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回家
姜萌被郑逸突然说出来的话吓一跳。
“淮南道失守?你听谁说的?”
姜萌面露疑惑,但是看郑逸的表情似乎不是假话。
“呃,假的。”
郑逸也是一愣,刚刚脑海中突然涌现这样一句话,让他震惊出声,一时忘了身边还有姜萌在。
“我是在讲这个猜测,淮南道白莲还未平息,你说会不会有这个可能?”
郑逸心中自然已经确认,淮南道可能真的要失守了。
不知是体内血种隐藏的能力出现了,郑逸刚刚在杀死这些山匪时,竟然读取到他们零星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组合起来,是一条让郑逸万分震惊的消息。
淮南道即将失守,或者说,‘白莲教有大动作,极有可能在当前局面僵持阶段使局面倒向他们这一边。’
这些又不能明说,自己虽然在他们面前施展诡异纵血神通,但是他们并未知晓神通来源乃是一只血种。
加上这些零星记录也不知是否属实,郑逸也不敢妄加确定。
“你有联系监天司的手段吗?”
姜萌拿出一面琉璃般的镜子。
“这面镜子可传递一次信息,不过不是监天司,而是我师父。”
现在没有可供郑逸的选择,只能通过姜萌的师父给监天司传递这一消息了。
郑逸在姜萌耳边讲出让她传递的消息。
不过这一行为反倒惹得姜萌耳根赤红,脸蛋如熟透了的柿子般,散发着一股清甜气息。
“还说这是假话!”
姜萌听到郑逸让自己传的消息,不就是他觉得淮南道会失守的消息么!
“猜测,只是猜测而已,防患于未然嘛。”
郑逸没有多说,总不能说自己读取了山匪的记忆吧。
姜萌嘴巴虽然嘟起,却很自然的照办了,并且没说是郑逸得到的信息,只说是自己偶然在山匪口中得到的。
姜萌将镜子激发,顿时镜面犹如波光嶙峋的湖面一般,荡起层层浪花。
随之又不断翻滚,像是下了一场风暴一般。
渐渐得,湖水变化为一具人脸,略有模糊,却能一袭辨认出是个中年男子。
“师父!”
姜萌见镜子激发,镜面出现师父的面孔,顿时差些哭了出来。
“还能哭出来,说明没受什么伤嘛!”
声音自镜子背后传来,郑逸没想到这法器如此精妙,还带传音的。
“还说呢!都怪你们,研究数年的东西压根没用!宝瓶县城隍已经死翘翘啦!”
“呃......那城隍金身呢?拿到手没?”
“你就不会关心一下你的宝贝徒弟有没有遇到危险?!就惦记着那破碎片!”
“我这不是担心嘛,那金身可是我们多年的心血啊!”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焦急。
“这还差不多!当然到手啦!”
说着,姜萌就从储物袋中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顿时金光四射,照亮了整片夜空。
“啪!”
只是一瞬间,又被郑逸盖了回去。
“说正事!”
郑逸在旁没敢出声,而是比划起来,让姜萌别浪费时间,赶紧步入主题。
“哦对,师父,有一件事跟你说一下,帮忙传给监天司的家伙。”
随后,姜萌就将事情给师父说明,顺带将她暂时不会河南道的事一并讲了出来。
“你不回来?你要跟谁鬼混?还有刚刚说什么淮南道白莲教在密谋大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觉得你身边有人?小子,你给我出来!小子......”
“啪嚓——”
声音与画面随着镜子碎裂戛然而止。
郑逸长舒一口气,还好通话时间到了,镜子承受不了两地之间传输的灵力崩坏。
“你师父看来对你很好!”
郑逸肯定的说道,他刚才甚至隔着镜子都能察觉到一股杀意自万里之外传来。
“那当然,我让他打谁,就打谁!”
姜萌骄傲的一翘鼻尖,随即将镜子收好,回去修一修还能用。
将消息放出去,郑逸也准备管了,他可不会跑到淮南道对付什么白莲教。
要不是神通只能通过渡化阴魂提升修为,他恨不得缩在山里,慢慢发育。
继续驾驶马车,走过满是血污的道路,此地明天就会有人前来清理。
......
柳生所在的县城距离泉州有几百里路程,换算成日子,就是将近七天的路程。
四人一驴乘坐马车,经过驿站时,再花些小钱换匹马,连夜赶路。
期间柳生与方圆二人则钻研着刚到手的法器,有姜萌这个炼器大师在场,很快就让他们成功入门。
原本七天的日程,郑逸等人五天就到达了。
一座藏在大山背面的小县,良田水美,风景宜人,加上一过初秋,闽南道多是水稻,稻谷金黄,田埂交错,如一块块金箔贴在大地上,山水流淌,农人忙碌,一幅田园农耕景色映入眼帘。
此地算是郑逸一路走来见过为数不多的百姓安居乐业之地。
先前在丰县时,虽说百姓较为富足,但是那只限于一部分人,穷苦人家饿的要半夜偷偷出来与死人抢吃的。
在左县更是,山匪作乱,不知死了多少人。
一路下来,见到一处较为正常的地方反倒让郑逸有些不太适应。
当先就烧了一张符纸,发现确实没有妖怪邪祟气息。
“看来是我多心了。”
郑逸难得来到没有邪祟之地,不禁放松下来,驱使着马车走过拱桥,驶过田埂。
到了自己家里,柳生、方圆二人也不没缩在马车里,而是将头伸出车窗,朝着周围人打招呼。
当然,打招呼的只有柳生,也只有他会这样做。
县里百姓几乎都认识县里首富的小儿子柳生。
纷纷投来目光,与他挥手。
当他们看见给柳生驾车的是个穿着奇怪的道士时,就更加注意了,纷纷讨论柳生出去一趟又带谁回来了。
柳生回来的消息很快几乎是瞬间传到他父母耳中。
毕竟这可是大户人家的小儿子,传递消息的赏赐可谓丰厚。
当郑逸驾驶马车驶进城里,对面就有一大群人朝着他们小跑过来。
当先的,就是一个身着丹凤华袍,头插一枝簪子的妇人。
妇人一边走,一边拉着一旁一个手持竹鞭的中年男子。
不用说,定是柳生的父亲了。
“生儿才刚回来,你不能打他,要是又把他打跑怎么办?!”
“跑?他不是没钱会回来吗!他要是有钱又会跑吗?都是你惯坏了他!看我不打断他的双腿,看他还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