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4章 玉门政务

当到了县衙,康通信和王景翼也是早早等在大堂,周围还有许多玉门县的本地代表。

包括安景旻的内应,药行行首安于义。还有玉门地区部落首领,祆教祆正“石老头”石劲一,州衙皂吏的头目杨遂等人。

当众人看到王庸搀扶着赵世承进来后,玉门县的这些本地代表纷纷急忙起身,惊讶不已。

石劲一在所有人中算岁数比较大的,但是见到赵世承,也是恭恭敬敬的说:“赵老太公?您怎么出山了?”

“老朽是来恭迎我大唐王师的。”

赵世承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举了举手中的欠条说:

“顺便来索赔,一个士兵非要让老朽拿着这欠条来县衙索赔,否则说他就要受到军法惩处。”

大家此时也都是笑了起来。

皂吏首领杨遂也是对赵世承很尊敬,上前搀扶说:“赵老太公七十余年不来县衙,今日出山,我等晚辈倍感荣幸。”

赵世承笑着说:“蕃奴窃据县城,我岂能从贼?如今全赖三位将军,光复玉门,老朽就是死了,也要为大唐军队出一份力。”

王庸急忙说道:“赵老太公切莫这般说。”

众人落座以后,赵世承一直看着王庸,眼中露出无尽的喜欢。把王庸这样一个厚脸皮的人都给看的有点浑身不自在了。

不过玉门县的这些人知道,赵世承只是羡慕王庸。

赵世承是宝应元年的明经科及第,当时西北战局糜烂,人才匮乏,考上明经科时,就被立即调到河西任玉门县丞。

两年后,也就是大唐广德二年,吐蕃兵围玉门,县令战死,县尉想要投降,赵世承一刀斩了县尉,带领玉门百姓继续对抗吐蕃,坚守了一年,弹尽粮绝。

最后吐蕃大帅亲自出面,承诺不屠城,不劫掠之后,才开城投降。

从此赵世承不问世事,吐蕃人不敢动德高望重的赵世承,生怕引起民变。所以吐蕃的历届肃州节儿,都是把赵世承供养起来。

只是赵世承一直希望能够再次披挂上阵,光复大唐疆土。如今看到王庸等人,想必是想起了他自己当年鲜衣怒马,抵抗吐蕃的青年时光。

王庸此时被看的不好意思,于是打开话匣说:“赵老太公今年高寿?”

赵世承笑着说:“老朽今年已过期颐之年。”

王庸、康通信等人惊讶了,百岁老人,这岁数在古代可是比中五百万还困难。更何况是在河西地区。一个康太公,大家都觉得不容易了。更何况这可是个人瑞。

赵世承却笑着摇手说:“诸位将军切莫如此,老朽百年光阴,大半虚度。所立功业,还不如诸位少年将军。老朽羞愧啊。”

众人寒暄一会后,赵世承问道:“不知诸位将军,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置玉门县?”

康通信和王景翼也看向了王庸,他们如今对于规划方面,完全听王庸的。

王庸于是使了个眼色,早就准备好的刘二有,拿着一摞文书递给了王庸。

王庸说道:“首先是法度。这里是我们三营出发前统一规定的军规,还望诸位能够帮忙通知到每一位百姓。但凡我三营将士有违反这些军规的,都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们定然秉公处理。”

王庸将军规分给了在场的四位玉门县本地代表。四人看后皆是心中大慰,喜色挂上了面庞。

赵世承笑着说:“少将军不律人,先律己,君子也。老朽佩服。这等军规若推行,何愁民心不归附。少将军放心,有老朽监督,定让百姓都知道将军德政。你们两个听到了吗?”

此时部落首领“石老头”石劲一,州衙皂吏的头目杨遂急忙称:“是”。

王庸接着说:“然后我们俘虏了许多吐蕃俘虏。我们要开公审大会,麻烦诸公通知一下百姓,谁家有家人被杀,妻女被侮辱,财货被劫掠,都可以过来伸冤指证。我们会对犯罪的吐蕃士兵处罚。以正视听,明典刑。”

赵世承越发欣赏眼前这个少年,连连点头说:“好!如此甚好!”

随后王庸公布了一系列军管时期的命令。包括宵禁,划分军事禁区,雇佣劳力等等事情。每一件事情都做的有理有据。赵世承等人说不出任何问题,都欣然同意。

王庸最后说道:“赵老太公,我们不日就要进攻肃州,后续玉门县的治理,会有沙州张刺史那边派人过来对接。这段时间还要劳烦诸位,维持玉门现状。”

赵世承也是抓住王庸手说:“少将军放心,我等必然做好后勤,全力支持少将军东征。少将军年少有为,将来必成大器。”

一番告别以后,赵世承就带着其他三人出了玉门县衙。

赵世承连连回身看着县衙,欣喜之色溢于言表:“真好!好一帮朝气蓬勃的少年郎啊。”

说到这里赵世承忽然一咋舌,说到:“哎呀!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安于义,石劲一,杨遂三人急忙问道:“何事?”

赵世承说道:“忘了问这位王庸王将军婚配了没有。老朽还有几个曾孙女待字闺中呢。”

众人皆是哈哈大笑。

安于义说道:“我家家主信中好像提到过,王庸将军今年才十六岁,肯定没有婚配的。赵老太公若有意,倒是可以试试。”

赵世承也是捋着白胡须,笑着说:“罢了,此子有麒麟之姿,老朽这驽马之家安敢高攀啊。哈哈。”

当王庸要开公审大会的消息一传开,第二天玉门百姓纷纷到了县衙,开始打听伸冤之事,县衙人满为患,门槛都快被踩破了。

王庸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没想到这么多人来伸冤。在痛骂吐蕃不做人之余,只能亲自出面,给百姓讲新的公审大会细则:

“诸位,明日开始,我们会在东门前,将这些吐蕃俘虏一一审判,诸位也不用找人写状子,只要带着证人和证物,来到东门即可,我们定然还给大家一个公平。今天大家就都先回去。”

听到王庸这话,百姓们这才回家,各自去找证人了。

康通信此时对王庸说道:“咱还是去打仗吧,现在县衙这些文书,看得我脑袋疼。”

王庸苦笑说:“康兄,这县衙政务现在都是我在处理好吗?脑袋疼的该是我。你天天泡在军营,舞刀弄棒的,你哪里脑袋疼了。”

“我听着脑袋疼。”康通信说:“好兄弟,咱就直接去肃州吧。把玉门县交给后续张公派过来的人不就好了?你跟着瞎掺和什么劲?”

“后方不定,我等如何进军?”

王庸语重心长说:

“康兄,只打好仗是不够的。我们打仗,是为了重建一个新世界。而不是打完了,就没事了。若不能治理当地,我们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康通信也自知理亏,嘟囔着:“哦,那你快点处理。你可别忘了,咱们故意放了几个吐蕃信使,我估计肃州援兵已经在路上了。”

王庸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康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还没忘。”

王景翼也是劝康通信说:“康兄,别催王兄弟了,你我都不懂政事,就不要指手画脚了。王兄弟,也是辛苦你了。”

王庸也是感慨说:“咱们军中识字的人太少了,倘若能多一些识字的,我也能轻松不少。康兄,王兄,我打算后续在各营每晚的学习娱乐时间中,增加识字课。你们看如何?”

二人皆点头。

王景翼说道:“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以后传达命令,发布军规,布告事宜就可以通过文书,不用再口口相传。”

王庸补充说道:“也可以慢慢启蒙他们的思想,慢慢理解圣人之言,理解仁义礼智信,这样我们军队的思想会统一,也会更加有凝聚力。”

康通信也赞同:“对!就是这般道理!”

王庸看着康通义,调侃说:“康兄,我还以为你会反对。”

康通信说:“我反对啥,不是,王兄弟,我老康是说话性子粗了一些,但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好吗?我康家好歹也是沙州大户,也知读书重要性,莫要这般看我。”

王庸和王景翼都是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