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真知识,而非“司机知识”
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因量子力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虽然几乎没人能懂量子力学,但它非常流行。普朗克被邀请到德国各个城市演讲,就像开巡回演唱会一样。不管在哪个城市,普朗克都用同样的话讲一遍量子力学。
他的司机听了太多遍,对演讲内容已烂熟于心。于是,司机跟他说:“普朗克教授,总做同样的演讲,你一定觉得无聊。咱们玩个新花样,在慕尼黑由我代你做报告如何?你戴上我的司机帽就坐在前排休息好了。”普朗克也兴致盎然:“就这么定了!”
在慕尼黑,司机向一群听众重复了普朗克的演讲,讲完后掌声雷动。听众们没有听出来他讲的内容和普朗克亲自讲的有何差别,甚至司机的演讲比普朗克还精彩。
听众中有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了一个问题,司机可答不上来,他灵机一动说:“在慕尼黑这么领先的城市,没想到竟然有人提这么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的司机就能回答,现在请他来回答吧”。
这则逸事是虚构的,它其实是沃伦·巴菲特的搭档、投资家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在1998年讲的一个故事,他后来还经常讲起这个故事。普朗克掌握的是真正的知识,也可称“普朗克知识”(Planck Knowledge),这些知识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是能验证的;而司机拥有的是伪装成真知识的“司机知识”(Chauffeur Knowledge)[4],具体分析如表1-1所示。芒格还说:“当你在生活中面临一个问题,尽可能将责任交给那些具备普朗克知识的人,远离那些只有司机知识的人。”
表1-1 普朗克知识与司机知识:你真学透了吗
值得注意的是,普朗克的司机不是一个聪明人,但也不愚蠢——他知道自己的知识边界。在危急时刻,他能聪明地让普朗克接过回答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普朗克的司机学习。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太多的知识我们并不了解,我们不能假装知道,并轻率地回答甚至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