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中国再制造产业技术发展(2019)》终于呈献给了读者。本书聚焦于循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制造。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最佳形式,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将构建“资源—产品—报废—再制造产品”的循环型产业链条,构筑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工业绿色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国探索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再制造路径,也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多重挑战: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同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已相当高,资源投入量大,废弃物排放量高速增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自然环境承受的生态压力巨大。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少走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重度污染的弯路,我国进行了诸多探索和研究。
再制造作为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领域,以其独特优势和实际效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同时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再制造产业在这样的战略推动和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成果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颁布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引领再制造产业向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升级进化,以进一步提升再制造技术管理水平和产业发展质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长。为全面系统展现再制造产业发展面貌、考察《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落实状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杨铁生巡视员、王孝洋处长、郭丰源处长、欧阳昊明主任等领导要求开展再制造产业技术发展调研和论证,并对调研报告的框架和要点给予了具体指导。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积极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新锐机构,有幸承担了此次调研的组织实施工作。经过调研组20余位专家历时一年多深入40多个城市上百家企业的细致调研,以及编写组近30位专家的精心编写,完成了这份内涵丰富、视野开阔的调研报告。
本书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问题挑战等方面,对当今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对我国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汇集;根据实地调研和国家试点验收结果,阐述了军用装备、航空装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动力装备、轨道交通、高效电动机、办公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中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状况、运行情况和技术水平;结合一线企业的意见反馈,提出了各行业、领域发展再制造的建议。报告精选了典型案例,汇编了再制造产品认定及产品目录、再制造产业相关标准、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及装备目录、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录、国内外研究机构目录及再制造相关著作。为全面了解我国再制造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发展潜力提供了翔实数据,也为下一步发展重点的确定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本书得益于众多专家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参与人员的辛勤付出: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领导全程指导本书撰写;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处、中标合信认证有限公司、北京盾构工程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再制造专业委员会、全国绿色再制造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再制造技术分委会、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保障与再制造系对报告的章节内容提供了宝贵数据和意见建议;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么新副院长对报告框架结构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参与撰写;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誉主任、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荣誉院长徐滨士院士对报告的主体内容提出了重要指导并亲自作序。
本书由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伟、副院长史佩京和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鹤龙共同主持撰写。各章撰写人员如下:第1章,张伟、么新;第2章,张伟、史佩京;第3章,蒋杰、李臣、史佩京;第4章,于鹤龙、张伟;第5章,刘欢、谢建军、侯建明;第6章,候廷红、汪勇,第7章,曹华军,第8章,张洪涛、阮霞、李圣文、魏敏、魏世丞、王玉江;第9章,董世运、闫世兴;第10章,张伟、于鹤龙、刘宏伟;第11章,于鹤龙;第12章,魏敏;第13章由相关企业提供内容,韩红兵、于鹤龙、魏敏、汪勇、刘欢、阮霞、许艺撰写;第14章由各国家级再制造示范基地提供内容,史佩京、魏敏撰写;附录由李恩重、周新远、夏丹、梁秀兵、魏敏撰写,全书经张伟和时小军统稿。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错误,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伟
2019年6月18日于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