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叙事专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其中,雍王素节、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都是萧淑妃所生。

不知道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王皇后一直没有生育。推测这可能和她的不得宠很有关系。

王皇后同武照一样,是并州人氏。唐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是王后的堂祖母。王后之母柳氏的婶婶,是唐太宗的长女襄阳公主之女。从这种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王皇后与李唐皇室家族的渊源。

然而,渊源并不意味着好感。李世民的姑母最初向他提到王氏的美色,是在李治做晋王的时候。唐太宗本人是痴恋美色的,而且,这也是他择媳的标准。

他被同安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为长公主)说动了心,于是做定主张,把王氏迎娶到晋王府。

美丽的晋王妃好像天生同李治不投缘。李治从晋王而登储,又从储位而君临天下;王氏也从晋王妃升为太子妃,由太子妃而册立为后。可是,李治和王氏之间的感情,却没有丝毫增添,一如当初的隔膜与淡漠。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地位的升迁,他们的关系,反而变得越来越疏远。

皇后无子,这个缺憾,对于她的后宫领袖的至尊地位,是一个大大的威胁。为了这个心病,王皇后一直暗中盘算,想要收养一个孩子。

转眼就到了先皇的忌日,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上香。

感业寺收容了唐太宗的嫔御美女,它究竟算不算是皇家的一座香火院,一时也很难说得清。所以,我们不好断定李治是为了看武氏才借先皇忌日的机会,去了感业寺。

感业寺是一座尼庵(an,音安,多指尼姑住的佛寺),通常情况下,女眷喜欢到那里进香礼佛。

唐高宗选择一座尼庵行香,这实在不能不让人觉得,他是有意安排了与武氏的会面。因为他不可能不记得,有一批旧宫人,一年前曾被发落到感业寺,出家做了尼姑。

出家人只遵守佛门清规,对世俗礼节不必理会。有施主佛教名词。指向寺院施舍财物、饮食的世俗信徒)人寺烧香,不论男客女客,僧尼均不须回避。

没有人会想到殿堂里的贵人是当今圣上,李治当然不能用皇帝的身份来惊动这座小庙。他不知道那些穿着同样缁(zi,音资,黑色)衣、剃着光头的比丘尼中,哪一个是当年的武才人。事隔一年,李治担心自己已经认不出她了。

干太李治叫不出武氏的法号,管事的老尼也不知道她的俗名。“该怎么开口向她打听武氏呢?”李治想了一下,故作随意地问起,去年宫里送出的一批宫人,是不是全都在这里修道?

老尼一听李治的问话,对他的来历已经猜出了七八分。她请贵人到客堂(寺庙里接待客人的房间)小坐片刻,自己走在前面导引。这时,早有一个小尼姑奉了她的指示,去找一个从宫里来的人到客堂侍候。

她要找的人,正是武氏。在感业寺众尼中,武氏因美貌、聪明而显得与常人不同。

老尼心想:看情形,这贵人若非亲王,便是皇家贵戚,否则,他怎会凭空问起那些出家的宫人?她脑筋转得真快,立刻就打发人去把那个漂亮的小师父(僧、尼、道士尊称师父)找了来。

天可怜见,一对劳燕分飞的故人,终于又得重逢。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武氏没想到高宗皇帝竟然从天而降,端坐在客堂里。一见之下,她喜极而悲,顿时泪如雨下。

李治一眼看到武才人没有青丝的头、没有粉黛的脸,也禁不住悲从中来,掩面而泣。

什么话也来不及说。什么话也不能说。李治走了。武氏相信她还会再见到他。

回到宫里,李治情绪低落,显得很不开心。王皇后见状,颇起疑心。她叫来皇帝贴身的宦官,盘问究竟出了什么事。宦官就把感业寺里发生的那一幕,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向皇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皇后这阵子,正被恃宠骄纵的萧淑妃气得不得了,由于无计可施,怎么也奈何不得她。皇上跑到感业寺私会旧宫人,乍一听,这事更是不像话——“相对而泣”,哼!皇上还真多情呢。

想到这里,王皇后忽然心生一计。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王皇后想出了对付萧淑妃的办法。

感业寺近来香火大盛,频频有贵人出人,施舍了很多的金银供奉。这些人都是冲着同一个人来的,那就是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