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10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6 玉玺之谜

孙坚收复洛阳后,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休整部队。一天早上,突然有手下报告,洛阳城南的甄官井上方有五色之气,全军上下都很惊异,没人敢接近。孙坚闻讯赶过去,命人下井查探,结果发现了一枚玉玺。此玺四寸见方,玺纽为五龙盘绕,其中一条龙缺失一角,它正是旷世之宝——汉传国玺。

袁术素有篡汉之心,听闻玉玺在孙坚手中,便命人将孙坚的夫人吴氏绑架,胁迫孙坚交出玉玺。之后,袁术败亡,玉玺为徐璆(qiú)所得,他将玉玺交还朝廷。至此,在十常侍之乱中丢失的玉玺回到了大汉朝廷的手中。

以上这些记录,分别来自《吴书》《献帝起居注》《山阳公载记》等,看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在逻辑上也能讲得通。但有一件事却有些蹊跷——《三国志》中完全没提到传国玉玺这件事。

这就有些奇怪了,成书于《三国志》之前的两部正史——《史记》《汉书》,都明确交代了传国玉玺由秦入汉的详细过程,毕竟这关系到大汉正统的问题,是很有必要说明的。《晋书》对此也极为重视,着重描写了东晋是如何从冉魏手中获得玉玺的,同时还特意声明慕容儁的玉玺是假的,足以看出此事的重要性。

然而,《三国志》却对此事避而不谈,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陈寿自己也拿不准。陈寿治史精审而准确,没有把握宁可不写,这也是《三国志》内容过于精简的原因,他这一特点也被裴松之所认可。那么,接下来就尝试探究一下传国玉玺真正的奥秘吧。

当初,秦始皇扫灭六国后,制作了这枚玉玺。之后,刘邦入咸阳,秦王子婴请降,同时献上了皇帝玉玺,当时还不叫传国玉玺。后来,楚汉相争,项羽兵败自尽,刘邦称帝后,决定将这枚玉玺世世传授,因此命名为汉传国玺。

关于传国玉玺,还有个传说,说它来自当年楚人卞和制作的和氏璧。这种观点广泛流传,绝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其实这大错特错。这一说法最初来源于北魏的崔浩,但他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只是随意编造出来的。

其实,传国玉玺跟和氏璧没有半点关系。《宋书·礼志五》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而《玉玺谱》则说“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由此可见,传国玉玺是蓝田玉所制,而和氏璧出自楚国,蓝田是秦国的领土,两者毫不相干。这是第一个误区。

后来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意图篡汉,派人到太皇太后王政君处索取玉玺,王政君悲愤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下。《三国演义》说当时玉玺被摔掉一个角,之后用黄金镶嵌修补。其实,据《玉玺谱》记载,玉玺被摔坏的是玺纽上雕刻的螭(chī)的一角,而不是玉玺本身的一角,并且也没有用黄金镶嵌,这只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罢了。这是第二个误区。

之后,玉玺先后落入王莽、刘玄、刘盆子手中,最后光武帝一统天下,得到了玉玺,自此传国玉玺继续在东汉流传。

现在弄清了传国玉玺的一些基本情况,接下来该分析它在汉末时期的流动轨迹了。

第一个问题——孙坚到底得没得到传国玉玺?

这个问题看似没什么悬念,但裴松之提出了一些质疑,主要有三点:第一,孙坚是大汉忠臣,不会干私藏玉玺这种不光彩的事;第二,《吴书》把这件事当成光荣的事,其实是在抹黑孙坚;第三,孙皓投降的时候,献上的是天子六玺而非传国玉玺,连江山都没了,要玉玺有什么用呢?玉玺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所以,东吴根本就没有传国玉玺。总之,裴松之主张孙坚没有得到传国玉玺,至于他说得是否有道理,我们一条一条地看。

首先,关于孙坚是否是忠臣,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暂不讨论。接下来看《吴书》,《吴书》记载孙坚去世后“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而他找到玉玺的时候,井中也有五色气,二者相互对应。其实《吴书》这样写,应该只是为东吴塑造天命而已,毕竟孙权称帝的理论依据比起曹魏有着先天的不足,这恰恰可以证明《吴书》描述的孙坚得到玉玺一事值得怀疑。最后一点裴松之的质疑最有道理,传国玉玺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实际的意义,只能起到一个加成的作用。如果皇帝有玉玺在手,说明他登基名正言顺;如果没有,那他登基的合理性就有些不足了,比如开创东晋的晋元帝司马睿就因没有玉玺被人讥讽为“白板天子”。但如果未能君临天下,那玉玺在手就是怀璧其罪了,这时候有还不如没有。这么看来,孙坚确实有可能背了黑锅。

但是,清代学者赵一清却对裴松之的论点提出反对,他认为袁术用孙坚夫人要挟而夺走玉玺,这是明摆着的事,因为《山阳公载记》和《后汉书》都有同样的记载,裴松之把这个事给忘了。裴松之真的忘了吗?笔者认为没有。因为袁术从孙坚处夺走玉玺的说法有逻辑上的漏洞。

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玉玺是怎么到袁术手中的?

虽然袁术在南阳期间就有了称帝的想法,但自打孙坚起兵,孙策就带着母亲吴夫人从寿春搬到庐江郡舒县(治所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去了,那里距离南阳上千里,袁术并不具备绑架吴夫人的条件。可是,后来玉玺确实到了袁术手中,这就很奇怪了。既然如此,会不会孙氏和袁术这宗交易的筹码并非吴夫人,而是其他呢?比如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用玉玺换了三千兵马。其实这也不太可能,理由是这个玉玺很可能是假的。

首先,我们来看,玉玺上刻着的八个字是什么。纵观各类史书,共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卫宏《汉旧仪》、韦昭《吴书》、纪僧真《玉玺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二种:应劭《汉官仪》、皇甫谧《帝王世纪》——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第三种:孙盛《晋阳秋》——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第四种:沈约《宋书》——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先看第一种说法,基本来源就是卫宏一个人,《吴书》大概率也是根据他的说法写的。卫宏生活的时代最早,为光武帝时期人,而且是皇帝钦命的议郎,有可能接触到汉传国玺,他的说法应该最可靠。至于第二种说法,应劭是汉末人,皇甫谧则是魏晋人,从时代来看可信度不如卫宏,他们可能没见过玉玺,收集到的资料也有些错误。对于后两种说法,孙盛是东晋时期人,沈约是南朝梁时期人,时代差得太远,可信度就更低了。

也就是说,真正的传国玉玺上面刻的字应该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这还可以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至少从东晋开始,朝廷的传国玉玺就是假的,毕竟从刻字来看和正品差异过大。

我们再看看从汉末开始,传国玉玺的流传路径,按史书记载应该为袁术、汉献帝、曹魏、西晋、前赵、后赵、冉魏、东晋,至于前燕慕容儁声称得到了玉玺则很难采信。这期间,传国玉玺只是在不同政权手中流转,而没有丢失。

那么玉玺什么时候丢失过呢?似乎只有十常侍之乱这一次,出问题的节点应该也在这里。由此可知,虽然十常侍之乱后,传国玉玺“失而复得”,但从此刻起,这个所谓的玉玺是真是假就很难说了。

那么是谁在造假呢?孙坚没有这个动机,而且时间也不太够,他于攻克洛阳后的第二年就战死了。这样一来,大概率就是袁术了,他的动机最大,时间也很充分,只不过把字刻错了。至于为什么把孙坚牵扯进来,是因为他打算让孙坚为自己背锅,这样就变成孙坚私藏玉玺而不是袁术私刻玉玺了。

关于袁术从孙坚处夺走玉玺值得怀疑的理由还有一个,《后汉书·徐璆传》注引卫宏:“袁术有僭盗意,乃拘坚妻求之。术得玺,举以向肘。魏武谓之曰:‘我在,不听汝乃至此。’时(徐)璆得而献之。”后来袁术战败病死,他之前挟持的大臣徐璆夺得玉玺归汉,后来玉玺落到曹操手里。

多年以后,北魏太武帝灭佛期间,从邺城被捣毁的佛像中发现两枚玉玺,刻字确实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其中一枚多刻了一句“魏所受汉传国玺”,看起来像是曹丕刻上去的。这回刻字是对了,那么这两个玉玺中有真的吗?

或许这两个也是假的,如果真玺在手,何必要造假呢?就算造假,也没有把两个放一起的道理,而是要分开隐藏。多出的那句“魏所受汉传国玺”,看起来也有些画蛇添足,因为以往的史书根本没提过曹丕乱刻乱画一事。

真正的传国玉玺,大概率在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后的那场动乱中就失踪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没道理孙坚短暂驻留洛阳能找得到,而董卓有近两年的充足时间却找不到。千百年来,众人争夺的传国玉玺其实大概率都是赝品,真品早已下落不明。

如今,全军整顿完毕,孙坚继续发兵向西,准备给董卓最后一击。然而,对一个利益联盟来说,在共同的敌人被削弱后,曾经的盟友很可能就要兵戎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