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真题解剖(“锦鲤”考研中医综合系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试题

一、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第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金元时期,“滋阴派”形成的理论依据是( )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使也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绪论的基础考查。考点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宋金元时期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称朱丹溪)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善用“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故A正确)。“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的都是阴阳的互根互用(C、D错)。

好大一个“坑” 滋阴派与寒凉派容易记混,其各自代表的人物和学说需在记忆时分清。助记小方法:河水是寒凉的,所以“刘河间”对应“寒凉派”。在小溪里玩耍美滋滋(在河里玩会有生命危险),故朱丹溪“滋阴派”。

考点拓展 金元四大家

(1)李杲(东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脾胃论》。

(2)张从正(子和):邪去则正自安——攻邪派——《儒门事亲》。

(3)刘完素(河间):六气皆从火化——寒凉派——《素问玄机原病式》。

(4)朱震亨(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格致余论》。

考点重现 自2017年以来,此点曾于2020N001A考查戾气学说、于2021N106X考查刘完素的学术内容、于2022N001A考查朱丹溪的学术内容。

真题再现:(2016N001A)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 B.李杲 C.朱丹溪 D.刘完素

答案:B

自命题:主张“邪去则正自安”的医家是( )

A.朱震亨 B.刘完素 C.李杲 D.张从正

答案:D

2.“阴阳互损”体现的原理是( )

A.相互转化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阴阳学说的细节考查。考点为基本内容中的阴阳互根。阴阳互根,即如阴或阳的某一方虚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久可以导致对方的不足,形成“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变(故B正确)。阴阳的相互转化,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A错)。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减和增加的运动变化之中(C错)。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相互作用(D错)。

好大一个“坑” “互”为“互相”之意,约等于“一起”,可以理解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互根互用。

考点拓展 阴阳自和与平衡: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虽然属性相反,但两者存在互生、互化、互制、互用等关系,在交互作用的变化中相反相成,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真题再现:(2013N122X)下列各项中,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有( )

A.孤阴不生 B.阴中求阳 C.阳病治阴 D.阴损及阳

答案:ABD

自命题:《素问·调经论》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体现了( )

A.阴阳自和 B.阴阳转化 C.阴阳交感 D.阴阳消长

答案:A

3.根据五行属性,肝火犯肺属于( )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制约 D.相侮制约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五行学说的细节考查。考点为五行相克异常的相侮。五行中的所胜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气过于亢盛,其所不胜一行的金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木亢侮金”(故D正确)。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母病及子是指五行相生关系中,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A错)。子病及母是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B错)。相乘制约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C错)。

考点拓展 五行胜复(子复母仇)

五行的某一行偏盛,即为胜气;该行的所不胜行,是其复气;此复气为其胜气的所胜行之子行。复气之母行受其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

如木行偏盛为胜气,金行则为复气;木亢乘土,金为土之子,金旺则能克木,使木行之偏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张介宾认为:“自其胜复者言,则凡有所胜,必有所败;有所败,必有所复。母之败也,子必救之。如水之太过,火受伤矣,火之子土,出而制焉;火之太过,金受伤矣,金之子水,出而制焉;金之太过,木受伤矣,木之子火,出而制焉;木之太过,金受伤矣,金之子水,出而制焉;土之太过,水受伤矣,水之子木,出而制焉。”

五行胜复,子复母仇,实指五行系统内部出现不协调时,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反馈调节机制。最终目的仍是让阴阳五行的再度平衡。

一“页”知秋 咳嗽-肝火犯肺证的治法及选方

(1)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2)选方: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真题再现:(2015N122X)“抑木扶土”法适用于( )

A.脾失健运 B.胃失和降 C.肝气犯胃 D.肝旺脾虚

答案:CD

自命题:根据五行胜复规律,若胜气为火行,则复气是( )

A.金行 B.木行 C.水行 D.土行

答案:C

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功能是( )

A.促进消化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疏通经络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藏象学说的细节考查。考点为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故C正确)。肝脏通过调畅气机来促进津血的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A错),调畅精神和情志(B错),调畅排精、排卵、行经。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通无阻(D错)。

好大一个“坑” 肝主疏泄的内容包含很多,但无论是调控血液和津液的输布、脾胃升降、精神情志、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还是男子排精、女子排卵与行经,都离不开人体一身气机的调畅。故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

考点拓展 肝失疏泄的病机

(1)肝气郁结,导致疏泄失职。临床表现: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舒等症。

(2)肝气亢逆,导致疏泄太过。临床表现:情志急躁易怒,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胸胁、乳房走窜胀痛,或血随气逆而吐血、咯血,甚则突然昏厥。如《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返)则生,不反则死。”

(3)肝气虚弱,导致疏泄不及,升发无力。临床表现:因虚而郁滞,出现情志抑郁、胆怯、懈怠乏力、头晕目眩、两胁虚闷、时常太息、脉弱等症状。《灵枢·本神》云:“肝气虚则恐。”

真题再现:(2008N124X)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脏腑功能有( )

A.肝气疏泄通利 B.肺气通调水道 C.脾气运化传输 D.肾气蒸腾气化

答案:ABCD

自命题:根据《灵枢·本神》,肝气虚则( )

A.悲 B.恐 C.忧 D.思

答案:B

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时可以导致( )

A.早衰 B.自汗 C.出血 D.畏寒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精气血津液神的细节考查。考点为气的功能。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故A正确);可使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出现精血津液生成不足,或运行迟缓,输布及排泄障碍等病机变化,可见精神委顿等症状。气的固摄作用失常,会出现自汗(B错)、出血(C错)等。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会出现畏寒(D错)。

好大一个“坑” 气的推动作用,不仅是激发和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输布,还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精神活动。

考点拓展 气的作用:①推动调控作用。②温煦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营养作用。⑤固摄作用。⑥中介作用。

一“页”知秋 阳痿-命门火衰证的治法及选方

(1)治法:温肾填精,壮阳起痿。

(2)选方:赞育丹。

真题再现:(2015N125X)气的作用中,与调节尿液和汗液排泄有关的是( )

A.温煦作用 B.气化作用 C.推动作用 D.固摄作用

答案:BCD

自命题:体现气的温煦作用的是( )

A.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B.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

C.维持精血津液的正常运行 D.沟通机体内外信息

答案:C

6.按照十二经气血流注次序,手少阳经上接的是( )

A.手少阴经 B.足太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少阴经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经络学说的细节考查。考点为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之间首尾衔接,气血由中焦水谷精微化生后,上注于肺,自手太阴肺经开始,下接手阳明大肠经,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交,下接足太阴脾经,后注入手少阴心经下接手太阳小肠经,后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在足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下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流注复达于手太阴肺经(故C正确,A、B、D错)。

考点拓展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口诀: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

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内踝尖上八寸以上为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真题再现:(2016N008A)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答案:A

自命题:分布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 )

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答案:D

7.下列选项中,属于风性善行的是( )

A.眩晕震颤 B.四肢抽搐 C.痛无定处 D.角弓反张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病因病机的细节考查。考点为外感六淫中的风邪。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风邪偏盛,可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故C正确),称为“行痹”或“风痹”。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颜面的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A错)、四肢抽搐(B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D错)、两目上视等都是风性主动的表现。

考点拓展 风邪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一“页”知秋 风淫证的临床表现:恶风,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或突起风团,皮肤瘙痒,瘾疹;或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斜;或肌肉僵直、痉挛、抽搐;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等。

真题再现:(2015N009A)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答案:D

自命题:患者症见口眼斜、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体现的是( )

A.风为阳邪 B.风性开泄 C.风性主动 D.风性善行

答案:C

8.五志过极与六气郁滞皆可化生的是( )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病因病机的细节考查。考点为内生五邪的病机。火热内生形成的原因:阳盛有余,阴虚阳亢,五志化火,气血壅滞、病邪郁结而化火(故D正确,A、B、C错)。

考点拓展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脏腑。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④影响病情变化。

一“页”知秋 火淫证的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痛,咽喉疼痛,鼻塞流浊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壮热喜冷,面红目赤,渴喜冷饮,汗多,烦躁或神昏谵语,吐血,衄血,痈肿疮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绛,苔黄而干或灰黑干燥,脉洪滑数。

真题再现:(2014N83B)导致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的病机是( )

A.热极生风 B.血虚生风 C.阴虚风动 D.肝阳化风

答案:B

自命题:下列可导致火热内生的是( )

A.气血壅滞 B.阴虚阳盛 C.阳虚阴盛 D.五志化火

答案:ABD

9.“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出自(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中医哲学及原文考查。考点为既病防变的原则。《难经·七十七难》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B正确,A、C、D错)

好大一个“坑” 该题考查原文的出处,比较罕见,但是后面基本上没有此类考查了。想冲刺270分的同学,在中基背诵原文的时候,稍微留意即可。且《伤寒论》≠《金匮要略》!

考点拓展 “先安未受邪之地”部分原文补充

(1)《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

一“页”知秋 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腹胀纳呆,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便溏不爽,肠鸣矢气,兼见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苔白,脉弦或缓。

真题再现:(2014N14A)“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 )

A.未病先防 B.早期诊治 C.扶正祛邪 D.先安未受邪之地

答案:D

自命题:运用“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理论防止疾病传变,属于( )

A.早期诊治 B.扶正祛邪 C.先安未受邪之地 D.未病先防

答案:C

二、B型题:82~105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伤血 B.伤肉 C.伤骨 D.伤筋

82.久视则( )

83.久坐则( )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中医哲学及原文考查。考点为病因中的过劳、过逸。《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视伤血(故82题选A),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故83题选B),久立伤骨(C错),久行伤筋(D错)”。

考点拓展 劳逸损伤

(1)过劳:劳力过度(耗肺脾之精气、形体损伤)、劳神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房劳过度(伤肾精、肾气)。

(2)过逸: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功能障碍)、阳气不振,正气虚弱、长期用脑过少。

考点重现 自2017年以来,此点曾于2022N112X考查过逸,于2020N113X考查过劳。

真题再现:(2012N10A)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述,“久行”易伤的是( )

A.血 B.筋 C.骨 D.肉

答案:B

自命题:劳神过度会产生哪些临床表现( )

A.心悸健忘 B.腹胀便溏 C.眩晕耳鸣 D.腰膝酸软

答案:AB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病制宜

84.月生无泻,月满无补,属于( )

85.用寒远寒,用凉远凉,属于( )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中医哲学及原文考查。考点为治则中的三因制宜。因时制宜以季节而言,由于季节间的气候变化幅度大,故对人的生理、病变影响很大。“月生无泻,月满无补”尤其适用于针灸及妇科的月经病治疗(故84题选C)。《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故85题选C)因人制宜是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A错)。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B错)。

好大一个“坑” 同学们要搞清楚经典原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用寒远寒:第一个“寒”是指寒凉药,第二个“寒”是指寒凉天气。

考点拓展 因地制宜相关原文补充

(1)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2)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3)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考点重现 自2017年以来,此点曾于2019N115X考查因地制宜的含义,于2018N115X考查因人治宜的运用。

真题再现:(2006N113X)根据“因人制宜”原则,临床诊治疾病时应考虑患者的( )

A.性别 B.年龄 C.体质 D.生活习惯

答案:ABCD

自命题:《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是指( )

A.收敛阳气,温其里寒 B.辛温解表,温其内寒

C.散其外寒,清其里热 D.解表祛湿,表里双解

答案:A

三、X型题:106~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06.下列关于疠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多从口鼻而入 B.一气致一病

C.发病都有明显季节性 D.可致人与禽畜同时患病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病因病机的细节考查。考点为病因中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犯人体而致病(故A正确)。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③一气一病(故B正确),症状相似。疠气种类繁多,其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疫疠病,如鼠疫、禽流感(故D正确)。明显的季节性是六淫致病的特点(C错)。

好大一个“坑” 六淫与疠气皆是外感病,所以不要把A选项看成是六淫的专属致病特点。

考点拓展 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①气候因素。②环境因素。③预防措施。④社会因素:食物污染、饮食不当等。

一“页”知秋 清瘟败毒饮的功效及主治

(1)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2)主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

考点重现 自2017年以来,此点曾于2019N082B考查疠气的产生因素,于2019N083B考查体质与发病。

真题再现:(2005N109X)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

A.气候的反常变化 B.空气、水源或饮食物受到污染

C.预防隔离不利 D.情志因素的影响

答案:ABC

自命题:下列关于疠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流行与气候因素有关 B.发病急骤

C.传染性强 D.易扰心神

答案:D

107.下列病证中不宜采用“阴中求阳”治则的是( )

A.阳虚证 B.阴虚证 C.阳热证 D.格阴证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养生与防治原则的细节考查。考点为治则治法中的调整阴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治疗阴虚证(故B正确)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即所谓“阴中求阳”(A错)。阳热证治疗时应泻其阳热(故C正确)。格阴证,即阳盛格阴证,其本质是实热证,在治疗时应寒因寒用(故D正确)。

好大一个“坑” 弱者才会求人,所以“阴中求阳”之病证为阴虚证。“格阴”并不是“格外的阴”,是阳盛格阴!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

考点拓展 治法部分相关原文拓展

(1)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2)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考点重现 自2017年以来,此点曾于2019N003A考查阳中求阴,于2023N115X考查阳虚的治法。

真题再现:(2006N110X)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虚则补之

答案:ABCD

自命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中满者”的治法是( )

A.因而越之 B.汗而发之 C.泻之于内 D.渍形以为汗

答案:C

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为气之根 B.肾为水火之宅 C.肾为阴阳之根 D.肾为精之处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中医哲学及原文考查。考点为藏象学说中肾的别称。《类证治裁·喘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故A正确)“命门与肾同为脏腑之本、阴阳之根(故C正确)、水火之宅。”(故B正确)《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故D正确)

考点拓展 五脏具有代表性的别称

(1)心的别称:君主之官;生之本;火脏;阳脏;五脏六腑之大主。

(2)肺的别称: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3)脾的别称:仓廪之官;孤脏;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之中州。

(4)肝的别称:将军之宫;刚脏;罴极之本。

(5)肾的别称:作强之官;先天之本;水脏;封藏之本;胃之关;五脏阴阳之本;气之根;水火之宅;阴阳之根;精之处。

考点重现 自2017年以来,此点曾于2021N004考查肾的别称,于2020N108X和2023N004A考查三焦的别称。

真题再现:(2012N004A)“肾为气之根”的含义是( )

A.肾为阳气之根本 B.肾藏先天之精气 C.肾主一身之气化 D.肾摄纳吸入之清气

答案:D

自命题:脾的别称有( )

A.孤府 B.后天之本 C.仓廪之官 D.五脏六腑之本

答案:BC

109.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筋的功能的是( )

A.保护内脏 B.连接关节 C.协助运动 D.支撑人体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藏象学说的细节考查。考点为筋的功能。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具有连接关节(故B正确)、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故C正确)。十二经筋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脏腑与周身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错)。骨骼作为人体的支架,可以支撑人体(D错)。

好大一个“坑” 此题考点为筋,而不是十二经筋。在复习时,此处也可作为对比复习的重点。

考点拓展 经筋的生理功能:①约束骨骼。②主司关节运动。③对周身脏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真题再现:(2010N122X)肝开窍于目的生理基础是( )

A.足厥阴经上行连接目系 B.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

C.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D.肝气通于目

答案:ABCD

自命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筋的生理功能是( )

A.支撑人体 B.约束骨骼

C.主司关节运动 D.对周身脏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A

110.宗气不足可导致( )

A.语声低微 B.呼吸气粗 C.血行瘀滞 D.视听功能减弱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精气血津液神的细节考查。考点为宗气。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B错),语言不清,发声低微(故A正确)。宗气贯注于心脉,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由于宗气贯心脉行气血,所以宗气不足常可导致血行瘀滞(故C正确)、凝而留止的病机变化。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故D正确)、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考点拓展 宗气相关的易考原文

(1)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2)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4)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5)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真题再现:(2013N006A)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和呼吸运动有关的是( )

A.宗气的盛衰 B.卫气的盛衰 C.肾气的盛衰 D.脾气的盛衰

答案:A

自命题:“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反映了( )

A.卫气的生理功能 B.宗气的生理功能 C.营气的生理功能 D.元气的生理功能

答案:B

111.下列各项属于津液的是( )

A.唾液 B.泪液 C.汗液 D.脑髓

考题解剖 此题考点为津液概念。津的质地较清稀,液的质地较黏稠。故唾液(故A正确)、泪液(故B正确)、汗液(故C正确)均属于津液。脑髓为奇恒之腑,液主要分布于脏腑、骨髓、脑髓、脊髓和关节中发挥其濡养作用,故脑髓不属于津液(D错)。

好大一个“坑” 此题考查的是标题从属、归类。提到脑髓,大家可能会想到是柔软、有弹性的质感,是有脑浆、脑脊液的,就会错误地联想到津液,但脑髓实际上是奇恒之腑。

考点拓展 髓的生理功能:①充养脑髓。②滋养骨骼。③化生血液。

真题再现:(2014N007A)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液 D.小肠之分清泌浊

答案:A

自命题:津液的输布与下列哪一脏腑无关( )

A.脾 B.肾 C.三焦 D.小肠

答案:D

1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B.督脉总督一身之经脉

C.任脉为血海,调节月经 D.带脉为气海,调节经带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经络学说的细节考查。考点为奇经八脉。冲脉有“十二经脉之海”(A错)和“五脏六腑之海”之称。督脉具有统率一身之阳经,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作用,故为“阳脉之海”(故B正确)。任脉的功能:①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②任主胞胎。冲脉与女子月经及生殖功能有关。冲脉起于胞中,又为“血海”(《灵枢·海论》)(故C正确)。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膻中”(故D正确)。

好大一个“坑” “血海”只有两个,一个为冲脉,一个为肝。亦有穴位名为“血海”。

考点拓展 奇经八脉生理功能:①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②调节十二经脉气血。③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真题再现:(2014N126X)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有( )

A.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调节六腑的生理功能

C.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D.调节脑、髓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答案:ACD

自命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督脉为阳脉之海 B.冲脉起于胞中

C.阴img脉、阳img脉司眼睑开合 D.带脉主司妇女带下

答案:ABCD

113.下列与湿性趋下致病特点相关的病症是( )

A.带下量多 B.小便淋浊 C.大便泄泻 D.下肢水肿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病因病机的细节考查。考点为病因中的六淫致病特点。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如水肿(故D正确)、湿疹、脚气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小便浑浊(故B正确)、泄泻(故C正确)、下痢、妇女带下(故A正确)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考点拓展 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一“页”知秋 湿淫证的临床表现: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倦怠嗜睡,或伴恶寒发热,或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湿疹、瘙痒;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腹胀腹痛,大便稀溏,小便浑浊;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

真题再现:(2010N128X)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其性凝滞,易闭阻血脉 B.其性属阴,易阻遏气机

C.其性黏滞,病多缠绵难愈 D.其性趋下,易袭阴位

答案:BCD

自命题:患者症见湿疹浸淫流水,体现了( )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黏滞 D.湿性趋下

答案:B

114.下列选项中,属于脾气虚损病机的有( )

A.运化无权,纳食不化 B.中气不足,升举无力

C.健运失职,气血乏源 D.统摄无权,血溢脉外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病因病机的细节考查。考点为脏腑病机中的脾气虚损。脾气虚损,脾气虚,即中气不足。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故A正确),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目眩晕,中可见脘腹胀闷,下可见便溏泄泻等表现。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故C正确),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故D正确)。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故B正确),可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表现。

考点拓展 脾气虚损产生的原因:①饮食不节;②禀赋素虚;③久病失养;④劳倦过度;⑤思虑太过。

考点重现 此点曾于2019N113X考查脾气虚损的临床表现。

真题再现:(2009N128X)肺气失调的病机主要为( )

A.肺失宣发 B.肺失肃降 C.肺气虚损 D.肺失濡润

答案:ABC

自命题:可导致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脱肛、月经过多、便溏泄泻、自汗恶风的是( )

A.思虑过度 B.禀赋虚弱 C.饮食不节 D.久病失养

答案:ABCD

115.下列选项中,符合因人制宜的是( )

A.妇人妊娠期禁用峻下逐水药 B.老年人用药宜顾护正气

C.小儿用药宜忌用峻剂 D.阴盛阳虚者慎用寒凉之剂

考题解剖 此题属于养生与防治原则的细节考查。考点为治则中三因制宜。因人制宜中性别、月经期、妊娠期用药时当慎用或禁用峻下(故A正确)、破血、重坠、开窍、滑利、走窜及有毒药物。年龄不同,则生理功能、病机变化各异,治宜区别对待。因而,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宜短,忌用峻剂(故C正确)。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脏腑功能衰减,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中夹实。因而多用补虚之法(故B正确),或攻补兼施,用药量应比青壮年少,中病即止。因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不同,个体的体质也存在着强壮羸弱、阴阳寒热偏颇等多方面差异,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故D正确)。

考点拓展 因人制宜应注意以下知识点

(1)年龄: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2)体质:阳盛阴虚之体,慎用温热;阴胜阳虚之体,慎用寒凉。

(3)性别:妇女经带胎产。

(4)职业、工作条件、生活习惯、情志因素。

真题再现:(2016N130X)属于“因人制宜”的是( )

A.阳盛之体,慎用温热之品 B.妊娠期禁用破血、滑利之品

C.先天禀赋不同而用药有别 D.老幼年龄不同而用药有别

答案:ABCD

自命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年慎补 B.孕期妇女用药宜寒凉

C.阴胜阳虚之体,慎用寒凉 D.少年宜补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