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集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续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校注说明

一、作者及成书背景

《四诊集成》作者吕绍元,字玉峰,清代医家,上海金山人。约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生卒年不可考。吕氏习于同里朱氏,精于儿科,治学勤奋严谨,时人谓其“志行笃诚,识力周到”,“精岐黄术,治疾应如桴鼓,所谓饮上池水,能洞见垣一方人者也”,足见医名甚盛。其著作除《四诊集成》外,尚有《慈幼汇考》,然后世未见传。

古人说,“将欲治之,必先诊之,非诊无以知其病,非诊无以知其治也”。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因望闻问切各自认识疾病的视角、路径、方法不同,获得的疾病信息也不一样。对绝大多数世俗医者来说,只有将四诊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立体整合,深入推理,才可能得出疾病形成演变规律及机理的正确认知,所以中医临床历来强调四诊合参认识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先秦时期,“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已经是世俗医生诊断疾病的方法共识。但一直到明代,四诊作为一门学科,除脉学较早独立成著、元代出现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之外,始终没有从综合医学学科中独立出来。这种状况直至清初王宏翰《四诊脉鉴大全》面世,才算终结。然王氏《四诊脉鉴大全》论四诊,仅采撷《黄帝内经》《难经》《脉经》等说,且其书仍侧重脉诊。清中叶林慎庵在王宏翰《四诊脉鉴大全》基础上,广采博收两汉以降至清初四诊之论,著成《四诊抉微》,始可谓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四诊学专著。吕绍元《四诊集成》即是在林慎庵《四诊抉微》等基础上,进一步补缺删繁而成。

“凡医之视疾,审阴阳之虚实,别伤感之重轻,大约不离乎观色、察言、辨症、视息四者而已。无如世之传者习者,每专一而略三,于望闻问多忽焉。即编集成书者,亦皆首重脉诊,而将三者殿之于后,简略不备。顾病在脏腑经络,从外测内,舍是三者,而仅于三指之下,欲洞见一切,戛戛乎其难之矣”。吕绍元继承明清以来重视四诊合参的观点,“兹集博采先贤往哲之言望闻问切者,汇录成帙,明其精义,正其是非,以便初学诵习,使有定见于胸中,不为似是所淆”,著成《四诊集成》初稿。

按本书序作者张厚成等说,吕氏《四诊集成》“因林慎庵、吴仪洛旧本而损益之”所成。考林、吴二人,皆清代中叶医家。林慎庵《四诊抉微》今有传本留世。吴仪洛曾撰《四诊须详》,然今亡佚无传。比较《四诊抉微》与《四诊集成》,二书体例编排相仿,内容重合很多;文献采撷方面,《四诊集成》引林慎庵不少观点,但未见引吴仪洛之说。据此推断,《四诊集成》当主要是以《四诊抉微》为蓝本的。吕绍元在《四诊抉微》基础上,一方面勤求古训,博采前贤之论四诊精当者以补缺;另一方面紧扣四诊主题,结合个人体悟,删裁其中玄虚难用之论,以及与四诊关系不贴之杂文赘辞,间附个人心得而成《四诊集成》初稿。

吕氏友人张厚成、陈经国等,以为吕氏《四诊集成》书稿“振纲挈领,提要钩元,采前人之精华,定后人之式法”,确“可为审证察脉之正阶”,具有较高理论实践价值,因此二君再携其友人弟子,秉承“按之《内经》《金匮》等书,直与先贤正旨符合,然后采入焉”之宗旨,对吕氏初稿再次“删繁就简,去粕存精”,终成《四诊集成》,并按字数约别为八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望诊,卷四有望诊、闻诊、问诊三部分内容,卷五至卷八为脉诊。

二、《四诊集成》内容特点

一是文献辑录比较全面。以文献辑录整理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全面客观采撷相应文献,是保证其质量水平的基础,也是其价值作用大小的直接体现。《四诊集成》文献来源上溯《内》《难》,下讫《四诊抉微》,基本涵盖了清代中叶前各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四诊学术观点。与其脱胎之作《四诊抉微》相比,《四诊集成》增补了不少前人的精辟论述,使相应的主题内容更全面、客观、系统、深入。如望诊“察形气”一节,《四诊抉微》仅辑录《黄帝内经》相关论述,而《四诊集成》又补入《伤寒论》多条内容,并将林慎庵所论精当者一并补入。再如,望诊“黄色主病吉凶”一节,《四诊集成》在《四诊抉微》基础上,又补入《素问·五脏生成论》、张石顽、喻嘉言、邹丹源、林慎庵等多家观点,使得相关内容阐释更显完善深刻。难能可贵的是,《四诊集成》并非一味在《四诊抉微》基础上做加法,而是紧扣四诊主题,当增则增,当删则删,体现了作者独立的治学精神。如《四诊抉微》卷八原有“运气”一节,旨在说明气候变化与疾病形成的关系,因其与四诊无直接关系,《四诊集成》则整节删裁。

二是条理逻辑比较清晰。《四诊集成》全书紧紧围绕望闻问切四诊主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条理性地展开。全书纲举目张,逻辑次序清晰。望诊从全身整体功能活动切入,再转向面部、官窍、舌苔、血脉、毛发、眉额、颈项、爪甲、虚里等局部体征,还专题列述女性常见病证及妊娠期体征,并总结了五脏绝证、六腑绝证、阴阳绝证、六经死证等的望诊特点。闻诊首先阐述声音的形成原理及基本生理特点,然后列举阴阳清浊、五脏六腑、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疼痛部位,以及神志疾病、呼吸疾病等的声音特点。问诊先简列饮食起居、生活际遇、社会地位等对疾病形成的深刻影响,后列张景岳“十问歌”。切诊专论脉学,首从脉理入手,详列各家对脉象形成原理的认知;次述三部九候、寸口等切脉部位原理;再述切脉基本方法、技巧;再述寸口脉象总的生理病理反应特征及特殊脉象;然后详细列述三十二种脉象特点及其主病;最后列举切脉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脉象真伪逆顺、常变从舍、四诊合参等。

三是秉持实用扼要原则。《四诊集成》以临床实用为原则,文献择录力求精简明了,要言不烦。如“脉象”一节,《四诊集成》在《四诊抉微》二十九脉基础上增加大、小、浊三脉的同时,又删减《四诊抉微》的各家相似之论,仅保留数家代表性观点,以达到持简驭繁、透彻精义的目的。以“浮脉”一节为例,《四诊抉微》从脉象体状、相类脉比较、脉象总释、脉象主病、寸关尺三部主病,以及兼脉主病、诸脉兼浮主病、各家阐微八个角度择录十余家言,近七百字。而《四诊集成》仅择张顽石、张景岳、罗赤城三家之言,计三百余字,分别从脉象体状、类脉比较、脉象主病、脉象原理四个角度,扼要解释脉理,简明实践精要,尽显作者治学崇尚道术贯通合一、追求临床实用的精神。再如儿科诊病,作者认为“儿科书中所论望色闻声,又率皆粗浅,难以信从者多,故兹集收采独少。因思今日之婴儿,即他年之丈夫;今时之丈夫,即当日之婴儿。血气均此血气也,脏腑、经络、百骸、四肢,但有小大之分,非有改换之异。形既相同,理亦相等,五色之吉凶呈见,音声之清浊正变,皆可同此测识矣,何必另为区别耶”。基于这种认识,作者于《四诊抉微》中,除个别确有临床价值之论予以保留外,一概删减不收,凸显其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四诊集成》是中医诊断学史上一部比较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著作,其所总结的四诊理论实践学术观点,全面客观地展现了近代以前中医的诊断水平及成就。与前人类似著作相比,其内容周详全面,又不失扼要简明。文献选择采撷严谨务实,不尚虚浮,力求道术贯通,切合临床实用。全书从理论到临床,从宏观到微观,阐微探隐,丝丝入扣,步步深入,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理论临床指导价值。

三、整理校注说明

《四诊集成》成书于公元1835年(道光十五年),1840年(道光二十年)双遂堂藏板刻本刊刻出版,后世无其他版本流传。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道光庚子年(公元1840年)双遂堂藏板刻本为底本,以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雍正元年本《四诊抉微》为主要参校本,以其他涉及的书籍文献为他校本。本次整理校注按以下几项原则:

1.有校必记。除体例中明确规定径改者之外,底本上任何字的改动一律出校。

2.底本文字属一般笔画之误,如“日”与“曰”,“人”与“入”,“已”与“已”,“太”与“大”,“毋”与“母”等混淆不分者,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3.底本中的异体字、古今字、俗体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如“卢”改作“庐”,“帋”改作“纸”,“仝”改作“同”,“竝”改作“并”,“鞕”改作“硬”,“已”改作“以”,“耎”改作“软”,“img濇”改作“蹇涩”,“彚”改作“汇”,“痺”改作“痹”,“龂”改作“龈”,“痠”改作“酸”,“槩”改作“概”,“峯”改作“峰”,“舌胎”改作“舌苔”,“滛”改作“淫”,“喆”改作“哲”,“鬲”改作“膈”,“阶”改作“堦”,皆不出校注。

4.底本中辑录他书文献,虽有删节或缩写,或轻微改动,但不失原意者,不改不注。

5.底本中义为“上”“下”的方位词“右”“左”,统一改为“上”“下”,不出校记。

6.段落内容混杂,或段落过大者,酌情分段,不出注。

7.每卷前有“金山吕绍元玉峰编纂,同邑张厚成止山、陈经国南庐、金锟月卿参订”,今一并删去。

8.每卷前皆冠以“四诊集成”,如“四诊集成卷一”等,今统一删去书名,直列卷数。

9.各卷末有“四诊集成卷×完”字样,今一并删去。

10.根据正文重新生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