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2:成就孩子的42个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底色》:良好的家文化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孩子的成长出现了偏差后,我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出在我身上。我在内外兼修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践行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理念。由于我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了人生标杆,孩子在我身上看到了美好的希望,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从一个“问题孩子”到考入“985工程”名校的孩子的成长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优良的家教、家风和家训是真正的传家宝,它比任何物质的传家宝都要珍贵。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家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子孙后代基业长青、世代辉煌,是所有有识之士的毕生追求。怎样才能达到如此美好的人生愿景呢?我认为,严谨的家教和贤良的家风是达到这一美好愿景的必由之路。

我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缘于少年时代外公对我的影响。1971年,我16岁。那年,外公已过古稀之年,妈妈把外公接到我家住了几天。一次,外公和我聊天时,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教子和孝老。”说到教子,外公着重强调一个观点:“积业不如积子。”用现在的话就是:“家业万贯,不如教子成才。”那时我对这个理念虽然似懂非懂,但我从外公凝重的眼神中,感受到教育孩子这件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后来,妈妈也多次给我讲过类似的观点,更强化了我在这方面的意识。随着阅历的加深,我才知道“积业不如积子”是外公家的家训,外公家数代人都在践行和传承这一家训。

我外公名叫程根升,年轻时跟随一位国民党将军做过贴身侍卫。将军非常重视文化,特别关注教育。和将军朝夕相处数年,将军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格局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外公。

那个时代,国家积贫积弱,时局变化无常,老百姓也常常遭受无妄之灾。外公的两个哥哥外出当兵,下落不明,外公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为此,外公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梦想,回到家乡,一人挑起了支撑门户、养活全家老少13口人的生活重担。即使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外公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毅然把儿子和侄儿送到了当时县城唯一的中学——洛浦中学去求学。这样一来,家里除他之外,其余的就全是女眷了。农活实在忙不过来,外公就请了一个“帮工”。帮工青年丧妻,带着一个3岁的幼女,外公把帮工当兄弟看,把女孩当自己家的孩子养。由于外公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再加上他在外历练多年,眼界宽广,村里遇到大事,往往要请外公来主持料理。外公也经由村民推举,在当地学校担任了多年的“校董”,成为当地深孚众望的开明绅士。

在外公的支持下,我的两个舅舅中学毕业后,双双就读于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其中,有一个舅舅由于学业优良,被陈赓将军亲自点名,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工作,成为陈赓将军身边的得力助手。舅舅原名程继祖,陈赓将军给他改了个响亮的名字——程远东。

从我记事起,舅舅就是个大人物,我为有一个军官舅舅而自豪。我虽然不善言谈,也没少向同学们炫耀。20世纪60年代,舅舅一个月工资140多元,在当时是很高的,比一个县委书记要高出不少。为了培养子孙后代,外公几乎是下命令一般,让舅舅每月按时寄回60元钱,供我的小姨和表兄上高中。舅舅虽然工资较高,但40%以上都寄回家了,他家生活并不宽裕。舅舅为了供妹妹和侄儿等人读书,往家里寄钱多年,为这个家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外公家里,不光男孩子全部上过学,妈妈和大姨等女孩也都上过学。在那个年代,外公家是十里八村后代人接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家庭,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

我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还缘于我奶奶对我们家族的影响。

我的奶奶是一个意志极其坚强的人。奶奶29岁时,爷爷因病去世。一个小脚女人,一个备受歧视的寡妇,用她那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奶奶领着8岁的姑姑和6岁的爸爸艰难地生活,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她吃了很多别人难以想象的苦。奶奶常常给人打短工,帮人缝补浆洗……即使这样也填不饱肚子,有时还要外出讨饭。奶奶租种了二亩薄地,没有耕牛、犁耙,只能用锄头一下一下地刨;奶奶身单力薄,担不起担子,只能用背篓背。把院子里的农家肥运往地里,把成熟的庄稼运到麦场,都靠奶奶一篓一篓地背。天长日久,奶奶的背上磨出了老茧,形成一个10多厘米的大疙瘩,就像那些挑山工肩膀上的肉蘑菇一样,永远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后来,爸爸到了上学的年龄,奶奶坚决要让爸爸上学读书。那个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能上学的孩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像奶奶家这样穷得叮当响,经常揭不开锅,让孩子上学可以说比登天还难。但奶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为了给爸爸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奶奶养了几只鸡,她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攒够一定数量就去卖一次,一文一文地为爸爸积攒学费。奶奶起早贪黑纺花织布,做几双布鞋到集市上换一点儿钱,给爸爸买笔墨纸砚。

有一次,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根“童子军”皮带,爸爸跟奶奶说了,家里拿不出钱,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爸爸提出不愿上学了,要回家帮奶奶干活,奶奶气得大哭一场。从没动过爸爸一根指头的她,含着眼泪打了爸爸两巴掌。奶奶对爸爸说:“我辛辛苦苦守这个家,到底为了啥?不就是盼着你有出息吗?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怕的是你不争气!”看到奶奶如此生气,爸爸再也不敢说不上学了,从此也格外地用功学习。爸爸知道,念书是能让奶奶安心的最好选择,也是让全家脱离贫困、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爸爸读完了高小。在20世纪40年代的旧中国,爸爸属于当地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爸爸妈妈赶上了新时代。他们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投入到了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大潮之中。爸爸于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妈妈也于1956年入了党,他们对新中国、共产党都有很深的感情。有一年征兵,妈妈坚决支持作为家里独子的爸爸去参军,给那些犹豫不决的适龄青年以及父母做出了表率。由于妈妈的大力支持,在爸爸的带头作用下,当年村里的征兵工作超额完成了任务,受到乡里表彰。当时,村里流行两句顺口溜:“程丰玉,真积极,动员丈夫服兵役!”(妈妈名叫程丰玉)

爸爸后来任乡党委宣传委员,妈妈在乡被服厂当厂长。在他们心目中,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所有事情都应该为孩子的教育让路。随着我进入学龄期,妈妈毅然辞掉了被服厂的领导工作,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基层干部,妈妈做出这样的牺牲,为的是让我有一个稳定的求学环境。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周围的人比起来,爸爸妈妈的思想是比较超前的,这些都得益于上辈人的影响,得益于家教、家风的传承。

爸妈非常重视对我的教育。爸爸告诉我:“知识学到手,贼人偷不去,刀客抢不走。”

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神仙光临一户人家。他对四个弟兄说:“孩子们,我能满足你们任何一个要求,你们随便提要求吧。”

老大说:“我要高楼大厦。”

老二说:“我要绫罗绸缎。”

老三说:“我要山珍海味。”

只有老四说:“我要知识和智慧。”

神仙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若干年后,老大、老二、老三的物质财富败光了,只有老四凭知识和智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的成长历程,既有幸运的一面,也有不幸的一面。幸运的是,我生在比较开明的家庭之中,长辈重视教育、重视文化、重视家风、重视传承;不幸的是,我赶上了“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当时学校里“停课闹革命”,无法继续上学了。还好父母有一定的远见,妈妈对我说:“知识一定是有用的。这个年代,很多人不学习了,知识一定会越来越宝贵,肯学习的人将来一定会成为香饽饽。”爸妈鼓励我在家自学,并悄悄地给我找来各种书籍。爸爸数次把我带到村里一位老学究家里接受文化熏陶。爸妈的悉心栽培,让我在“文革”期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的自学成才以及确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这么说,没有父母当年对我的引领,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这些成绩,我的儿子也不会有后来的一些作为。可以说,优良的家教、家风是真正的传家宝,它比任何传家宝都要珍贵。美好家风的培养,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而这些先进的家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受家风、家训的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两个孩子还在学龄前,我就尽全力把他们转为城镇户口,为的是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当时只有城镇户口才能上县直幼儿园、县实验小学。3年后,我又把一双儿女送到市里最好的私立学校,一上就是4年;再后来,我又把孩子转到全市排名最靠前的公立学校。可以说,我是倾尽全力在投资教育。

“家业万贯,不如教子成才”的先进理念深植在我心中。这对我的价值观和人生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是良好的家文化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不但让我收获了人生的全面丰收,也给家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还为我日后成为专业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