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经验传承:创新思维与疑难病诊治(大医传承文库·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大医之道·精神境界》:为医为师精神

精诚为医、厚德育人、精勤治学是王老师精神境界的体现。作为一名医生,他秉承先贤“大医之心、大医之体、大医之法”,对患者一视同仁,无论贫富长幼妍媸,皆尽力精心诊治。作为一名老师,他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中亲身实践“绣出鸳鸯凭君看,乐将金针度与人”,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思维的启发。他在传承工作中重视“以道驭术、道术相济,明道以修术,正道而强术”,并倾毕生精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作为一名学者,他提倡治学之“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重视学术思维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不固守拘泥,因此创立了“六大学术体系”,不断有新的原创性学术成果。

一、医者父母心,杏林春雨情

王老师是饮誉中外的著名中医,但他对患者和蔼可亲,问病施方处处为患者着想,常常接济患者,对家境贫寒的患者,常免费为其诊治。曾经有一老母亲,带着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从东北来京求治,王老师视其家境贫困,便免费为其诊病达大半年之久;有一女青年患抑郁症,在为其治疗中,王老师得知她平素缺乏家庭及朋友的关爱,便特意在其复诊时送她一些小礼品,使女患者深受感动,病情也感觉减轻了许多;有一个患肾病综合征的19岁的山东患者,病情缠绵不愈,由其20多岁的姐姐带着进京来诊,因已在当地求医多年,钱将用尽,王老师得知后,将自己的名贵中药冬虫夏草送给他,并耐心细致地给他讲解此药如何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让患者感激不已,也令侍诊于侧的学生们深受感动,对王老师崇敬有加。

“新疆来的一个小伙子求我加号,他说他已经度过了四天四夜。在戈壁滩住着,要先搭便车,然后再坐火车,16个小时才能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到北京还有44个小时,为了挂上号,又守了一天一夜。就这样四天四夜过去了,他说完这个过程,我心里很难受,眼泪就下来了,我们做医生的若不能给他看好病,那就对不起他。”在王老师这深深的感叹里,是一颗医者菩提心发出的光亮。

除了临床对患者似父母般的慈心,王老师不断地去思考如何能够维护更多人的健康,他想将当代人群健康需求与中医体质学结合,“告诉老百姓,我是什么体质、我应该怎么管理身体,才能达到少生病的目的”。2005年,王老师带领团队开发出《中医体质量表》;2013年,王老师团队创立的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今,《中医体质量表》已被翻译成八种语言,使中医体质学原创成果实现了国际共享,为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健康作出贡献。这种“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大医之道,诠释了王老师自己的两句诗“但求慈航心中渡,不着袈裟亦如来”。

2018年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之际,王老师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写了“大爱无疆之歌”,这首诗,既是对所有恪尽职守医界同仁的礼赞,也谱写出他自身作为医者的情怀与担当。

我们敬畏生命

那是因为生命的宝贵和圣仰

我们护佑生命

那是因为医生的天责

是为生命站岗/施诊桌旁

我们为每位患者点燃康复之光

无影灯下

我们为每位患者与死神顽强博弈与担当

山村田野

最美乡医为千家万户播洒最美的芬芳

夜深人静,一盏青灯

我们在“寻求古训,博采众方”

抗洪救灾,汶川地震

非典疫魔,伤痛悲凉

我们用自己的生命

换取受难者每一点新生的希望

无论你是大医、名医、乡村医

我们传递的是医者的善良

仁心仁术,悬壶济世

大医精诚,奏响生命的乐章

真善美,是我们群体的崇高形象

无私奉献,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信仰

我们每一天用爱心构筑新的梦想

每一刻用真情获取安康

消融冰雪,让关爱春风荡漾

扫除阴霾,让人生充满阳光

健康大厦,需要医生坚强的脊梁

我们用赤子之心

铸成天地人间的大爱无疆

医者圣贤,功德无量

让总书记十六字精神永远传承发扬

山高水长,地老天荒

二、乐将金针度,甘为后人梯

“中医学的发扬光大,有赖于中医人;中医人的代代相传,有赖于中医魂;中医魂的固守熔铸,有赖于学术传承。”王老师在北京市名医传承工作站启动仪式上的这段讲话,阐释了他的传承教育观。执教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努力探寻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思考着中医的成才之路。王老师特别注重师承教育。他撰写了《中医成才的八大要素》等论文,提出师承教育系列观点,将中医人的成才规律总结为八句话:熟谙经典为其本,旁及各家为其川,学以致用为其充,精勤不倦为其博,勤于实践为其恒,精于临证为其巧,融汇古今为其变,自成机杼谓之家。

王老师把中医人才的标准总结为“广博的理论基础,丰厚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能”,强调师徒传承“心要贴得近,脚要跟得紧,学要挖得深,术要悟得真”。中医教育有非常独特的个性特点,讲究“口授心传、心灵感悟、临证绝招”,这不是课堂上能够学到的。中医是集“师生、师承、师徒”三者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国家近年来在中医界开创了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学校也设立了传承博士培养,把师承模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总的来说是策应了时代呼唤大医、名医、良医的迫切需求。

王老师2005年撰著的《师承论》,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以独特的视角、精美的文笔论述了他对师承教育的观点。摘录开篇一段如下,以飨读者:古之师承,有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多种,其间名家辈出,学派流衍,卓有建树者甚多,或续其余绪者,或与师齐名者,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皆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究其学术传扬,师之著述传其弟子者固多,而师之学验,得经弟子整理,始继绝存亡,获流传问世者亦复不少。是则,师传之功固当颂扬,而生之承衍,功不可没。子贡有云:“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言其师者学问高深,求学者必入师门,方可得其门径,登堂入室,故学无师无以得高明、术无承无以得传薪。道之所存,师生同工,史实皆可稽也。在这篇文章中,王老师还总结了不可为师者五:学无广、学无勤、术无专、心无诚、目无远,不可以为师也。中医教育是一件很严肃的工作,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如果为师者故步自封、思维僵化,既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还可能约束年轻人的创造力。所以为师者,必须更加精勤,慎于德、专于能,方能不辱使命。

中医传承究竟应该传什么?王老师一直倡导思维的传承,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这种思维传承,才是活的传承。”王老师表示,在他看来,要做到活态传承,一是内容要活,二是形态要活。王老师先后培养硕博研究生、博士后133名,学术经验继承人11名,获全国优秀临床指导老师称号,他的多名学生也已经成长为体质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其“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贡献奖”。王老师的传承工作已经形成了谱系传承、临床传承、教学传承、科研传承等“十大传承”和平台传播、业界传播、大众传播等“八大传播”,为中医药人才成长培植厚土。他认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一项应该从娃娃抓起的工作,他和孙光荣国医大师担任了《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的主编,这套书已出现在中小学孩子们的书包和案头,受到广泛欢迎,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王老师的学生说,做王老师的学生“既幸福又痛苦”。跟师过程很痛苦,因为王老师要求学生“四会”:会临床,会科研,会著述,会演说。掌握这四个“会”的任何一项,都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出手能解决疑难病症,提笔能表达思想逻辑,既能应对现代科学要求,又能做到胸有乾坤的大家风范。四者在一定的高度上融会贯通,就形成了大医的境界。对于学生来说,要集于一身确实很难,非一日之功,但不如此无以为大医、名医、良医。所以,王老师对学生还有四个不能容忍——最不能容忍的是胸无大志,最不能原谅的是放弃追求,最不能允许的是浮躁轻率,最不能宽宥的是敷衍搪塞。目标明确,扛住蜕化过程的痛苦,有一日终于脱颖而出的时候,就像蛹化为蝶,那将是常人不及的幸福。

回首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经过王老师这个驿站成长为杏林人才,略微能够回报他传承岐黄的殷切之情,王老师心下自有几分欣慰。王老师常说,感谢一代代青年才俊走进杏林,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承续、丰富了岐黄之学,使筚路蓝缕发端的一个个学科体系,有了更加生动开阔的发展气象。所谓“道之所存,师生同工”,他们的艰辛付出,不仅是对于一个学术体系的贡献,也是对于整个中医发展的贡献。

“为师重在言传身教,老师常常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不时向我们袒露出青年时期的学习中医历程、在家乡行医时的心得、蜡烛灯下小楷抄写古典医著的快乐,以及作为第一届全国中医研究生的自豪。”王老师的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骆斌说道:“在追随老师学习期间,我们不仅深刻体悟到了老师对事业、对人生的追求与情感,更感受到了老师在治学道路上的不断修行,那种上下求索、臻于至善的精神,时刻激励我们成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告诉我们,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韩愈在《师说》也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老师的教育理念正是“以传道为先”。他常说:“有道无术,术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在传承工作中要做到以道驭术、道术相济,明道以修术,正道而强术。

一位好的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些中医基础知识、诊疗技术和经验,更应教育学生重视学习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学一些方法论。对一些疑难病,或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不好时,除了应总结分析技术和经验外,更应从思维方式上、思维角度上去考量。学生跟老师学习,应不仅限于继承老师的秘方、验方、临床经验之类。如果流于表面观察、总结老师看什么病,用什么方,加什么药,这种学习的结果仅为“形似”。跟师学习更应观察、分析、思考老师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在著书立说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和思维取向的分析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继承老师几十年思想结晶的真谛。高明的医术是由人脑产生的,如果单纯注重知识与技术的灌输或积累,势必头脑僵化,当然谈不上应变力和创造力,也就是所学知识与技术不能真正“活化”。

近些年,王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对中医高端人才进行再培养。经过酝酿和努力,2020年6月6日在自己的高徒中启动了“王琦书院”师承平台,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了“王琦书院”开学典礼,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人民网—人民健康网、《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医周刊》等新闻媒体对书院开办进行了报道。线上书院运行一年多,社会反响热烈。2021年6月2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正式发文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并于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了成立大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北京市相关单位领导、部分兄弟院校领导、兄弟单位领导、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代表、相关媒体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全体校领导、相关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了大会。共计62位院士、14位国医大师、13所高校领导,以及文化名人、专家学者60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会。

王老师为书院拟定的办学宗旨:发经典之奥义,融现代之新知,汇百家之言论,畅自由之思想。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书院师资由118名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学名师、各界名人组成,并且将不断邀请新的师资加入。书院设立首都名中医班、岐黄学者班、高徒班、海外班四个班。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及研修目标,制定统一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不同于现有的课堂和师承教学,创造性地将课堂讲授、名家讲坛、名医堂教学、师生问难、自学研修、基层实践等结合起来。正如同行评价所言,王琦书院的开办是当今中医药界的空前盛举,将开启中医药教育的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