13] 性灵:指人的智慧。钟:聚积。

[14] 三才:《周易·系辞下》中称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才,后用以泛指天、地、人。

[15] 五行:水、火、木、金、土,古代认为这是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元素。

[16] 天地之心:《礼记·礼运》中说,人是“天地之心”,意指处于天地之间的人,犹如人体中的心,是起主宰作用的重要机构。

[17] 藻绘:美丽的外貌。藻:文采。绘:彩画。

[18] 炳蔚(wèi):指光彩动人的形式。炳:光亮。蔚:繁盛。凝:聚集,凝结。

[19] 逾(yú):超过。

[20] 贲(bì):装饰。华:即“花”。

[21] 锦匠:织锦的工匠。奇:指美化、加工。

[22] 籁(lài):孔窍所发的声音。

[23] 竽(yú):笙一类的簧乐器,有三十六簧。瑟(sè):类似琴的一种弦乐器,有五十弦或二十五弦。

[24] 球:玉磬。锽(huánɡ):钟声。

[25] 文:这里指“声”的“文”,即节奏音韵之美。

[26] 郁然:草木茂盛。这是形容文采之盛。

[27] 欤(yú):句末助词,表示疑问或惊叹。

[28] 元:始。

[29] 肇(zhào):开始。太极:《周易·系辞上》用以指天地混沌的时候。

[30] 幽:深。赞:明,陈说。神明:指精微神妙的事物。

[31] 《易》象:《易经》的卦象,即说明每卦吉凶的文句。

[32] 庖牺:即伏牺,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周易·系辞下》中说庖牺氏“始作八卦”。

[33] 仲尼:孔子的字。翼:相传孔子为了阐明《易经》的道理,曾写了《彖(tuàn)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共十篇,称为《十翼》。

[34] 《乾(qián)》《坤》:《易经》中的两卦。

[35] 《文言》:是对《乾》《坤》二卦的解释。刘勰认为是对《乾》《坤》二卦的文饰。

[36] 天地之心:这和上面说的“天地之心”不同,是取《易经·复卦》中“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的意思。“心”是本性,指天地有文,是其本来就有的特点。

[37] 河图:相传伏牺时黄河中有龙献出图来。

[38] 洛书:相传洛水中有龟献出书来。韫(yùn):藏在里边。九畴(chóu):九类,指治理天下的各类大法。相传天曾赐给夏禹大法九畴(见《尚书·洪范》)。

[39] 玉版:王嘉《拾遗记》说,尧在水边得到玉版,上有天地图形。镂(lòu):雕刻。

[40] 丹文绿牒(dié):《尚书中候握河纪》中说,黄帝时黄河出图,洛水出书,是“赤文绿字”。牒:竹简。

[41] 尸:作主的意思。

[42] 神理:自然之理。这个词除本篇用过三次外,《正纬》《明诗》《情采》《丽辞》诸篇也曾用过。总起来看,这个词的用意和刘勰主张的“自然之道”有关。刘勰认为自然之道比较深奥,只有圣人才能掌握,所以称之为神理。

[43] 鸟迹代绳:相传太古时候,大家结绳而治;后来苍颉(jié)看见鸟兽足迹,得到启发,因而创造文字(见《周易·系辞下》、许慎《说文解字序》)。

[44] 炳:明。这里指文字的作用日益显著。

[45] 炎:炎帝神农。皞(hào):太皞伏牺。

[46] 《三坟》:传为伏牺、神农、黄帝三皇时的书。坟:大道。

[47] 渺邈(miǎo):久远。

[48] 声采:文章的音节文采,这里就指文章本身。靡:没有,不能。

[49] 焕:光彩,这里形容文章的兴盛。

[50] 元首:指舜。歌:传为舜作的歌,见《尚书·益稷》。

[51] 益、稷(jì):舜的二臣,伯益和后稷。谟(mó):计谋,谋议。

[52] 敷奏:指臣下对君主提出建议。

[53] 夏后:禹即天子位,国号夏后。

[54] 业、绩:均指事功。峻:高。鸿:大。

[55] 九序: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工作都有了秩序。

[56] 勋:功。缛(rù):繁盛。

[57] 文胜其质:指商周时期的作品比以前有所发展。文:文采丰富。质:简单朴素。

[58] 被:及,这里指影响所及。

[59] 英华:即精华。

[60] 文王:周文王。患忧:周文王为西伯时,曾被殷纣王囚于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县)。

[61] 《繇(zhòu)辞》:指《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相传是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所作。炳曜:发出光彩,形容《繇辞》的写成。

[62] 符采:玉的横纹。这里借指作品的文采。复隐:指含蓄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引《文心雕龙·隐秀》佚文:“情在词外曰隐。”复:重复,指内容的深刻丰富。《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63] 公旦:周公名旦。

[64] 振:振兴,发扬。徽:美。烈:功业。

[65] 剬(zhì):即“制”,有创作的意思。缉(jí):即“辑”。

[66] 斧藻:斧削藻饰,意为修改加工。

[67] 前哲:前代贤人。

[68] 熔钧:指对古书的整理。熔:铸器的模子。钧:造瓦的转轮。《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

[69] 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钟的声音。玉振:指磬声振扬。这是以音乐上集钟磬声音的大成,来比喻孔子能集一切圣贤的大成。

[70] 辞令:动听的语言。

[71] 木铎(duó):古代施政教时用的器具,这里借指孔子所施的教化。铎:大铃。

[72] 席珍:《礼记·儒行》载孔子的话“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意为儒者从容席上,有珍贵的道德学问来供别人请教。席:坐具。这里指施教者的讲席。

[73] 爰(yuán):语首助词。风姓:伏牺的姓。

[74] 暨(jì):及。

[75] 玄圣:远古的圣人,这里是指伏牺。典:常法,基本法则;指传为伏牺所作的八卦。

[76] 素王:孔子。古代称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位的人为素王。

[77] 道心: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道心”二字全书用到三次,意全同。

[78] 取象:取法。

[79] 问数:占卜的意思。数:命运。蓍(shī)龟: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刘勰既然感到自然之道是深奥的,又把人文追溯到八卦,所以对占卜就不能不给以一定的位置,这正是他思想上的局限。

[80] 极:追究到底。

[81] 人文:指上文所述各种古籍。化:教化。

[82] 经纬: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这里指治理。区宇:疆域,这里指国家。

[83] 弥纶:补合经纶。这里有综合组织,整理阐明的意思。彝(yí):永久的、经常的。宪:法度。

[84] 彪炳:光彩鲜明的意思。彪:虎纹。

[85] 滞(zhì):停留,不流通。

[86] 匮(kuì):缺乏。

[87] “鼓天下”句:见《周易·系辞上》。辞:指《卦爻辞》,刘勰借指一般的文辞。

[88] 赞:助,明。《文心雕龙》各篇最后都有几句“赞”,用以辅助说明(亦即总括)全篇大意。

[89] 微:精妙。

[90] 光采:指自然之道的光采。玄圣:指阐明自然之道的古代圣贤,主要是孔子。

[91] 仁孝:泛指古代圣贤提出的伦理道德。

[92] 体、貌:指河图、洛书。

[93] 斯:语助词。

[94] 胥(xū):全,都。效:有模仿、学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