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玄奘高徒辩机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3章 大慈恩寺的茶

大慈恩寺里,辩机很乖巧的坐着。

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按理说要高于玄奘,可在他心里,玄奘永远是他的师傅。

只是这次窥基和圆测没有陪在玄奘身侧。

辩机很愧疚道:“师傅,徒儿回长安后,一直想来看您。可总被俗事所累,难以成行,如今竟还是因为公差才来寺里。”

“你为国尽忠,乃是正事,不必躬亲,有这份心意就好了。”

玄奘还是那副和蔼和云淡风轻的样子。

“你将所告之事,我已知晓。”他微笑着补充道。

这下,辩机诧异了,又是未卜先知?

“您如何得知?”

玄奘笑了笑,道:“你来晚了,外面传的到处都是,那些香客几乎都知道。”

“对喔!”辩机拍了下脑袋,明白了缘故。

自己下了早朝后,顿感困意深沉,便回府里睡了一个长长的回笼觉,才整理衣冠前往大慈恩寺。

就这么会儿功夫,他的大名伴随着下了早朝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口口相传,整个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前所未有的独揽三司推事之责于一身,外加便宜行事之权,连政事堂四相一致反对也没起到作用。实在是令人称奇。

君不见,李漱的公主府邸门前人流车流明显多了起来,许多人争相投帖想要拜见。

“喝口茶歇息会吧,法事我会尽力办的,不会让我的徒儿失望。”玄奘端起茶杯吹拂着。

“谢师傅。”辩机轻轻品了口茶,觉得好苦。他又在心里默默地发声:“您这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感业寺那边。”

“此茶如何?”

玄奘又添了点水。

“苦。”

“苦就对了,苦是警醒。你既身居高位,万不可独断。须知世间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阿弥陀佛。”玄奘认真行了个佛礼。

“徒儿受教。”辩机连忙回礼。他明白玄奘是让他戒骄戒躁,不能得意忘形,仗着权势欺人,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论聪慧,玄奘可为大唐第一等人物。他不会说对辩机空话废话,

辩机也确实意识到了自己今日有点飘,尤其是当他出了府邸坐马车大摇大摆前来大慈恩寺时,无数人瞩目,带着羡慕与嫉妒。

也少不了那些暗中窥伺的阴冷目光。

看到辩机心领神会,玄奘很满意,他继续说道:“圣上二十有三,正是蓬勃之时,有贞观之遗风,然也过于刚锐,恐难养望。”

“既入公门,当用心尽忠,不可欺上罔下,不可媚上,要多行直言,多为苍生,为大唐黎民百姓造福。”

很平静的语气,却让辩机听的是心神恍惚。

师傅,师傅他竟然批评了李治,指出了李治的缺点,好在比较委婉。

刚锐,意指李治今日很霸道,逼迫群臣表态。

这个举动虽然是好,可人心难测。褚遂良他们四人丢了面子,可里子还在。

围绕着李治登基和改元,长孙无忌曾经撤换了大批官员,为他所用。

长孙无忌虽形同废人,可褚遂良还在,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还在。

四人代表着长孙无忌,只要他们联手,还按长孙无忌的施政纲领行事,仍能影响这些新进的贵臣。这些人背后站着的贵族世家大族依然会出力,会支持。

都是人精,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褚遂良不傻,知道该怎么做。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也知道。

李治这样做会引起一些不同的声音变的更加大。如此霸道,如此不体恤老臣的脸面,有仁君之风吗?

自李治即位之初,弑父的谣言始终不减,李泰用了这个理由起兵,晋州地震、上元节之惨案,一件接着一件。

聪明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他太急了,玄奘就是这个意思。前脚李恪被永嘉公主指认有谋逆之心,犯下上元节之祸事。后脚他就在朝堂来这么一出

下了早朝的褚遂良第一次感到有些伤感和失魂落魄。这是多年未有的状况。

今日之事,也许是失意的开始,他感到有些迷茫。

褚遂良终究不像凌烟阁那帮老臣一样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凝聚着底蕴,他的功勋先天不足,也没有皇族外戚身份,更不是顶级世家出身。

简而言之,他没有强大的底气来带领这艘本属于长孙无忌的船在大唐朝堂上纵横。就像程知节,对长孙无忌很尊敬,绝大多数时候会听长孙无忌的话。但换褚遂良的话,程知节就难说了。

公是公,私是私,可公私是永远分不开的。人总是会天然亲近那些和自己有共同点有交情的人。

褚遂良明白这个道理,心乱如麻的他选择了去看望长孙无忌,哪怕看看那张熟悉的脸,也是极好的。

玄奘关于李治的话,说的很有道理,辩机是认同的。玄奘叮嘱他要直言,不媚上,意有所指。

有些事要慢慢做,不能急。

辩机立刻想到了很多。

难道师傅知道去感业寺的真实用意?劝自己不要急着让李治将武媚娘迎回宫。

事实上他和李治心照不宣,这次去感业寺绝不是仅仅让两人相见,还要借机让武媚娘告别佛门,回到宫里。

本来需要谋划许久的事随着长孙无忌倒下,最大的阻力没了,好办很多。

现在只有王皇后是最大的障碍,可也得有人在朝堂上为她说话才行。褚遂良会吗?敢吗?这是个问题。

所以,把武媚娘弄回宫这件事做成了是大功一件,能解决李治的心头病。他的心头病一件是武媚娘,另一件是李恪。

辩机都在深度参与,且是事实上的第一手推动人,都完美解决的话,那地位该有多稳固。

他现在看似是李治第一宠臣,可这两件事毕竟还在办。万一后面出了差池,前功尽弃,李治难免有微词,外加其他人落井下石。辩机的结局就不好说了。

辩机认为师傅玄奘是在劝自己不要急着推动这件事。

武媚娘若回宫,是瞒不住的。这无异于会进一步影响李治在大唐臣民心中的形象。

气死李世民,还要将李世民的才人纳为妃子,这是彻彻底底违背人伦。

是对天可汗的大不敬!

那么,李恪会不会就在这个时候,大肆宣扬,搞的天下皆知的时候,就起兵呢?

有这个可能,辩机认为。

舆论是很可怕的。

往前,有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后,授意他人篡改记录,美化这一令人不齿的行为。

往后,有雍正即位后惩罚那些参与夺嫡失败的兄弟,那些人及其被牵连的人到处散播雍正的坏话,搞的雍正整出《大义觉迷录》为自己辩解。

两位皇帝的做法好像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辩机陷入了深思,感业寺之行得细细考量,不行就进宫秘密和李治商议,讲清楚其中利弊。玄奘是佛门悟了天机之人,他的话不可不听。

换做李治亲至,玄奘不一定讲。只因自己是他的徒弟,这才被告诫。

天机……,天机……。

那么,也该见见李淳风了。

辩机回长安后,心中虽想着去见李淳风当面释惑。可他不知怎地,一直有些害怕。

连日早朝,李淳风也称病没来,李治也没在意,他不怎么赏识李淳风这位世外高人。

现在,佛门第一人进行了暗示,那道门那边是得去看看了。辩机如此认为。

于是,他恭敬行了个礼:“师傅,徒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