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师姐,我愿往!(求追读)
只见穆红菱在桩上如踏平地,双手挥拳若舞锤,划过空气发出声声低沉炸响,整个人真似猿猴般,敏捷又凶悍。
“看好了,白猿通臂拳,共分六招,有四十二种变化,讲究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意与拳相通,心至即拳到!”
赵羽凭借强大神魂赋予的记忆力,将这些招式变化强记了十之八九,在心中默默体悟着。
不出意料,穆红菱在教完招式打法后,接着又传了呼吸法。
白猿呼吸法的节奏,与松鹤呼吸法很有些相似,都是长呼短吸,急促凶猛。赵羽有了经验,倒不觉得太难。
“我已将桩功、打法和呼吸法都演示了一遍,你们能记多少便先记多少。往后七天,每天我都会再打一遍。”
“现在,先上桩,自己试一试!”
穆红菱说完,场中的丹房弟子们,便陆陆续续开始上桩。
这木桩两米来高,粗不过碗口,对于这些毫无底子的弟子来说,稳当上上去就不容易。
果然,许多人攀爬不稳,几个摇晃后都栽倒下来。
这一幕,也让穆红菱眉头微皱,独坐在台阶上的葛木更是大摇其头。
赵羽略微思量,几步助跑,就纵身跃上了木桩。
而后,弯腿沉跨,双臂摆动,已经摆出了白猿桩的姿势。
“咦?”穆红菱眸光在木桩上扫过,忽然停在一个年轻背影上。
这小子,第一次接触白猿桩,就能站得如此之稳,姿势也像模像样,倒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她回头一看,不知何时,葛木已不见了踪迹。
她摇摇头,对自家师傅这甩手掌柜的行径,也觉得无奈。
一旁的铁牛在桩上站稳了身体,他转头去找赵羽,却发现后者已在演练招式了。
看那架势,竟似将方才穆师姐所教的,记下了十之三四。
再看师姐,果然面露欣赏之色,正打量着赵羽。
铁牛不由露出艳羡之色,这小子天赋比我好啊!
半个时辰后,穆红菱便让众人下了桩,接着跟随单申学习辨识药材。
按她所说,一周之后,就要陆续安排众人,跟着采药人入招摇山采药了。所以,练武只能在上午和晚上练。
赵羽暗暗道:“时间不够啊!武房那边可是能脱产练武的。加之学的功夫又比这边高明,要想超过萧伯,可不容易。”
这也是他今天急于表现的原因。
既然丹房的资源不够,那他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须显露出天赋来,光藏拙可不行。修行之路,一步快,就是步步快。
午间时分,他们就从丹房丹师那儿,领取到了第一份虎骨补元汤。
药汤以瓷碗装盛,呈现一种通透发亮的黑色,味道颇为难闻,可为了习武,一群人还是捏着鼻子灌了下去。
汤汁甫一入喉,果然苦涩无比,可过了会儿,居然真有丝丝暖流自丹田涌出,继而流向四肢百骸。片刻功夫,全身就似被泡在温水中,颇为舒服。
赵羽这几日因练桩功而酸痛的皮膜筋肉,也在暖流冲刷下舒展开来,隐隐间似乎强韧了些。
果然有用!可惜七天才有一碗。
且这味道实在一言难尽,前世的中药也不至于这么苦吧?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成分。
赵羽喝完补元汤,趁着午间休息的时间,忙回到房间内,关起门来又站了一趟松鹤桩。
站完擦洗身体时,他眸光在床榻上扫过,忽地一凝。
“这是?”
他立即将压在枕头下、仅露出一角的白纸取出,上面是几行小字:
“十三日前,你大哥赵渊在合记当铺当了枚好玉,得银一百两,十日前李胜被斩于东街菜市口,次日,有人深夜见你穿斗篷出现在宽木巷子。又过一日,你以一百三十两将玉赎回。”
“这三十两银子的差额,你从何处得来?到了衙门,你能说得清这些巧合吗?”
“我给你半月,如不能交出你从宽木巷子中得到的东西,这张字条,就会出现在公廨大门上。你好自为之!”
字迹扭曲,显然是以反手写就。
“萧伯!你找死!”赵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而后将纸条放在火折子下烧成灰烬。
他没想到,这才几天功夫,萧伯就查出了买玉赎玉的事。
这样一来,如果闹到了衙门那儿,他还真不好解释,毕竟三十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
以官府对妖人的态度,自己只怕难逃牢狱之灾。
那狗当铺,居然泄露客人的消息?
不过这也说明,萧家势力财力不容小觑。
现在怎么办?赵羽冷静下来,立时开始思考对策。
萧伯想要所谓秘籍,那这件事,他就绝不会与其他人提起。也就是说,如能让他彻底闭嘴,则此事可平。
这萧伯练武可能已有一两年了,自己想在短时间内超过他很难,除非...蕴血丹!
蕴血丹二百两银子一枚...李胜那三百两银子,如今仅剩一百六十多两...如此,只能进山采药碰碰运气了。
如果能碰到什么天材地宝,至少能去交换几枚蕴血丹。
再苦练七天,七日后进山!
赵羽眸中迸射出凶光,一个计划在他心中逐渐酝酿完善。
......
接下来的一周,赵羽早上练一个时辰的白猿通臂拳,午间则观想大自在佛岔怒尊,晚上再练一个时辰松鹤桩,夜深之后,神魂还要外出游荡一番。
经过这段时间修行,他夜游的距离,已暴涨到了十里地之远。且魂儿在游荡时,已有种如鱼得水之感。
距离日游的境界,不远了。
......
七日后,大殿中,穆红菱问众弟子:“你们来丹房已有半月,明日,谁敢与采药人一起进招摇山?”
下方弟子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答话。
招摇山位于山阳县城外三十里,是整个庐州府最大的山脉,连绵千里,山高林密,其中毒虫猛兽颇多,传说更是有妖鬼出没。
他们虽然学了武功,可不过是点皮毛,自然心有畏惧。
果然么,穆红菱扫视众弟子一圈,眸中浮现出失望之色。
她一直认为,习武修道之人追求长生伟力,本就是与天地争,没有无畏之心,又如何能有所成就?
丹房的资源本就不如武房,这些人还不肯奋发,将来又怎么去争内门名额呢?
正当她忍不住叹息时,忽见一俊秀少年越众而出,拱手道:“师姐,我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