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办法
“祸事!”
王若弗一下子瘫坐在了太师椅上。
一旁的华兰和如兰连忙的扶住大娘子,并且顺着她的气生怕出什么意外。
“这该如何是好?对对,长柏快写书信给你润州的大舅父家,问问他有什么办法。”
大娘子遇到难题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在家靠娘家,出嫁靠夫家罢了。
盛长柏和王弃疾虽然和白烨,不,应该是顾廷烨,相识的时间虽然短,但谈起来颇为投机,更何况经历这一系列的事情,三个少年之间的友谊显得更为真切。
于是他们对着顾廷烨的安危也十分的关切,但眼下的事情还是要安慰母亲(姑母),看看眼下的事情要如何处理。
“母亲,放宽心,这侯府的子弟总归不是我们家的人带来的,出了事,要着急也是那袁家的人先要着急,我们盛家顶了天也就是救护不力的责任。”
王弃疾也是在一旁附和道,“姑母,那侯府的势力虽然大,但在大周也是讲律法的,他不想讲,也要看我大周的御史相公答们不答应。”
王弃疾听着刚才小厮的话,也是暗自的摇了摇头,什么牵扯到了盛家安危,哪有那么夸张,又不是什么官家的子嗣遇刺了。
在当今,重文轻武才是朝堂的主流,文官势力不断打压的武将勋贵,正愁找不到什么错处,若是这个西北军方的代表人物真的敢这么做,正合了那些大相公的意,拿出来杀鸡儆猴。
“不妥,不妥,还是要去信一封给你润州的舅父家才好。”王若弗虽听着众人的宽慰,但心底还是十分慌张。
“母亲,这也没到了什么生死攸关的时刻,若是区区小事就去信给舅父家,恐怕康姨母又要在外祖母面前念叨了,母亲是忘了上一次了吗?”
“这?”
王若弗被劝解了数道也没见什么用,最终还是女儿最懂知道母亲的心思,华兰区区的几句话便让大娘子有了迟疑。
王若弗也是记起了上一次她姐姐在全家人竟当面前训斥她没什么事就拿娘家里的东西贴补夫家,区区一点小事就找娘家,骂得极为难听,说什么。
“我看要不这盛家直接跟着王家的姓算了。”
天可怜见,要论回家勤,谁有她大姐姐多啊,她经年才回家几次啊?同样是王家的女儿,她大姐姐比起她却是要受宠多了。
王弃疾在一旁也是在王若弗的心头天平上再加上一块石头。
“姑父,一时间恐怕也是不知道虚实,被那袁家的人恐吓的失了分寸,我大周对待武将勋贵的态度是优待而不重用,今朝主政的韩大相公当初更是直言‘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可见如今朝廷对于武将的态度也是偏于抑制的。
若是这宁远顾侯府真的为一嫡子无辜牵连盛家,那东京的各位大相公也定是不答应的。”
身处内宅的王若弗和华兰和若兰,又远在扬州,虽然也听说过这广为流传的“东华门前方为好男儿”的句子,但哪里知道这些朝堂的事情呢?
一时间只觉得这王家的哥儿是真的厉害,就连一旁的盛长柏也是十分信服,这王家的表弟竟透过点点滴滴就能猜出国家的大政方针,当真是了不起。
“母亲,放宽心,表弟说的没错,这东京的侯府也不敢奈我家如何的?”
“但父亲说的担忧也未必没有道理,这扬州的官绅向来短视,若是出了什么事,没有个合适的交代,未必不会主动把我盛家交出去给个“交代”。”
要说盛长柏不愧是从小被王盛两家公认为是小一辈中最像王老太师的人,不仅说了好话,也说出了风险,让王若弗落了地的心又悬了起来。
“不行,不行,我还是要去信一封给你润州的大舅父家。”王若弗急得不得了,连忙站起来让人准备笔墨纸砚,又吩咐着华兰提笔。
不过这一众儿女连带着王弃疾都在拦着,整个葳蕤轩好不热闹。
这盛家的儿女拦着他们的母亲无可厚非,王弃疾拦着大娘子写信倒也不是怕她麻烦了他们王家,而是深知这官场向来都是县官不如现管,自从他祖父去世后,王家在高层中枢的影响力就日渐消退,大多都任职于各地方。
而扬州是大周除了汴京的第一经济名城,能在这里任职的身后哪个不是关系密切,牵扯众多,凭他对于那个“祖母”的了解,向来是审时度势的,恐怕不会让王家去踩这一滩浑水。
而他王弃疾说好听点身份虽然是宗房的宗子,但这么多年来,长房子嗣轻薄,无人出仕,王家在官场上的势力运营也大多是由二房负责,也就是他祖父那一支,眼下他也是说不上什么话的。
大娘子纵然是写了书信,结果也只能是伤心一场了。
王弃疾本来是不想出这个头的,但见众人都拦不住这心急的姑母,也只好说道。
“姑母,姑父身为一州通判,州府二把手,这非要上报中枢才可治罪发落,而为了给侯府嫡子一个交代,场面自然是说不过去的,要找个由头,无非就是从今日扬州的动乱着手了。
若是刺客,通判的职能可管不到不到这些,自然也论罪不到姑父的身上,但若是严格追究今日滥用民力,通查水系倒是有不小的错处。
只要把这个错漏摘掉了,那其他的人就是想要找错处自然也是无可指责的。”
盛长柏也是一点就透,对这个表弟更是极为佩服。
“父亲的错处无非就是以私利滥用民力,但以父亲的性子定不会自作主张的,想来也是这扬州的官绅们一齐的意见。只要找个合适的由头把这个名头上得场面,也就没什么事。”
“名头,对,名头,安哥儿,柏哥儿,你们说得对,只要找个有由头就好了。”
王若弗听到了解决办法,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但还是紧张的看着华兰,长柏,甚至想瞧一眼如兰能想出什么好的由头,不过想了想,这小小的如兰能有什么办法了,说起来还是他最他亲亲的侄儿最有用。
不知不觉整个房间的众人的目光也都是看向了王弃疾,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王弃疾已然是一个“小诸葛”了,想知道他能有什么好的由头。
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地方斗争,他寥寥的几句就简简单单的理清了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