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货币和财富
有没有发现,物物交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你剩余的布,刚好可以换别人手中的玉米?
你养的鸡,刚好可以换他捕获的海鲜?
你的邻居刚好拥有你需要的东西?
你需要一支笔,但别人偏偏没有,只有几片竹简,怎么办?
于是,有人开始琢磨,应该找到一种物品作为中介,拿这种物品去和别人交换时,没有人会拒绝。我们先将玉米换成这种物品,再拿它去买需要的布或其他东西,这样不就方便多了?
这种物品,后来被人称为“货币”,是交易的中介。货币把“买”和“卖”两种行为分离开来,解决了物物交换不方便的问题。货币演化到了今天,人们称之为“钱”。
● 分工产生
东村和西村的村民,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中仿佛只有吃和穿两件事情。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求,除了穿衣,我们还需要鞋子;睡觉时需要被子、枕头、床单;学习需要用到纸、笔、书籍;做饭需要炉子、锅碗瓢盆,还有各种调料……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我们想过上更优质的生活,需要的东西更多。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再能干,也无法生产出自己需要的所有日常用品。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了“交换”的秘密——我们没有必要自己生产所有的东西。我只要说清楚“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拿我的东西跟你的东西交换”,有交换需求的人可能就会向我抛出橄榄枝。除了人类之外,其他的动物都没有这种能力。
人类利用“交换”满足自己的需求后,开始产生“分工”的倾向。经济学的开山祖师、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里,用四个人的故事描述了什么是“分工”。
第一个人,他是游牧民族中的一员,以狩猎为生,擅长制造弓箭。有一次,他用自己做成的弓箭去交换猎人的兽肉,他发现猎人愿意给出的兽肉,比他亲自到野外捕猎的多。于是,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我擅长做弓箭,猎人擅长捕猎,我就专职做一个弓箭制造者就好了。”
第二个人,他擅长建造小茅屋,经常被人请去造房子,得到的酬劳是家畜和兽肉。后来他发现,自己喜欢一心一意建房子,不喜欢养鸡,也不喜欢打猎,于是他就成了一名专职的房屋建造者。
第三个人,他成了铁匠或铜匠。
第四个人,他成了制皮革的人(过去皮革是人类的主要衣料)。
慢慢地,人们在交换中,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事起相当固定的工作。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劳动分工。商业也随之出现了各种细分的领域。
一个人日常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都是别人劳动的产物,他必须用自己的劳动产物的剩余部分去交换,才能满足需求。货币产生后,他用自己的劳动产物换取货币,再用货币去交换别人的劳动产物。
所有人都要依赖交换,换句话说,所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商人,社会也就成了商业社会。
● 交换的激励
1.5万年前的采集社会,世界范围内人均GDP大概是90美元[1]。这是用今天的货币单位进行衡量后的表述,否则只能说,当时人均GDP大概等于多少颗野果、多少只猎物。
到了2021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世界人均GDP是1.25万美元,是采集社会的130多倍。
由于全世界的人口快速增长,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全世界的经济总量增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为什么人类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财富呢?因为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在原始部落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捕猎到的动物,人们的财富总增长主要体现在捕获动物的数量增加了。
随着狩猎工具和狩猎技能的改变,人们抓到的野猪、野牛越来越多,吃不完的野猪、野牛被圈养起来。当这些被圈养的牲畜开始生崽,人们发现比起到山里打猎,饲养或者放牧更加稳定,产出的食物更多,于是养殖业、畜牧业逐渐发展。
但是,动物的繁殖能力也有上限,人们又偶尔发现植物种子的繁殖能力更加惊人,只要稍加种植,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于是,农耕技术得到发展,人们开始定居下来,通过种庄稼过上了农耕生活,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财富,但是只有技术还远远不够。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个穷困潦倒的人,在深山老林里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把金子挖出来,这只是初步的生产环节。如果他不拿金子到外面买包子吃,他在山林里就饿死了,采出的金子也就成了一堆“废铁”。如果他把金子拿到包子铺去买包子,包子铺老板得到金子后,可以给员工支付工资。员工拿到工资后,可以到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商店再从厂商进货,有些厂商为了生产也需要金子。
交换,促使整个社会不断提升生产能力。挖金子的人想挖更多的金子,卖包子的人想卖更多的包子,卖日用品的人想卖更多的日用品,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社会财富也变得更多,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
那些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进行发明创造的人,也彰显了他们的价值:提升了生产力,通过革新技术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没有交换,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是一潭死水,永远不可能带来真正的科学技术革命。
● 《国富论》为商业正名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从理论上阐明:利益交换,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
经过200多年的沉淀,这个观点已经不再石破天惊,但在当时,它是划时代的。
在此之前,虽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商业交换的意愿,但是始终认为从事交换的人是“不道德”的。中外都有“轻商”的传统:在《孟子》一书中,阳虎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了类似的话,富足同美德是不相容的,富人不可能是善人,因为他的财富来源和使用不正当。
传统观念认为,商人不劳而获,是在榨取老百姓的利润。他们赚了钱,就意味着老百姓损失了钱。
亚当·斯密的思想,彻底解放了欧洲的商业,为工业革命后各种企业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人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说:“商业是一件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商人赚钱也是为社会作贡献。”如果大家都努力赚钱、努力创新,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经说过,“《国富论》和蒸汽机毁灭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国富论》为商业正名,而蒸汽机则让人重新认识自身的力量。
农耕文明时期,人均GDP的增长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农业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当时人均GDP只有156美元。前面我们提到过另一组数字,原始采集社会人均GDP是90美元。虽然统计口径有差异,但起码说明了一点:在农业社会,人们的生产能力有了提升,交换意愿也是有的,但是人均GDP变化不大。
因为生产能力制约了人类,我们生产不出更多的产品,生产不出维持基本生存以外的更多产品。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人们把生产能力制约的问题交给了上帝、神、玉皇大帝和龙王爷等超自然力量,认为人类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产能力,我们是靠天吃饭的。直到有一天,西方有人认为,人类有能力提升生产力。
从牛顿力学到瓦特蒸汽机车的发明,从1665年到1776年,经过100多年,欧洲的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知道有了更大的动力——蒸汽的动力,它来源于化石能源(煤),能够让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燃烧煤可以产生比牛、马和人力多得多的能量。人类恍然大悟,我们生产能力低,并非我们“不能”,而是受制于人类和牲畜自然动力的不足。从此,在科学的加持下,人类的生产能力骤然提升。
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既解决了生产能力的问题,又解决了交换的最后一个问题——道德问题。从此,欧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思考题
《国富论》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你还知道哪些开创了一个学科的著作?历史上这样的书不少,请你举出两三个例子,并且希望你在上高中之前能读几本。
注释
[1][英]埃里克·拜因霍克著,《财富的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