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文章
亲密,始终于人
文|《LAUNCH首发》编辑部
“AI”这个词,一直都是商业世界最熟悉的陌生人。尽管我们常常将它挂在嘴边,但又难免使它成为一种程式化用词。
最近几年与很多研究者一样,《LAUNCH首发》团队也在走访、对话和亲身感受中,理解、叙述这场正在发生的涌现,探寻在一个旧周期的结束和新周期的开始中,它究竟处于何种刻度。
早在2022年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越过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 Token,NFT)、元宇宙、虚拟人,成为技术与商业的舆论新变量,引发很多行业大探讨。直到后来ChatGPT(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骤然发布,2024年初Sora(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等陆续登场,人们不禁要问:大模型只是一种幻觉,还是真的要成为意识?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里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爱,不思考。我们想得太多就失去生活,抓住那一瞬,我们才有永恒。”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大相径庭,AI时代的生活与商业,孕育的新规则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无法以线性增长来揣测。
这本书的书名叫作《亲密人机》,因为这个主题是不得不回应的正在进行时。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机协作、人机共生——那些关于人机的比较和替代、隐私与不安,已经成为被广泛讨论的显性话题。我们想探讨的是一种沉浸当下、理解当下,充分享受新的人机关系的状态和可能。这是本书所要探寻的新观念。
关于亲密,其实独特的商业模式往往来自身边人、眼前事。人机关系不断深化的背后,个体小环境、生存“小确幸”才是人们不得不考虑的真实日常。一如戏言:“做你自己,因为别的都有AI做了。”
所以AI时代的竞争力,究竟是“模型”还是“个性”?恐怕很难有答案。我们总有更坚定的倔强,笃定地认为,创造力、真实的魅力人格才是人类遥寄霜冷长河的终极救赎。相信人类创造的智能,更要相信人类本身的智慧。
不要只惊叹新技术,更要关心“技术如何驱动更加精准的场景建模”,以在真实情境和商业原点中,解决与我们亲密相关的最具体的问题。那些“胜出的AI”往往具备“理解具体情境”与“联系过往对话”的能力,AIGC的本质是海量数据之上的涌现。它对风格的理解、内容的判断、认知的交互,让内容、艺术、科技、商业回归公平。
有人认为这仅仅是技术进化,却不能认识到这是“范式转移”。总是低估它在未来10年的变化,却高估它最近2~3年的变化。所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旦消除大模型幻觉,AIGC更应该是“AIG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Service,生成服务式人工智能),适老陪伴、生命医疗、智慧交通、全景旅行等,体验驱动的服务效率因AI的广泛深入应用而极大地拓展全社会的认知边界和个体福祉。
超级个体、AI美学、新身临其境、机器同理心、人机共生……这本《亲密人机》讨论的所有主题,正是在这种“范式转移”中应运而生的。我们的商业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将完成新的淬炼与塑造。
人机关系本应亲密,才能成其想象。AI的本质命题还在于“始终于人”。人是最大的差异化存在,这也意味着人机需要相互促进。当AI围绕最具体的人展开时,即便是“数字人”,也有数字身份的装扮和需求,我们便可将它称为“数字时尚”。而身份切片的多元化,也提出了全新的AI价值观思考。
人机亲密,似乎成为未来商业“不得不”的生存哲学,又何尝不是“生存美学”?因为今天,连接几乎完成,对话才更重要。哪怕是以一种匍匐的姿态,也要摒弃粗颗粒度,去探寻“人”的价值中的“真”。毕竟在任何周期,“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算法,而自我诠释只能亲力亲为。
(图片来源:UNSPLASH)
人机关系本应亲密,才能成其想象。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should be intimate,only then can his imagination come true.