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历史思维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忠义的刺客豫让

智襄子被杀以后,他的势力也烟消云散,但是他的一个臣子豫让却对他忠心耿耿,立志为他报仇,三番五次去刺杀赵襄子。豫让的忠义甚至感动了赵襄子,虽然他们是死对头。古人对“忠义”两个字看得很重,忠义的关羽、忠义的梁山好汉的事迹都千古流传。

话说消灭智襄子后,韩、魏、赵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赵襄子还砍下了智襄子的头,以泄心头之恨。

智襄子的手下有个叫豫让的,想为智襄子报仇,就伪装成受刑的人,身藏匕首,混入赵襄子的宫中打扫厕所。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感到心神不宁,就派人搜查,抓住了豫让。

赵襄子的手下要杀掉豫让,赵襄子说:“智襄子满门被杀,没有后代,但是这个人却要为他报仇,真是义士啊!我小心地离他远一点儿好了。”赵襄子就把豫让放了。

豫让还不死心,他用药品涂在身上,弄得满身疮疤,又吞下火炭,把嗓子烫哑,然后装扮成乞丐沿街乞讨,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路上遇到他的朋友,朋友认出他,哭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襄子,他一定很亲近、赏识你。你见机行事,不是很容易吗?何必要自残呢?!这样报仇,不是太难了吗?”

豫让说:“不能这样!既然投靠他,又要杀死他,这是有二心。我现在所做的,确实极其困难。我这么做,是要叫后世天下怀有二心的人惭愧。”

有一天,赵襄子出门,豫让埋伏在桥下。赵襄子骑马到桥上,马突然受惊,赵襄子又派人搜查,抓住了豫让。这次,赵襄子没有再放过豫让,下令把豫让杀了。

豫让奋不顾身复仇的原因

为什么豫让要奋不顾身地为智襄子报仇呢?

就在赵襄子第二次抓住豫让的时候,他质问豫让:“你从前投奔范家和中行家,后来智襄子把这两家都灭了。你不为这两家报仇,反而投靠智襄子。现在智襄子死了,你为什么一定要为他报仇呢?”

豫让回答说:“我为范家和中行家效劳时,他们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他们。而智襄子像对待国之栋梁那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国之栋梁那样报答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豫让说的这番话,后人把它总结为“众人国士”之论,“众人”指的是普通人,“国士”指的是国之栋梁。

豫让赴死

赵襄子听到这番话,不由得喟然长叹,洒泪说道:“豫让啊豫让,阁下为了智襄子做得够多了;寡人之前赦免了你,也做得够多了。今天阁下自行了断吧,寡人不再饶恕你了。”

豫让毫无惧色,说:“在下听说明君不掩盖别人的美德,忠臣有为美名而死的义气。之前您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人都称颂您的贤明。今天我甘心受死,只有一件事情请求您。我请求您把衣服脱下来,我用剑刺您的衣服,就算是给智襄子报仇,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赵襄子大为感叹,就让人把他的衣服拿给豫让。豫让长剑出鞘,跳上前去刺穿衣服,大笑道:“我可以下去与智襄子相见了!”说完就横剑自刎了。赵国很多人得知这件事后,都为豫让悲伤痛哭。

这件事情《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写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读,里边除了写豫让,还写了其他几位著名的刺客,比如刺杀秦王的荆轲。

晋国,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战国,范、中行、智、魏、赵、韩六家大夫互相厮杀。智家是螳螂捕蝉,灭掉了范家和中行家,没想到魏、赵、韩三家是黄雀在后,合起伙儿来把智家消灭了。

三家分晋之后,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也像晋国六家大夫一样,合纵连横,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国家之间,也是各种钩心斗角;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变成敌人,跟晋国或者战国时代是不是很像?

想一想

你怎么看豫让的“众人国士”论?如果你是豫让,你会怎么做呢?

三家分晋


[1]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资治通鉴》的故事正式开始。

[2] 这个“大夫”不是现在的“大夫”,大(dà)夫是古代一种官职,大(dài)夫是指医生。

[3] 魏、赵、韩三家瓜分晋国后,魏国的地盘大致在今天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赵国的地盘大致在今天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以及河南、山东一带;韩国的地盘大致在今天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它的地盘是最小的。要注意,这个韩国和今天位于中国东边的韩国不是同一个。

[4] “襄”这个名字叫作“谥号”,就是人死后追认的称号,一般会描述死者一生最突出的特点。“子”是一个尊称,就跟孔子、孟子一样。“智伯”也是对智瑶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