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为汉人,应当同心协力
这个决定与其贼首李自成战死的消息相比较,所震惊骇人之程度丝毫不落于下风,甚至稳稳压过一头。
饶是将领之中最沉稳的胡守亮都深感吃惊,戚玉川,池有权,等一众将领几乎是呆的站在原地许久未曾开口。
并非他们不敢随陆靖塘北上援救,而是觉得这个决定太过大胆,且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
作为新人的赵可化见气氛实在凝重,内心实在不解,故率先就此大胆决定询问道:“将军,可知清兵有十几万之众?”
“当然知晓。”
“将军,又是否明白我军兵力仅仅一万,粮饷不足半年,兵卒尚未得到操练,甚至各营配合仍有问题?”
“颇为了解。”
“将军,在下还想请问,此番我军北上无任何援军,甚至还会遭到流贼的袭击导致大军彻底溃败?”
“大军不会溃败。”
闻言,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的赵可化长长叹了口气,深知陆靖塘此人颇为固执,深深鞠了一躬后便不再发言。
胡守亮虽觉得这个决定实在大胆,但觉得陆靖塘并不是那种行事太过随心所欲的人,必然有其缘由,便询问道:“我等本可以一言不发直接追随,但还是觉得决定有些大胆,不妨与兄弟们交个底,否则太过骇人。”
其余诸将领也是深感赞同,纷纷点头同意。
让他们冲锋陷阵绝无二话,但眼下他们不再是以前那帮跟在吴三桂身后的无名小卒,而是拥着先帝嫡子永王殿下,收复山东大半土地,大明北方的唯一一支明军,不可谓不小心谨慎。
“江南诸位觉得可去?”
众人摇了摇头。
江南虽未曾遭受鞑子蹂躏,但也因流贼数年侵扰,也有数支朝廷大军镇守各地。而那些狼子野心的军队,一旦发现他们这支仅有一万人的兵马拥立永王南下,怕是会穷尽手段强抢永王,进而杀光他们。
以他们目前的实力,自然无法安稳立足。
“山东,能待下去吗?”
闻言,众位将领却是不同方才果断拒绝的态度,对于这个提议便是深感赞同,甚至一些将领本就认为应该在山东养兵蓄战,发展实力。
一是山东境内流贼几乎没有重兵把守,极容易占领全境。
二是觉得清兵眼下视流贼为心腹大患,必然不会分兵前往山东去寻他们交战。因此,趁清兵与流贼交战的空隙,他们便可以趁机扩充实力。
到那时,或是南下,或是北上,皆可。
但唯独现在不行。
更何况,眼下已有先帝爷的嫡子永王殿下作为继承人,为何还需要尚在流贼军中的太子?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太子身死,与他们又有何干?
而且,太子一旦身死,那么永王殿下便是大明唯一的继承人,再也没有人会质疑永王的正统,不会引起争议。
北上营救,实属……
最后那两个字,戚玉川不敢说出口,虽是内心想法也立时便止住。
“尔等皆是悍将,虽未曾读过圣人书籍,但好歹兵书看了不少。竟然连唇亡齿寒这个典故都不知吗?”
扫了眼在场众人的表情,陆靖塘颇有些愠怒。
“那为何不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
较其他将领更深知一些典故的戚玉川,当即便脱口而出。
“你认为流贼与清军会两败俱伤?”闻言,陆靖塘立即看向满脸不解的戚玉川。
对方沉默不语,明显认为就是如此。
“那为何流贼坐拥十万大军,一座雄关,却挡不住清兵!为何他们一退再退,军心丧失?难道这便是你所说两败俱伤的表现?”
听闻此言,戚玉川猛然意识到自己确实忽略了眼下的这个事实,当即羞愧万分低下了头。
其余诸将领也是恍然明白过来,他们只觉得流贼坐拥大明的半壁江山,更是有着几十万大军,即便不敌清军也不会迅速败亡。
但他们却忽略了前几日流贼才刚被击败的事实。
若是以同等兵力都不曾与之抗衡,凭什么觉得被其击败后导致军心崩溃,土地丧失,仍可以成为清军的劲敌呢?
“若我等坐视流贼被击败,自己却在一边逍遥自在,远远观望,那我等才是那最愚蠢的!一旦流贼败亡,下一个便是我们!”
伴随着陆靖塘一声怒吼,大厅顿时安静的可怕。
前世那南明在得知联虏灭贼的谋划失败后,便想着积蓄实力,待清军与流贼两方损失惨重后他们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却万万没想到,顺军的战力竟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而清军的实力竟然如此强大,双方接战后顺军不堪继而节节败退。
自京师撤退后逃至山西,后又连忙退到陕西,本想着以潼关之坚抵挡清军,再配合陕北的李过两面合围清军,却不曾想于潼关大败,内部又有大将贺珍叛变。
一系列变故迅速导致顺军再次卷携家眷逃亡至湖北,最后李自成意外被杀,顺军各部自此开始四处流亡作战。
直至几十年后,最后一支抗清数年的顺军尽数战死。
期间,南明朝廷也在清军的马蹄下败亡的比顺军还要快,曾经脑海中想着成为渔翁的梦想也成了泡影。
若是真的随诸将领心中想法死守山东,即便凭他前世的了解在山东发展屯田,修建堡垒,难道就可以抵挡清军了吗?
须知,江南的士绅不会援助他,大名南方的军队不会增援。
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重蹈前世南明下场的结果必然无法更改。
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直接北上,太子朱慈烺救不救得下不好说,但却可以以他们誓死抗击清军,却对顺军秋毫不犯的举动使李过对他好感大大加深。
何况双方之前本就有盟约,此番所为自然与之呼应。
陆靖塘知晓李过的为人,其正直忠义,英勇不屈,深明大义。于统军作战方面更是极有远见,前世更是为抵御满清投身南明。
既然前世可以,为何今世不可?
与其蒙受鞑虏欺辱中华大地,不如就此北上,与李过联合,共击鞑虏!
“诸位,且不提太子殿下本为我等尊上,再者那顺军虽是贼寇,但仍是汉人!我等坐观同为汉人的顺军遭鞑虏屠杀,难道与汉奸不无二致?”
陆靖塘最后一句话,如沉重的钟声一般砸在在场诸将领的心头。
忽然,一道稚嫩的声音立时响起,令众人忙抬头看去。
“本殿下同意将军所言,我虽尚小,但皇兄常与我说,汉人必须同心,才可驱除鞑虏!
因我大明,便就亡在这不同心协力之上。
将军们,北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