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感冒百问百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中医学中的表证是什么?

或许是感冒太过常见,我们感冒时,更愿意硬扛着或前往药店买药。面对药店种类繁多的感冒药,我们往往难以抉择。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有风寒、风热两大类,若选择错误,不但不能治病,还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风寒、风热属于中医表证中的表寒证、表热证范畴。因此,弄清中医学中表证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自己所患感冒属于哪一种,从而轻松选对药物,药到病除。

表证是对外感疾病初期阶段的综合概括

表证与里证同属中医八纲辨证中的一组相对概念,是用来辨别病位深浅、病势发展趋向的一对纲领。表证是对致病因素为外感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热);病变部位为人体浅表,如人体的皮毛、肌肉、腠理等浅表部位;病程为疾病初期,且病势较轻、易于治愈的疾病阶段的综合概括。表证多见于外感疾病初期,表现为恶寒发热(或恶风)、头身疼痛,可兼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

根据所犯病邪及症状不同,可分为表寒证与表热证。表寒证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所致,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表现。表热证为温热之邪侵犯肌表所致,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微恶风、头痛、口渴、或有汗、舌尖红为主要表现。

表证不简单,复杂且多变

疾病发展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复杂、多变的,表证亦如此。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表里上下、脏腑组织之间有经络气血相互沟通联络,因而,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或其他脏腑传变。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出现表里错杂,如表里同病。

感冒同样存在证型错杂,如临床常见的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随着冬夏暖气空调的普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等,证型错杂更加常见。表寒里热证,又称“寒包火”“寒包热”“外寒内热证”,属于表里同病,即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咽喉干痛、咳嗽咳痰、烦躁、口渴、便秘、舌边尖红等。表热里寒证,则既可见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症状,又兼夹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肢冷、不渴等里寒表现。

未病先防拒表证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未病先防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预防表寒证,重点在于抵抗寒邪侵扰。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的感冒早期,一可用热水足浴,热水泡脚既可激发人体正气、拒寒邪于外,又可舒张腠理,使汗液排出以驱散寒气;二可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的凹陷处,按压时会有酸胀感,按揉迎香穴可促进鼻周血液循环,令气血畅通,寒邪不易侵入人体。预防表热证,重点在于给温热之气以出路。风热感冒常发生于炎热夏季,要少吃冷饮及冷冻食品,少洗冷水澡,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促进因季节产生的温热之气排出体外;同时饮食宜清淡,拒绝食用油腻腥辣燥热之物,多吃苦瓜、绿豆、冬瓜等清热、消暑、祛湿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