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19至22日在甘肃考察时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西北民族大学在“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做新时代的传承者、弘扬者、创新者!”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支持敦煌舞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敦煌舞文化影响力。舞蹈学院充分利用西北地区的环境与民间文艺资源,挖掘、传承、凝炼地域文化,凸显课程特色优势,有效提升教学影响力;注重构建课程文化精神内涵和中华民族文化审美,强调课程文化的自觉延伸,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品牌。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教学积累结合社会服务与舞台实践,实质性地优化了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通过改革与探索,实现了教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目标,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紧密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价值观、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真善美的艺术品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敦煌舞源自积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敦煌壁画,具有鲜明的形象审美特性、地缘地域风格特性以及饱满的视觉美感和丰富的舞蹈语汇。作为敦煌舞的学术支撑和艺术实践的核心主体—《敦煌舞把杆训练教程》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强调敦煌舞在全国舞蹈界“唯一性”的特质,拓展教学路径和教学内容,将敦煌舞的风格特征通过记忆式肌肉训练,技术性地融入到把杆训练的规律中;以敦煌舞素质能力训练和技能技术训练为主要目的,解决敦煌舞表演过程中功能性和技术性与风格性不匹配的问题。教程中的组合借鉴敦煌壁画中非正常运动力学的人体呈现,借助把杆的作用在非正常重心甚至失重的状态下,探寻敦煌舞姿态极度的“开、合”及力度把控;运用“曲、抻、旋、拧、移、送”等特点和规律,尽可能还原壁画中的“失重”舞姿,寻找力与美在敦煌舞姿中的契合点,挖掘敦煌舞姿新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探索敦煌舞舞姿的“失衡美”另辟蹊径。
教程大量搜集与敦煌舞相关的文献资料、视频等基础素材,参考借鉴把杆基础训练规律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提炼、总结,将材料和已有成果进行动态比较研究,遵循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大胆创新改革的原则,一切建立在尊重科学、尊重艺术、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科学创新。最后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指导思想反复论证,让《敦煌舞把杆训练教程》内容里的每一个动作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通过教学途径最大限度挖掘、推动敦煌舞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