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机械设计项目实例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2 对主轴轴承组合设计的分析及轴承预紧力的校核

由图1-6可知,这台机床的内圆磨具,支承主轴的是角接触球轴承,轴承组合的形式为“同向—背对背”,轴承预紧的方法是弹簧压紧。

这种设计,前文已经介绍是国产内圆磨具的典型设计。所以很有必要对这种设计做一些分析计算。

1.轴承的工作温升对轴承游隙的影响

内圆磨具主轴的转速都是很高的,一般为10000~20000r/min,所以温升很高,其套筒外表面的工作温度在夏季可达50℃。但是主轴的工作温度,比套筒还要高,因为主轴散热条件不如套筒。两者的温差,最高可达20℃。此温差是否会增大轴承的游隙?是否会影响主轴的运转精度?这是需要通过热膨胀量的计算来确定的。

在图1-6中,前轴承的轴向安装尺寸为l2,在温升前主轴和套筒的这个尺寸是相同的。但是当主轴和套筒有了较大的温差时,这个尺寸就有差别了,下面计算这个差别。

Δl=Δtlα

式中 Δl——零件的热膨胀量(mm);

Δt——零件的温升(℃),主轴的温升Δt1=40℃,套筒的温升Δt2=20℃;

l——温升前零件的安装尺寸(mm),以大号磨具为例,l=50mm;

α——材料的热膨胀系数(1/℃),主轴材料为40Cr,α=11.2×10-6/℃;套筒材料为HT200,α=(8.7~11.1)×10-6/℃,取α=9.9×10-6/℃。

分别代入公式:

主轴的热膨胀量:Δl1=40×50×11.2×10-6mm=0.0224mm。

套筒的热膨胀量:Δl2=20×50×9.9×10-6mm=0.0099mm。

两者热膨胀量之差:Δl1l2=0.0224mm-0.0099mm=0.0125mm。

由以上计算可知,温升后前轴承内圈的轴向位移比外圈多0.0125mm。那么此数据,对轴承的径向游隙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的计算来解答。计算简图如图1-14所示。

图1-14 轴承温升对径向游隙的影响计算图

a)轴向截面图 b)温升前接触区微观放大图 c)温升后接触区微观放大图 d)几何图形

以轴承7207 C为例计算。查轴承手册可知其参数如下:

r——钢球半径,r=5.556mm。

R——内圈滚道弧面半径,R=5.77824mm。

α——接触角,α=15°。

由图1-14a可知,钢球的球心与内圈滚道弧面圆心并不在同一个垂直面内,两者的距离为δ。对7207 C轴承来说,δ=0.058mm。

图1-14b所示为温升前接触区微观放大图。在工作负荷和预紧负荷的作用下,钢球和滚道都会产生微量的接触变形,但是此变形过于微小,视图无法表示。由图1-14b可知,钢球与滚道在E点相切,A点为钢球球心,B点为滚道弧面的圆心,两者的中心距AB可按下式计算

ABR-r=5.77824mm-5.556mm=0.22224mm

图1-14c所示为温升后接触区微观放大图。由图可以看到内圈滚道的弧面圆心由B点移到了C点,BC两点的距离等于内圈与外圈轴向热膨胀量之差。

故得

BC=Δl1l2=0.0125mm

由图1-14c还可以看到,在接触区,钢球与内圈滚道之间产生了径向间隙EDED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图1-14 d所示为计算ED值的几何图形。根据正弦定理可得下式

式中 CDR=5.77824mm;BC=0.0125mm。

CBD=90°-15°=75°

各值代入方程

由此得

BDC=0.119724°

BCD=180°-∠CBD-∠BDC=180°-75°-0.119724°=104.880276°

又,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由图1-14c得

EDBD-AE-AB=5.7815mm-5.556mm-0.22224mm=0.00326mm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的初步结论:内圆磨具在运转中产生较大的温升之后,由于主轴与套筒的散热条件不同,两者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如果在一个支点上安装两个同型号的角接触球轴承,则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会产生不相等的轴向膨胀量。对于7207 C型轴承,如果温差为20℃,轴向膨胀量之差为0.012mm,由此前轴承可产生0.00326mm的径向游隙。

此游隙是否会影响轴承的运转精度,还取决于轴承的径向热膨胀的情况。轴承的径向热膨胀量由两部分组成:①内圈与外圈的热膨胀量之差。当内圈与外圈的温差为10℃时,此差值为4.14×10-4mm;②钢球的热膨胀量。当轴承的温升为20℃时,此数值为2.49×10-3mm。此二值之和为0.0029mm。此数值与轴向热膨胀量产生的径向游隙几乎是相等的。即由它弥补了轴向热膨胀量产生的径向游隙。所以轴承可以保持原有的运转精度。

2.内圆磨具预紧力的校核

内圆磨具为了消除轴承游隙,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主轴的刚度,防止在高速运转时产生振动,都要对轴承施加适当的预加负荷,称为轴承的预紧处理。其实质就是对轴承施加适当的轴向力,使滚动体和内外圈的滚道,在接触区产生初始弹性变形。

施加预加负荷的方法有多种,这台磨床的内圆磨具采用的是弹簧预紧。即将内圈轴向固定,用数件小弹簧,通过预紧套对外圈预加轴向负荷(见图1-6)。这种方法能使外圈承受的轴向力均匀分布,而且当轴承磨损时或产生轴向热膨胀量时,自动补偿,使预加负荷保持不变。

通过测绘可知,原设计的预紧弹簧参数见表1-4。

表1-4 原设计轴承预紧弹簧参数

表中所列弹簧的工作总推力,就是组合轴承所承受的预加负荷。此数据是否合理,应加以校核。

关于轴承的预加负荷的合理数值,20世纪有资料介绍过苏联机床研究所推荐过的一个计算公式,现在早已不再被提及。近几年也有资料介绍新的公式。那么应如何掌握这个问题呢?笔者的浅见是,对于机床主轴这类高精度的机构,预加负荷当然要施加,但预紧的数值不宜采用统一的公式来确定,应根据机构设计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对于内圆磨具来说,工作时切削力不大,无振动,但转速很高,所以应采用比较小的预加负荷。由于所用的轴承是角接触球轴承。钢球与滚道的接触区有一个倾斜的角度,高速运转时,钢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有偏离正常轨道的趋势。所以预加负荷的数值,必须大于由钢球离心力所产生的轴向分力。也就是说,应按钢球运转时的离心力来校核弹簧的预紧力。

为此需要进行钢球运动参数及离心力的计算。

1)钢球球心(或保持架)绕轴承轴线的转速按下式计算

式中 no——钢球球心(或保持架)绕轴承轴线的转速(r/min);

nB——轴承内圈转速(r/min),7207C轴承,nB1=10000r/min,7206C轴承,nB2=12500r/min;

Do——钢球球心绕轴承的旋转直径(mm),7207C轴承,Do1=53.5mm=0.0535m,7206C轴承,Do2=46mm=0.046m;

dm——钢球直径(mm),7207C轴承,dm1=7/16in=11.1125mm,7206C轴承,dm2=3/8in=9.525mm;

α——轴承接触角(°),α=15°。

各值分别代入公式:

7207 C轴承钢球绕轴承轴线的转速

7206 C轴承钢球绕轴承轴线的转速

2)钢球球心运动的圆周速度计算,按下式计算

式中Dono已知,将各值分别代入公式:

7207 C轴承钢球的圆周速度

7206 C轴承钢球的圆周速度

3)钢球圆周运动离心力计算,按下式计算

式中 F——钢球圆周运动离心力(N);

v——钢球的圆周速度(m/s);

m——钢球的质量(kg),,7207C轴承钢球重力,G1=55.3×10-3N,质量;7206C轴承钢球重力G2=34.8×10-3N,质量

各值分别代入公式:

7207 C轴承一个钢球的离心力

7206 C轴承一个钢球的离心力

4)轴承运转时,钢球的总离心力及其轴向分力计算。

7207 C轴承运转时,每件轴承的钢球的总离心力为

F1=Z(钢球数量)F1=12×26.43N=317.16N

7206 C轴承运转时,每件轴承的钢球的总离心力为

F2=ZF2=12×22.39N=268.68N

钢球的离心力F作用到轴承外圈之后,可分解为法向分力FN和轴向分力FA(见图1-15),轴向分力FA可使外圈产生轴向位移。由图1-6可知,此轴向分力由弹簧8来平衡。磨具共有四件轴承,它们的钢球的离心力所产生的轴向分力,全部依靠弹簧来平衡。

下面计算此轴向分力,按下式计算

FAFtan15°×4

4件7207 C轴承,钢球离心力的轴向分力

FA1=317.16×tan15°×4N=339.93N

4件7206 C轴承,钢球离心力的轴向分力

FA2=268.68×tan15°×4N=287.97N

图1-15 离心力的轴向分力

对照表1-4中工作总推力的数值可知,表中的数值只是以上计算值的60%~70%。即弹簧的压力,不能与钢球运转时离心力的轴向分力相平衡。所以工作时轴承外圈可能产生轴位移,钢球在有间隙的状态下运转。这是原设计的重要不足之处。

但是,这台机床在加工普通工件时,却未见任何不正常之处,是何道理?查轴承手册可知,7207 C和7206 C两种轴承,其径向的原始游隙为12~26μm。此游隙不大,而且当轴承产生了温升之后,轴承的径向热膨胀量(前文已计算了此数值)可能将此游隙弥补。但是这类磨具主轴刚度不足,不能加工表面粗糙度Ra0.8μm以上的工件。

3.预紧弹簧的重新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重新设计预紧弹簧。但是为了使弹簧能安装在原设计的预紧套内,应尽量保持其外形尺寸不变。

在角接触球轴承的组合设计中,确定轴承的轴向预紧力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轴承所承受的径向和轴向载荷。在内圆磨削中,轴向载荷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只考虑径向载荷。轴承所承受的径向载荷,就是前文在“磨具主轴刚度校核”一节中所计算的支反力(见图1-10和图1-11),其中前轴承的支反力FB远大于后轴承的支反力FC,故应采用FB的数据。大号磨具FB=296.87N,小号磨具FB=204.69N。

轴承组合的轴向预紧力,可按下式计算

AFnRtanα+A+FA

式中 AF——轴承组合的轴向预紧力(N);

n——安全系数,n=1.1~1.5,取n=1.2;

R——组合轴承的径向载荷(N),大号磨具R=296.87N,小号磨具R=204.69N;

α——轴承接触角(°),α=15°;

A——组合轴承的轴向载荷(N),A=0;

FA——组合轴承的钢球离心力的轴向分力(N),大号磨具FA=339.93N,小号磨具FA=287.97N。

将各值分别代入公式:

大号磨具

AF1=1.2×296.87×tan15°N+339.93N=435.39N

小号磨具

AF2=1.2×204.69×tan15°N+287.97N=353.79N

预紧弹簧的参数计算:

弹簧设计的初始条件:

载荷类别:Ⅲ类。

端型型式:端部并紧、磨平,支承圈为1圈。

弹簧材料:碳素弹簧钢丝,C级;

抗拉强度:1960~2300MPa,取平均值:Rm=2130MPa;

许用切应力:[τ=0.5×2130MPa=1065MPa;

切变模量:G=8×104N/mm2

弹簧数量:6件(与原设计相同,以便安装)。

安装孔直径:大号磨具ϕ10.5mm,小号磨具ϕ8mm。

自由高度:32mm(与原设计相同)。

最大工作负荷高度:17mm(与原设计相同)。

最大工作负荷:大号磨具=72.67N,小号磨具

(1)大号磨具预紧弹簧参数计算

1)初定钢丝直径

dϕ1.2mm

2)初定弹簧中径

Dϕ8mm

3)旋绕比

4)曲度系数

5)校验最大工作负荷

略大于规定数据,可行。故dϕ1.2mm和Dϕ8mm可以确认。

6)极限工作负荷

τj(极限切应力)=1.12[τ=1.12×1065MPa=1192.8MPa

7)最小工作负荷

8)节距

9)单圈刚度

10)初定自由高度

根据初始条件,H0=32mm

11)有效圈数

12)校验自由高度

H0nt+1.5d=8.5×3.6mm+1.5×1.2mm=32.4mm

与初始条件相比大0.4mm,可行。所以tn之值可以确认。

13)弹簧刚度

14)最大工作负荷下的变形

15)最大工作负荷下的高度

HnH0-fn=32.4mm-15.27mm=17.13mm

此数据比要求的尺寸大0.13mm(见图1-16),最大工作负荷因此而增大的值可忽略不计。

16)极限工作负荷下的变形

17)极限工作负荷下的高度

HjH0-fj=32.4mm-17.42mm=14.98mm

18)最小工作负荷下的变形

图1-16 大号磨具轴向预紧机构

19)最小工作负荷下的高度

H1H0-f1=32.4mm-5.81mm=26.59mm

20)弹簧圈数

n1n+2=8.5+2=10.5

21)展开长度

22)弹簧工作图如图1-17所示。

图1-17 弹簧

(2)小号磨具预紧弹簧参数计算

1)初定钢丝直径

d=1mm

2)初定弹簧中径

D=5.6mm

3)旋绕比

4)曲度系数

K=1.27(查表)

5)校核最大工作负荷

比初始条件规定的数值小0.19N,可行。故dD的数值可以确认。

6)极限工作负荷

7)最小工作负荷

8)节距

初定t=2.1mm

9)单圈刚度

10)初定自由高度

根据初始条件,H0=32mm

11)有效圈数

12)校核自由高度

H0=14.5×2.1mm+1.5×1mm=31.95mm

等于初始条件,所以tn的值可以确认。

13)弹簧刚度

14)最大工作负荷下的变形

15)最大工作负荷下的高度

Hn=31.95mm-15.01mm=16.94mm

此数据符合初始条件(见图1-18)。

16)极限工作负荷下的变形

17)极限工作负荷下的高度

Hj=31.95mm-16.76mm=15.19mm

18)最小工作负荷下的变形

19)最小工作负荷下的高度

H1=31.95mm-5.59mm=26.36mm

20)弹簧圈数n1=14.5+2=16.5

21)展开长度

图1-18 小号磨具轴向预紧机构

22)弹簧工作图如图1-19所示。

图1-19 弹簧

4.组合轴承预加负荷的推荐数据

对于机床主轴这类精密机构的组合轴承,就进行预紧处理——这可能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应如何确定预加负荷的合理数值。这个数据的确定主要的是要考虑两个因素:①轴承的工作负荷,因为预加负荷在工作中将与工作负荷相平衡;②轴承的工作温升,因为施加预加负荷会影响到工作温升。

对于这个问题,《滚动轴承手册》[2]推荐的数据应该是权威的资料,见表1-5,下面进行介绍。

表1-5 角接触球轴承预过盈的轴向力

注:d—轴承内径(mm);nmax—轴承的最大转速(r/min);A0—每对轴承预过盈的轴向力(N)。

由表1-5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表中的数值只是一个概略的数值。它没有列出具体的计算公式,而且dnmax值重叠之处,A0值也不完全相同。但是表中的数据告诉我们,应按照dn这两个参数来确定预加负荷的数值。d是轴承内径,它代表了工作负荷这个因素,因为设计时轴承的内径是根据工作负荷来确定的。n是轴承的转速,它代表了工作温升这个因素,因为轴承的工作温升主要取决于工作转速。而且它为我们指出了确定A0值的要点:dn值越高,A0值应该越小。所以表中所列的概略数据,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如果我们确定的A0值与表中的数据相近,则机器运转可能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还需说明一点,轴承的dn值又称“速度系数”,是表示轴承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角接触轴承当采用滴油润滑时,dn的允许值为4×105mm·r/min。此数据也是极限值,当实际的dn值越接近此极限值时,所采用的预加负荷应当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