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波兰历史长河中的波兰文学

一片土地,历尽坎坷终获统一,

一片土地,那里的人们对自己的道路探索不息。

一片土地,被一个家族的众多王公长期割裂。

一片土地,既服从于个人自由,又虑及所有人的利益。

一片土地,在几乎六代人的时间里被彻底撕裂。

在世界版图上被撕裂!

子孙的命运也被撕裂!

一片土地,经历撕裂,

重新在波兰人心中获得统一,

一片绝无仅有的土地。[1]

这是波兰人卡罗尔·约瑟夫·沃伊蒂瓦(Karol Józef Wojtyła,1920—2005),也就是后来的天主教教皇保罗二世在长诗《斯坦尼斯瓦夫》(Stanisław)中高度概括的波兰民族十个世纪拼搏奋斗的历史。10世纪中叶,以格涅兹诺(Gniezno)为中心的波兰部落逐渐统一了其他部落。皮亚斯特家族的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935—992)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开始了皮亚斯特王朝的统治。966年,他接受基督教洗礼,从此波兰进入了基督教世界。彼时在中国,后周诸将于960年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宋朝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此后近千年间,中国和波兰这两个山海相隔的国家并未产生过多交集,波兰历史、文化和文学尚不为中国人知悉。进入现代社会后,两国交往逐渐频繁,特别是近年来在两国文化机构的有力推动下,波兰文化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但若要回答有关中波文学关系研究的对象、范围、目标和意义等问题,仍有必要对波兰文学及其生成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环境做一番梳理。

波兰地处中欧平原,波兰人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他们在原始部族的农耕和游牧中度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时期。波兰立国之前,人民信奉多神教,那时候这片土地上流传的文学是民间创作的口头故事和诗歌。那些故事主要是神话、传说、童话和趣闻,而诗歌创作与波兰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梅什科一世皈依天主教后,波兰进入欧洲文化圈,由此开启了五百余年的中世纪时代。这也是波兰的封建时期,经历过博莱斯瓦夫一世(Bolesław I Chrobry,967—1025)东征西讨、统一国家、扩大疆域、成为欧洲强国并在1025年加冕为波兰第一任国王的辉煌,也陷入过歪嘴的博莱斯瓦夫三世(Bolesław III Krzywousty,1086—1138)1138年留下分而治之的遗嘱造成长达两个世纪封建割据、国家分裂的悲惨局面。1226年,波兰王国国王之子、马佐维亚公国首领康拉德公爵(Konrad I Mazowiecki,1187—1247)为对抗古普鲁士人,将条顿骑士团引入波兰,结果导致了波兰和条顿骑士团之间近二百年的战争。这段历史成为后世波兰文学经常书写的主题。

随着基督教传入,拉丁文成了波兰的正式语言,10—13世纪波兰有文字记载的文献,大多用拉丁文书写。当时天主教僧侣为了反对所谓“异教”精神,向民众灌输天主教教义,抄印大批用拉丁文写就的经文和关于基督与使徒的故事,出现了《传道录》(Kazanie)、《圣徒言行录》(Utwory hagiograficzne)和宗教赞美诗以及宗教戏剧——神秘剧。12—13世纪,波兰先后出现了两部用拉丁语书写的编年史,作者分别是加尔·无名氏(Gall Anonim,1066—1145)和文岑特·卡德乌贝克(Wincenty Kadłubek,1150—1223)。同期波兰语在拉丁语字母表基础上根据本国语音特点加以扩展,形成了波兰语言文字,在中世纪前期出现了第一部用波兰文写就的文学作品《圣母颂》(Bogurodzica)。14—15世纪,波兰出现了最早的政论文学,如恰尔科夫人扬柯(Janko z Czarnokowa,1320—1378)的《编年史》(Kronika Janka z Czarnokowa),主要记载卡齐米日三世(Kazimierz III Wielki,1310—1370)和他的后继者路德维克(Ludwik Węgierski,1326—1382)统治时期的宫廷生活。扬·奥斯特罗鲁格(Jan Ostroróg,1436—1501)的《治国纪要》(Memoriał w sprawie uporządkowania Rzeczypospolitej)开波兰政论之先河,他主张加强王权,削弱贵族和教会势力,还强调波兰语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世纪时期,波兰古代口头诗歌与宗教节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歌谣,包括礼仪歌、哀歌、幽默滑稽歌、田园牧歌等。古代歌谣对波兰诗歌,特别是对浪漫主义时代的诗歌创作具有极大影响。这一时期的世俗诗歌、宗教诗歌均有发展,虽然波兰语作品多数是口头文学,拉丁文作品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但拉丁语、波兰语双语并立的文学格局得以确立。

1364年,国王卡齐米日三世统治时期,在克拉科夫(Kraków)创建了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克拉科夫大学,也是欧洲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1385年,波兰和立陶宛签订合约,立陶宛大公雅盖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1434)迎娶波兰女王雅德维嘉(Jadwiga Andegaweńska,?—1399),皈依基督教,接任波兰国王,波兰和立陶宛成立联合王国,由此开启了波兰历史上雅盖隆王朝统治的辉煌的“黄金时代”。1390年前后,雅德维嘉王后出资,由雅盖沃国王对克拉科夫大学进行复建和扩建,此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闻名的雅盖隆大学。这里孕育了很多波兰文学巨擘,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ława Szymborska,1923—2012)、科幻文学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1921—2006)、著名剧作家斯坦尼斯瓦夫·维斯皮安斯基(Stanisław Wyspiański,1869—1907)等。

15—16世纪的波兰,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物阜民安,文化也走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黄金时代”。人文主义者大力发展波兰民族文学和波兰书面语,出现了萨诺克的格热戈什(Grzegorz z Sanoka,1406—1477)和卡利马赫(Kallimach,1437—1496)等人文主义活动家和克罗斯诺的帕维乌(Paweł z Krosna,1474—1517)、维希利查的扬(Jan z Wiślicy,1485—1520)、克莱门斯·雅尼茨基(Klemens Janicki,1516—1543)等文艺复兴初期的拉丁语诗人。文艺复兴成熟时期的杰出代表是扬·科哈诺夫斯基(Jan Kochanowski,1530—1584),他毕生都在用拉丁语和波兰语两种语言创作,而代表他最高成就的作品都是用波兰语写就的。科哈诺夫斯基第一次把十四行诗、三韵句诗、六韵句诗和无韵诗引进波兰文学,代表作除了《歌集》(Pieśni)和《挽歌》(Treny),还有波兰文学史上第一部悲剧《拒绝希腊使者》(Odpraw posłów greckich)。

17世纪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波兰贵族民主走向极端化,导致国内政治腐败,兵连祸结,国势衰危,社会矛盾尖锐。1620年,在楚措拉战役中,波兰-立陶宛联邦大败于奥斯曼帝国。1648年,乌克兰贵族博赫丹·赫米尔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1595—1657)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哥萨克暴动,后又请求俄国出兵,引发了波俄战争(1654—1677)。1655年,瑞典利用波兰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争而国力虚弱的时机,勾结勃兰登侯国,大举入侵波兰和立陶宛,史称第二次北方战争。波瑞战争持续了五年,至1660年结束。在这场“大洪水时代”的灾难中,波兰-立陶宛联邦丧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直接导致了国家破败与国土沦丧。

这一时期,波兰人文主义衰落,反宗教改革得势,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耶稣会宣扬“波兰人是上帝的选民”“波兰是基督教世界抗御异教的中流砥柱和新的罗马”等观念,这同当时在波兰贵族中流行的萨尔马特主义相结合,构成了17世纪波兰的意识形态——民族使命主义。萨尔马特主义赞美波兰贵族的历史功绩,推崇波兰的民族文化,提倡回归过去,复兴衰落的骑士精神,维护本民族的传统,保卫贵族“黄金般的”自由,重振共和国昔日雄风。在生活和习俗方面,萨尔马特主义则表现为追求豪华阔绰、铺张扬厉。这些波兰文化元素在之后几个世纪的波兰文学中均有所反映。

18世纪的欧洲群雄并起,波兰贵族共和国却走上了穷途末路。1772年8月,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波兰失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1789年,波兰爱国者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希望收复失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791年5月3日通过《五三宪法》,这些举动遭到了邻国尤其是俄罗斯的敌视。1792年,俄国和普鲁士进军波兰,并于1793年再次签订了瓜分波兰的条约。1794年3月24日,波兰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Tadeusz Kościuszko,1746—1817)领导波兰人民在塔德乌什·克拉科夫举行民族起义,惨遭俄、普、奥三国镇压,最终导致这三国将波兰领土瓜分殆尽。

18世纪下半叶,波兰文学进入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并不统一,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是古典主义。18世纪80年代,感伤主义渗透进波兰文学,出现了许多表达个人内心世界的抒情诗和情诗。启蒙文学重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诗人之王”的伊格纳齐·克拉西茨基(Ignacy Krasicki,1735—1801),他“抨击贵族的因循守旧和奢侈浪费,揭露萨尔马特主义的宗教狂热和等级偏见”[2]他善用讽刺、戏谑进行道德说教,创作了第一部波兰现代小说《尼古拉·陀希维亚德琴斯基历险记》(Mikołaja Doświadczyńskiego przypadki)。

“19世纪上半叶蓬勃兴起的波兰浪漫主义运动虽受到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却深深植根于波兰土壤,是波兰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物。”[3]1819年,沙俄在其所占领的华沙公国实行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许多杂志被迫停刊,大量书籍被禁,这一举措引起了波兰青年人的强烈不满。彼时,《华沙日记》(Pamiętnik Warszawski)等波兰报刊将发端于西欧的浪漫主义思潮传播到了波兰,为处于精神苦闷之中的进步文学家带来了一束饱含希望的微光。1818年,波兰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卡齐米日·布罗津斯基(Kazimierz Brodziński,1791—1835)在《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波兰诗歌的精神》(O klasycznoności i romantyczności tudzieżo duchu poezji polskiej)一文中批评了启蒙作家的古典主义作品,引起批评家扬·希尼亚德茨基(Jan Śniadecki,1756—1830)的激烈反应,他在《论古典和浪漫主义著作》(O pismach klasycznych i romantycznych)中指责浪漫主义者宣扬落后、无知和迷信,从而在波兰引发了一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

1822年,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1798—1855)第一部诗集《歌谣与传奇》(Ballady i romanse)出版,标志着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诗人用炽热的感情压倒冷静理性,想象力冲破束缚自由驰骋,开创了波兰文学史最重要、最辉煌的浪漫主义时代。亚当·密茨凯维奇、尤利乌什·斯沃瓦茨基(Juliusz Słowacki,1809—1849)和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Zygmunt Krasiński,1812—1859)并称波兰浪漫主义三杰,以他们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将创作厚植于波兰的民族解放事业之中,与向往自由、反抗压迫、争取独立的爱国主义情怀紧密相连,创造出了独具波兰文化特色、反映波兰民族性格的伟大文学。

19世纪60年代末,华沙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以及斯宾塞的功利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他们寻求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要求男女平权,提倡普及教育,崇尚知识和科技进步,强调文学作品的倾向性。及至19世纪80年代,作家们渐渐看到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开始以现实主义、批判主义手法反映阶级矛盾,揭露资产阶级的黑暗面。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艾丽查·奥若什科娃(Eliza Orzeszkowa,1841—1910)、亨利克·显克维奇、博莱斯瓦夫·普鲁斯(Bolesław Prus,1847—1912)等创作的历史小说,在揭露民族矛盾和宣扬爱国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波兰掀起了被称为“青年波兰”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青年波兰”的作家们认为,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浩大的价值危机和哲学体系危机,西方文明对人类进步已无能为力,世界正走向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年轻的波兰艺术家们不相信旧世界的秩序,他们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在诗歌创作上借鉴浪漫主义精神,同时与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等表现手法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被称为“新浪漫主义”的流派,卡齐米日·普热尔瓦·泰特迈耶尔(Kazimierz Przerwa Tetmajer,1865—1940)、扬·卡斯普罗维奇(Jan Kasprowicz,1860—1926)是其中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继承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同时吸收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代表作家有斯特凡·热罗姆斯基(Stefan Żeromski,1864—1925)和弗瓦迪斯瓦夫·莱蒙特(Władysław Reymont,1867—1925)。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历经123年家国破碎之后重获独立,史称波兰第二共和国。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二十余年中,波兰先后出现了“斯卡曼德尔”诗社、“战车”诗社、“扎加雷”诗社和表现主义、未来派、先锋派诗歌团体,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Jarosław Iwaszkiewicz,1894—1980)、尤利安·杜维姆(Julian Tuwim,1894—1953)、莱奥波尔德·斯塔夫(Leopold Staff,1878—1957)、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等后来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家都在这个时期进行创作。以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1904—1969)、布鲁诺·舒尔茨(Bruno Schulz,1892—1942)为代表的波兰荒诞派文学也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

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日益严重的社会冲突的一面镜子”[4]。塔德乌什·博罗夫斯基(Tadeusz Borowski,1922—1951)、伊瓦什凯维奇、耶日·安德热耶夫斯基(Jerzy Andrzejewski,1909—1983)、耶日·普特拉门特(Jerzy Putrament,1910—1986)、扬·约瑟夫·什切潘斯基(Jan Józef Szczepański,1919—2003)和塔德乌什·孔维茨基(Tadeusz Konwicki,1926—2015)等人的作品不仅在波兰广受赞扬,也在同时期的遥远中国获得了回响。波兰战后的诗歌创作,当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新浪潮派,而80年代的波兰诗坛三杰塔德乌什·鲁热维奇(Tadeusz Różewicz,1921—2014)、兹比格涅夫·赫贝特(Zbigniew Herbert,1924—1998)和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则将波兰当代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9年,当代波兰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1962— )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波兰第五位获此殊荣的作家。托卡尔丘克和显克维奇、莱蒙特、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为代表的数代波兰作家,曾经或正在维斯瓦河畔这片孕育了伟大文学成就的热土上辛勤耕耘,共同造就了波兰文学的百花园,而这里的一朵朵文学之花,成为中波文学关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