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中草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生姜:防晕止吐的调味料

中草药小档案

生姜的入药部位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气味芳香,味辛辣,用时切厚片。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止吐等作用。

食姜在我国历史悠久,不管是烹炒、凉拌,还是炖汤,总能看到生姜的身影,它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调味品。

在菜肴中放入生姜可去腥,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而且生姜能刺激唾液、胃液分泌,从而改善食欲。因此,有谚语云:饭不香,吃生姜。

生姜不仅是厨房中经常用到的调味料,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防治疾病的作用。民间还有这样一句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天气炎热时,吃一点生姜,对身体大有益处。

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协助人体排汗降温,防止中暑。如果在夏日着凉了,可以喝一点姜汤,能散寒;夏日做海鲜时放一点生姜,能解鱼蟹之毒。

除此之外,生姜还是名副其实的“止吐神器”。吃一点生姜,能防晕止吐,它是天然的防晕车药。

生姜的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别:煨姜[1]用于温中止呕及腹痛泄泻;生姜皮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生姜汁功效与生姜大致相同,但偏重开痰止呕。

生姜

[入药部位] 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现代药理] 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止吐等

关于生姜,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朝时,有一个叫行端的僧人,有一天上山挖野菜,晚上回寺仿佛变了一个人。只见他声音嘶哑,口舌肿胀疼痛,还直流口水。众僧人连忙问他发生了什么,行端一会儿指着自己的嘴,一会儿指着胸口,呜呜啊啊,说不出一句话来。

寺里的僧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行端是被山上的妖精给迷住了,所以总流口水;也有的人说行端让妖魔上了身,所以老指着胸口;还有的人说行端可能在山上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被人下药将他弄哑了……总之,各种说法都有,把寺里的僧人吓得都不敢上山了。

方丈知道后,决定带领众僧在佛前做个道场,请佛祖为行端驱除妖魔,但做完后行端依然不能说话。

这时,寺里一位略通医术的僧人对方丈说,行端师父可能是中毒了,不如去城里请位医术高超的郎中来看看,或许能有解救的办法。方丈听了犹豫了一会儿,点点头,答应了。

郎中给行端诊治后,又详细询问了寺中人他得病的经过,思索片刻后对身边的僧人说:“师父,请带我到厨房去看一看。”

众僧人面面相觑,不知道郎中要到厨房去干什么。

郎中在厨房中拿起几块生姜说:“用它即可治好行端师父。”

众僧人一看,这不是寻常的生姜吗?用它能治病?大家心里都很疑惑。

郎中信心满满地说:“师父们放心,将生姜煎水让行端师父服用,三到五日定可痊愈。”

僧人们见郎中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信了他。僧人按照郎中的法子,给行端煎生姜水喝。果不出三日,行端口舌不再肿胀疼痛,也不再流口水,恶心的症状也消失了,而且呼吸顺畅,居然能说出话了,寺中众僧个个惊讶不已。

那名懂点医术的僧人专门去找郎中,问这其中的缘故。郎中说:“行端师父是误食了山中的半夏才中了毒,厨房里的生姜正好能解半夏之毒。”

僧人这才恍然大悟。

中药的七情配伍中有:“生姜杀半夏。”意思是说,生姜可以解除或大为减轻半夏的毒性。郎中就是用此法治好了行端师父。

知识小链接

七情配伍 中药学术语。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七情配伍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生姜杀半夏”属于七情中的相杀,即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


[1] 中药名,是姜的一种炮制加工品。先将生姜洗净后,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