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谁对谁错?典型的争执
“别提了!”
“民航态度坚决地拒绝购买运十飞机!”
“本来现在各行各业的经费都非常的紧张,我们沪上飞机制造厂已经耗费了五六个亿的经费,但是一直都没有把运十给彻底搞出来。”
“有些人就已经有意见了。”
“现在民航又是那个态度,再加上麦道公司那边积极的拿出性能更加先进的麦道-82跟我们合作。”
“在华夏和美利坚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大环境下,运十就成为了不合时宜的产品。”
“我们今年的经费已经被削减了八成,项目基本上已经停下来了。”
向长乐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非常气愤。
这是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产品,要是就这么下马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只花了五六个亿的经费就已经把运十推进到了试飞成功的地步。”
“这已经非常省钱了吧。”
“从美利坚引入客机的话,基本上买一架的价格就要好几千万美元。”
“按照黑市汇率来计算的话,这五六个亿人民币,估计两架客机都进口不了。”
江向阳这么一说,向长乐更加生气了。
“是啊,我们的运十只要顺利的生产出来,哪怕是有一些关键零件还需要进口,生产成本也能降低到一个亿人民币以内。”
“甚至生产规模上去之后,可以降低到几千万人民币一架。”
“这对我们国家的航天产业来说,绝对是意义重大的。”
看到自己外甥认可自己的观点,向长乐说的更加起劲了。
“你说的那么好,又有什么用?”
“后面还有不少的测试要继续做,有些设计还需要调整。”
“没有上亿的经费,连新的样机都没有办法生产。”
韩婷倒不是故意去打击自己丈夫,实在是现在经费有限。
今年被削掉了八成,估计发完工资就没有什么费用可以用在飞机上了。
最麻烦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继续削减的话,运十项目基本上就要彻底黄了。
本来现在就已经落后,再等几年,麦道-82的合作谈判进展肯定会更大,运十就更加没有希望了。
“小舅,是不是只要有足够的经费,运十就有希望继续下去?”
钱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要是华夏不差钱,运十项目继续推进下去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至少不会那么快被下马,把生产线都腾出来给麦道-82使用,彻底的断送了继续发展的希望。
“那要看经费充足到什么程度,只是继续支持研发的话,那么有个一两个亿资金就能延续好几年了。”
“毕竟过去搞了十几年,也就花掉了五六个亿。”
“但是要商业化的量产,那就不是一两个亿可以搞定,至少要十个亿的水平。”
在自己外甥面前,向长乐倒是没有说谎。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回答很容易让人有疑问,为什么数字差别会那么大。
所以很快就补充了一句,道:“运十最开始研发的时候,定位是作为领导专机来使用,并不是用作民航客机。”
“所以许多设计肯定要调整和优化,特别是燃油经济性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就是我们现在的样机,几乎都是纯手工打造,依靠的是工人的高超手艺。”
“我听说波音和空客那边生产飞机,许多零件都是标准化生产。”
“这样子的零件质量要更好、更稳定,并且也容易维修。”
“我们运十要按照这个路线去走的话,单单是各种零件的模具、夹具、检具的投资花费,估计就要一两个亿。”
“而为了生产这些零件的设备投入,至少也是要几个亿。”
“再加上中间的一些研发投入以及不断的试错,耗费掉十个亿的资金,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向长乐说完这话,自己都觉得有点绝望。
过去十几年,运十总共也就耗费了五六个亿,这已经是全国上下大力支持的结果。
现在还要继续花费十个亿才能有希望研发出来,从哪里挤出十个亿出来?
关键是民航那边还不支持,麦道-82项目又在旁边虎视眈眈。
“三机部那边对于运十项目,到底是怎么看的?”
作为沪上飞机制造厂的上级主管部门,三机部的态度显然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连部里面都不支持,再加上民航那边的反对,这个项目基本上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部里面现在也是有两拨不一样的意见,有些领导支持继续自主研发,要让华夏也掌握大飞机的生产制造技术。”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现在已经是改革的新时代,要使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发展大飞机。”
“不能自己闭门造车,两边的观点现在还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向长乐这么一说,江向阳立马就理解了。
市场换技术这个说法,在整个八九十年代都是有非常多的人支持的。
华夏的汽车行业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合资企业,不就是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发展汽车产业吗?
最终一汽、二汽、沪上汽车集团、首都汽车集团……
有哪家的技术是真正的通过市场换技术从国际汽车巨头上面获得的?
至于利用麦道-82的项目来实现市场换技术,那就更是搞笑了。
历史上,1985年的时候,华夏正式的跟麦道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放弃运十项目,从麦道那边引进麦道-82的生产线。
前期通过直接采购零件的方式组装飞机,后面慢慢的实现国产化。
结果麦道刚刚跟华夏这边合作,转身就被波音给收购了。
被收购之后,波音那边自然是把一些项目给砍掉了,跟华夏合作的麦道-82就是其中的一个。
最终通过这个合作,华夏这边几乎什么技术都没有得到,反倒是把原本自己的技术团队给废掉了。
整个华夏的民航客机,几乎停滞了二十多年。
哪怕是后面的C919,各方面的参数都比不上运十呢。
可想而知,运十下面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江向阳知道,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运十一定还是会下马的。
毕竟放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运十这个项目确实是有一些硬伤,又没有足够的钱去发展。
而市场换技术这种说法,又很有市场。
谁对谁错,一直要吵个几十年才能吵明白。
“小舅,如果我有办法让运十继续发展下去,你愿意搏一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