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云16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2章 震慑倭国,新的危机

“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

袁崇焕猛地意识到,或许,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单一的策略,而在于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能够震慑对手的策略。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为何不把朱翊钧正在训练的新型水师派往倭国,进行一次示威性的巡航呢?

这样的行动,既能展示大明的水上实力,又能对倭寇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说不定能迫使他们收敛行径,甚至主动求和。

想到这里,袁崇焕的心情豁然开朗,仿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他立刻坐下来,开始草拟一份详细的计划,包括水师的编组、巡航的路线、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应对措施等。

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计划既定,袁崇焕的心中仿佛有团火在燃烧,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可能改变局势的想法告知朱翊钧。

在这一刻,时间似乎变得格外漫长,每一秒的等待都让他焦躁不安。

终于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站起身,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只穿着袜子便匆匆踏出了房门。

宫内此时已经灯火阑珊,袁崇焕穿梭在宫廊之间,脚步匆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尽快见到皇上,将这份计划呈上。

寒风吹过,他裸露的脚踝微微发凉,但这份凉意丝毫未能减缓他内心的炽热。

一炷香的功夫,他来到了朱翊钧的寝宫前,守门的侍卫见状,虽感惊讶,却也不敢阻拦,只得匆匆通报。

不一会儿,朱翊钧便身着便服,面带疑惑地出现在袁崇焕面前。

“爱卿何事如此紧急,竟让你鞋都不穿至此?”

朱翊钧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困倦,但更多的是对袁崇焕的关心。

袁崇焕深吸一口气,双手将计划书呈上,声音坚定而充满激情:

“陛下,臣有一计,或可解决倭寇之患,特此深夜来报,望陛下审阅。”

朱翊钧接过计划书,借着宫灯的光亮,细细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烁起赞赏的光芒。

这份计划展现了袁崇焕对军事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他对大局的敏锐洞察与非凡胆识。

“此计大妙!”朱翊钧读完计划,忍不住赞叹道。

“利用新型水师进行海上示威,既能彰显我大明实力,又能震慑倭寇,实为一举两得之策。”

袁崇焕闻言,心中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陛下,臣愿亲自率军,誓将倭寇之患平息,还大明边疆以安宁。”

朱翊钧点头应允,同时提醒道:

“此行虽好,但亦需谨慎。倭寇狡猾,海上风云莫测。”

朱翊钧不禁暗暗点头。这份计划,不仅展现了袁崇焕对军事的敏锐洞察力,更体现了他对大局的精准把握,确实是一个解决倭寇问题的上乘之策。

然而,当朱翊钧的目光从计划书上移开,落在袁崇焕那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上时,他的心中却涌起了一丝犹豫。

袁崇焕虽然才华横溢,但毕竟年轻,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与历练。要承担如此重大的使命,光有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韧性与领导力。

“你的计划确实很好,朕很满意。”朱翊钧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许与期待。

“但是,要执行这样的计划,光有策略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实战经验与对军队的掌控力。你虽然才华出众,但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袁崇焕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皇上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

他低下头,恭敬地回应:

“陛下所言极是,臣愿接受历练,以更好地为国效力。”

朱翊钧见状,心中暗自欣慰,继续说道:

“朕有一个想法,不如将你派到旅顺港去,跟着孙传庭将军在军中历练一番。孙将军经验丰富,治军有方,你从他那里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袁崇焕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连忙跪谢:

“臣多谢陛下厚爱,定当不负所望,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朱翊钧微笑着扶起袁崇焕,语气中充满了期许:“朕相信你,以你的聪明才智,定能在孙将军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而且,这次历练,不仅仅是为了对抗倭寇,更是为了将来更大的使命做准备。”

说到这里,朱翊钧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朕一直有意布局东南亚,那里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待你历练完毕,朕希望你能率领水师,征服东南亚,为大明开拓新的疆域。”

袁崇焕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与豪情,他坚定地回应: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为大明开疆拓土,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袁崇焕的能力。

于是,他再次叮嘱道:

“在旅顺港历练期间,你要多留意海防建设、军队训练以及民心向背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将来征服东南亚时不可或缺的因素。”

袁崇焕认真聆听,将朱翊钧的每一句话都牢记在心。

等他离开的时候,时辰不早了,紫禁城内一片寂静。

朱翊钧独自坐在龙椅上,心中却难以平静。与袁崇焕的密谈虽然令人振奋,但大明的边疆局势却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国家的安宁。

正当他沉浸在深思之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名侍卫匆匆闯入,手中紧握着一封加急信件,神色紧张地跪倒在地。

“陛下,山海关急报!”侍卫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将信件双手呈上。

朱翊钧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信件,迅速展开。

入目之处,是熟悉的辽东战场形势图,以及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

努尔哈赤在攻打锦州失败后,并未如常撤退休整,而是采取了围点打援的险招,成功拦截并歼灭了山海关前往锦州救援的全部军队。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朱翊钧瞬间愣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努尔哈赤竟然会如此大胆,如此狡猾。

这不仅意味着辽东的局势再次恶化,更意味着大明的边疆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惊与愤怒,然后迅速整理思绪。此刻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沉吟片刻,然后提笔写下:

“立即组织军队,前往辽东增援。同时,加强山海关的防守,防止努尔哈赤再次突破防线。袁崇焕明日便启程前往旅顺港,与孙传庭将军商议具体增援事宜,并沿途考察各地军队的训练与装备情况,挑选精锐之士,以备不时之需。”

而就在同一时间,锦州城已经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城墙外,努尔哈赤的大军如黑云压境,围而不攻。城内,粮食储备日渐枯竭,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恐惧。

王化贞此刻正站在城中的广场上,面对着聚集起来的军民,他的心中充满了沉重与焦虑。

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粮食问题,锦州城将不战而溃,而他,也将成为大明的罪人。

“乡亲们,将士们!”王化贞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现在的锦州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粮食的短缺,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艰难无比。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下,等到援军的到来就可以了。”

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瘦弱的身躯和疲惫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

“努尔哈赤的大军围而不攻,显然是在等待我们粮尽自乱。但是,我们绝不能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