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改变李时珍人生之路的清热药
中草药小档案
黄芩的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外表皮棕黄色,味苦,多为生用或酒炒用。它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芩有抑菌、解热、镇静、保肝、利胆、降血糖、降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中药里有一个解热“高手”,那就是黄芩。如果身体出现了滚烫、口干鼻燥、咳嗽等症状,中医师给你开药方的时候,多数会用到黄芩。
黄芩有抗菌消炎、退热的作用,对肺热咳嗽、上呼吸道的湿热病症效果很好。在实际的使用中,黄芩可用单方,也可以跟其他药材配合使用。黄芩可以煎煮内服,或入丸、散,也可以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黄芩常应用到食疗中,与其他食材一起做成汤剂、茶饮,以及粥膳。但由于黄芩苦寒性比较强,容易伤胃,因此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
关于黄芩,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名医,可是他的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而是希望他能考取功名。
李时珍从小就对中医非常感兴趣,然而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李时珍只好放下学医的念头,日夜苦读迎接科举考试。可是到了20岁,他还没有考取功名。
李时珍心中郁闷,不觉间就患了伤风感冒,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开始他并不怎么在意,以为过两天就好了,谁知病情日趋严重。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咳嗽不止,而且全身发热。
李时珍经常见到父亲给病人看病、抓药,现在自己患病,正好试试给自己抓药。想到此处,他兴奋起来,说干就干。他参考平日接触的医药书籍,认为柴胡、荆芥、麦冬等药材能退热、润肺,应该能治好自己的病。
黄芩
[入药部位]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现代药理] 有抑菌、解热、降血糖、降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可是两天过去,他煎煮服用这些药物后,疗效并不理想。李时珍愁眉不展,难道自己用错药了吗?
李时珍并未放弃,他对照医书,一点点查阅。李时珍做的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有意提示说:“你还记得在4年前,带你去柳知府家时,他患的是什么病吗?”
李时珍一想,当年柳知府生的病,也是发热、心烦、咳嗽,父亲诊断为肺热之症。
父亲继续说道:“那你还记得,我给他用的是什么药吗?”
李时珍答道:“父亲以黄芩为主药,配以其他药材煎煮,熬成汤汁服用。”说完他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该用什么药了。
几天过去,李时珍用黄芩配以其他药材煎煮成药汤,服用以后,身体很快就康复了。
病好后,李时珍直接向父亲表露心迹想学医。这次父亲没有反对,因为父亲看出他悟性很高,知道他是一块学医的好苗子,所以转变了观念。
从此,李时珍像被解开了枷锁,全身心投入到中医药的学习中,而父亲也尽最大努力培养李时珍。因为父亲意识到,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更有热情,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多年以后,李时珍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
知识小链接
李时珍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他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历经27年,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不仅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在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