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思想瑰宝,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价值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之道、为政之道、发展之道、用人之道、修身之道、处世之道等思想更是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滋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就需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借鉴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智慧的深层融合。这既是历史传统的延续,也是社会现实的需求,不仅能够丰富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文化繁荣与发展。

本书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研究对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第一,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分四步进行论述。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从经典文献出发,探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功能的论述。再次,从历史维度出发,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时期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并得出启示。最后,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逻辑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着重探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什么必要、为什么可行的问题。第三,通过整合分析,立足于实际,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从不同方面提出解决路径,解决“怎么做”这一问题。

从具体章节上看,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并系统论述此项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概念做出阐释,例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概念,只有厘清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基本情况,才能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认识。第三章主要从经典文献出发,探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功能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辩证的阐释,并在与前人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这为我们挖掘、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第四章主要从历史维度出发,梳理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力求在此过程中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以内容为主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为依据,探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五章主要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侧重于从宏观层面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微观层面的个人、家庭等方面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六章主要探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什么必要、为什么可行,进一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环境、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融合、交叉具有高度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七章主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定位和主要原则。在目标定位与主要原则的指导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描绘基本蓝图。第八章主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与保障,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等不同场域发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第九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革,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创造人类文明生活新空间的重要力量,彻底改变了文化生存方式与传播方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在一时一地,而需要面对信息技术冲击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亟须内容精准化、渠道高效化、方式灵活化的挑战,不断挖掘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功能,这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只要我们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一定能开辟文化传播互动渠道,催生构建文化新生机、新生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新动力、提供新动能。

本书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高安安、于净源、吴璐曦、傅莉容共同撰写,具体分工为:高安安撰写第一章、第六章、第九章,吴璐曦撰写第二章、第三章,于净源撰写第四章、第五章,傅莉容撰写第七章、第八章。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著,谨致以诚挚的谢意。限于作者水平,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同行学者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作者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